APP下载

飘荡在夜风中的香味

2015-05-30曾邵珺

北方音乐 2015年17期
关键词:审美特征德彪西

【摘要】德彪西被认为是印象派音乐的代表,自幼年起即受到印象派艺术的熏陶。它在马斯奈等前辈作曲家开创的法国音乐传统的影响下,结合了东方音乐,西班牙舞曲和爵士乐的一些特点,将法国印象派艺术手法运用到音乐上,创造出了其别具一格的和声。其音乐对很多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德彪西音乐作品的印象派风格与审美特征等方面,对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音乐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审美特征

引言

印象派音乐是十九世纪一种富于特征的风格,它反映了一个新时代新变化的初端,是新世纪音乐很多重要特点和精神意境的初端。朦胧的轮廓、神秘的色彩、难以分辨的调式变化,都是印象派音乐的显著标志。印象派音乐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

德彪西的音乐强调不同感官之间的“感应换位”,在《叶林钟声》中,他要人们听到树叶微弱的颤动,远处的钟声穿过沙沙作响的树林,打破这份宁静;从《亚麻色头发的少女》里,他要人们看到一位亭亭玉立的,有着柔顺闪亮亚麻色头发少女的动人身姿;在《飘荡在晚风中的声音和香味》中要人们听到柔和的月光轻轻撒在庭院里的神秘闻到弥漫于夜光中的花香。

德彪西的作品总是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听众,这种欣赏方式与中国传统艺术追求的清淡,空灵,含蓄不奢华,重暗示的艺术品位极其相似。

一、德彪西与印象主义音乐

印象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艺术流派,它首先兴起于绘画和诗歌领域。1890年,德彪西和象征派诗人马拉美结识,并加入了以马拉美为首的巴黎文艺沙龙。在这里,德彪西结识了很多青年艺术家。他经常参加他们的艺术讨论聚会,这些艺术家们的一些全新的艺术观点和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德彪西。他开始欣赏他们的诗歌,并为这些诗歌谱曲。[1]这时,他的音乐已经开始带有“印象主义”色彩,并逐渐发展成为他最后总的艺术风格。

德彪西的音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尤其是他那独特的“印象主义”风格,对二十世纪现代音乐起到了直接影响作用。因此,德彪西又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开创人物。德彪西生前的最后十年,是他的音乐作品的巅峰时期,许多伟大杰出的代表作陆续完成。他也因自成一派而闻名世界,经常在欧洲各国演奏和指挥自己的印象主义风格作品。

二、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特征

(一)题材方面

德彪西并没有选用古典浪漫主义作曲家们热衷的有重大社会意义的题材,而是吸收了象征派和印象派的美学观点,选用诗,画,自然风景等作为创作题材,将自己对事物的瞬间印象融入自己的音乐创作中。

在德彪西的音乐中,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自然景物以及现象的描绘,这些描绘不止来自视觉感受的景象,还来自听觉感受的景象,甚至来自嗅觉的感受,如月光,流水,倒影,风声,花香等等;二是神话传说中缥缈境界和形象的描绘,如仙境,牧神等等。德彪西借助浪漫的标题和绚丽的色彩变化给人们以各种联想,从而使自己的音乐作品带有神秘的朦胧色彩。

(二)旋律方面

在德彪西的音乐作品中,见不到如浪漫主义音乐作品那般的悠长婉转歌唱性的音樂线条,而是由片段的,简短零碎的乐句作不对称发展的音乐创作手法。使听众感觉德彪西的作品旋律好像是由一些温柔婉约,捉摸不透的声音色彩交织而成,充满了着印象主义风格。

(三)节奏节拍方面

在德彪西的音乐作品中,不会像古典主义一样使用一些具有固定节拍重音的节奏,而是大量使用一些舞曲节奏,如探戈舞,西班牙舞的节奏,也常常使用一些不规则的复合节奏,如“三对二”,“五对四”节奏等等。这些节奏的大量运用,将作品的动力大大减弱,使作品呈现出松散的状态,如:在《枯萎的落叶》中,就是使用了不规整的节奏,使作品呈现出一派:树叶星星零零散落的景象。

三、德彪西印象主义风格在作品中的体现

(一)《月光》

它远远不止是一首优美明净的乐曲,它像自身的标题那样散发着一种德彪西独有的情调。作品的音色甜美清丽、音与音之间连贯流动,就像皎洁的月光柔柔地洒落下来。关于《月光》,规多·加蒂写道:“上行的琵琶音是那么婀娜,轻盈,犹如喷泉向空中喷射般地涌出,然后在主和弦与属和弦的连绵起伏中恢复平静,主题在这背景中展开,宽广、明亮而富于表情。”

(二)《雨中花园》

在这首众人喜爱的作品中,德彪西巧妙地借用了两首法国歌曲,一首是轮舞曲《我们不再去树林》,另一首是摇篮曲《睡吧,宝贝》。十六分音符的琵琶音音型,如滴滴答答的雨滴,落在地上,溅起朵朵透明的水花。调性不停地变化,就如天色不停地改变。草坪湿润清爽,风儿柔柔地吹起,太阳钻出雾霭,万里无云,草地上像散落了珍珠一般,在阳光下熠熠闪闪。

(三)《雪上足迹》

这个作品是运用以一个简单的倚音为代表的节奏,音响中表现了一幅冰天雪地、令人伤感惆怅的画面。苏瓦雷这样评述道:“那磕磕绊绊的节奏执拗、挥之不去,像如履薄冰时一脚落空——迈出去的那一步滑落了,又拼命站稳,直至奇迹般地召唤出了茫茫冰天雪地的尽头灰色的地平线。但在这空间的沉寂何时了?在那儿,可以听到心的跳动,到后来几乎窒息,悲愁潦倒,抑郁难消,被疑虑和悔恨弄的心慌意乱 。轻风夹带起飞落的雪花,漫天飞舞;长路漫漫;怀恋那黑暗中的光明和温暖的爱抚;这份孤独无尽无依,那是我们灵魂的孤独,它四处徘徊游荡,自我沉醉。这份孤独是世界上所有的沙漠和冬季都不能比拟的。”[2]

(四)《飘荡在晚风中的声音和香味》

这部作品出自德彪西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的上卷,德彪西将从诗词中获得的灵感和思想寓于自己的作品中,作品的标题来源于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的诗《黄昏的和谐》。

在这首作品中,德彪西抓住多彩而细腻的感觉,运用丰富的音乐语言将晚风中的阵阵花香以及朦朦胧胧的各种声音加以描绘,使得乐曲微妙,神秘,丰富多变。因而,这首作品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和听觉的感受,还有嗅觉的感受,使听众欣赏作品时,犹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德彪西描绘的那个夜晚中的,风,声音还有隐隐的花香。

四、音乐审美特征在德彪西音乐作品中的体现

(一)音响效果

德彪西印象主义风格音乐带给人一种朦胧的,飘忽不定的,神秘的,音色绚丽多变的音响效果,并且层次非常清晰。

“印象主义”一词来自绘画领域,印象派画家在创作时所要捕捉的是光影的感觉,他们借助色彩和光线的变化来描绘瞬间所捕捉到的影像,并体现在作品中。而德彪西就像这些画家一样,将瞬间印象通过音响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在德彪西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在作品中更多地运用表情符号,以及表情术语,使得听众在欣赏他的作品时,可以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丰富的音响层次。德彪西用水墨淋漓的写意笔触,用音乐精致地描绘出各种印象中的美景,这些音乐描绘细腻且丰富。

(二)音乐中的独特个性

德彪西的音乐作品在很多方面都有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在德彪西的钢琴音乐作品中,他的作品充分展示了钢琴这件乐器的奇妙之处,他利用钢琴的踏板,泛音,触键等等手法挖掘钢琴不同的奇妙声音,来表现瞬息万变的大自然。演奏德彪西的作品,需要在音色控制和调整方面有着足够的能力,指尖要非常敏感,要以轻柔缓慢的触键让音与音之间更加连贯,声音似乎是从指尖缓缓地流淌出来,用心灵感应琴键。

德彪西音乐作品中,最独特的个性就是:绚丽多彩,神秘莫测的和声色彩;丰富清晰的音响层次;三维空间的音响效果。

五、总结

德彪西作品的音响效果给人们呈现出一派色彩斑斓的世界,如果把贝多芬称为“钢琴哲人”,把肖邦称为“钢琴诗人”,那么德彪西就应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钢琴写意画家”。

从浪漫主义钢琴音乐到二十世纪钢琴音乐的发展过程里,德彪西在音乐领域的创新贡献难以估量,他通过一系列创新的作曲手法使得音乐焕发着一种在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时期都不曾有过的表现力。同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相比,印象主义音乐是短暂而单薄的,大多数音乐学家认为:“德彪西的史学和美学价值远大于其艺术价值本身。”[3]也有学者认为:“印象派音乐从浪漫主义音乐挣脱出来的同时,也抛弃了许多博大精深的东西,掉进了狭窄的民族主义和表现领域中,也不免有颓废、脱离现实的倾向,局限了它的发展广度,影响了它的因数感染力。”[4]但是笔者认为,无论如何,德彪西的作品的确带给了我们精致逼真的画面影像以及无拘无束的听觉体验。或许,德彪西的作品更多地带给我们的不是情感上的体验而是情绪上的体验。这种“乐中有画,画中有乐”的印象意境让我们体会到了只有在印象主义音乐中才有的飘逸和空灵。

参考文献

[1]王晋辉.《60位必知的世界音乐大师》[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6.(163)

[2]汤普森.朱晓蓉,张洪模译.《德彪西—一个人和一位艺术家》[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12.(244)

[3]姜淑香.《德彪西音乐风格浅析》[J].三明学院学报,2009.9

[4]牛少岩,洪英.《20世纪音乐创作的开拓者—关于德彪西音乐创作的美学思想分析》[J].音乐探索,2004.1

作者简介:曾邵珺(1992—),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江西赣州,赣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专业,音乐教育与教学研究方向研究生。

猜你喜欢

审美特征德彪西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雾》之音乐分析
德彪西音乐创作对印象主义绘画的借鉴
浅谈影视音乐的审美特征及艺术功能
论宫廷院体画的审美特征
苗族蜡染艺术的审美特征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辛夷坞青春小说的审美特征
新世纪贵州苗族题材电影的审美特
贝多芬《月光》与德彪西《月光》的比较分析
试析德彪西《格拉纳达之夜》音乐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