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之纬与现代文明下的《冰点人物》

2015-05-30蒋思悦

今传媒 2015年2期
关键词:价值取向人文关怀

蒋思悦

摘 要:《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的“冰点人物”专版,以人文关怀的视角反映了社会转型期国人遇到的机遇和挑战、生活中经历的收获和坎坷。其选题、切入视角、讲述方式都体现出在社会转型的剧烈变革中,对于人的精神和品性之美的珍视,对于自由、民主、法治等现代文明社会价值观的倡导。《冰点人物》站在较高的精神纬度上,以现代文明的视角深入观察和剖析普通人在社会大背景下的心理状态,情感变化和价值取向,从“人”的角度看社会、看历史。

关键词:《冰点人物》;人文关怀;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2-0156-03

一、选题标准

(一)执著的人、动人的事

一本杂志对于选题的择取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它观察社会现象及问题的视角和态度。与其他媒体相比,《冰点人物》并不盲目追逐所谓的“热点”、“焦点”,它所选取的素材往往“超出人们已有经验中的人物与事物,避开那些已知的、常知的领域”,而所报道的内容又是“人们的经验能够理解和有所感悟的”,并且把握了一种“微妙的平衡”[1]。

《中国青年报》前主编李大同曾在《读者为什么看冰点》中说:“在《冰点》创刊前的讨论中,我们的确感到社会的某种失衡,即占人群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在主流媒体上没有占应有的重要地位。在社会转型的剧烈变革中,他们的生存状态如何,有什么想法和要求;由他们体现和传承的民族的真善美,在一片市场之声中命运如何;坚忍、奉献、同情心、维护公正等等人类美德是否还被人们珍视——总而言之,我们应当用自己的报道来加以检验,并试图给我们能观察到的社会不平衡以某种矫正。[2]”通过对2013年1月9日至2013年12月18日的共40期、160篇《冰点人物》稿件的分析,发现《冰点人物》注重反映当下的人物风貌,关注当下社会及人的生存状况。

在人物报道中,人物及其故事类型分布如下:

由上图可见《冰点人物》在选取人物时,图中的第一类人物,即“追求某种理念或精神的人”是选题之最,第三类(普通人身上不普通的幸福或幸运)和第四类(弱势、边缘化的群体)数量接近。

其中,对于追求某种理念或精神的人中,又分为这样五类:宣传坚持某种人们尚未意识到的先进思想的先驱者;关注边缘弱势群体并为之奔走的奉献者;坚持某一科学领域的钻研探索的研究者;逆着潮流坚持某一传统道德规范的坚守者;顺应时代变迁通过不懈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实践者。许多人物有着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身份的重叠,《冰点人物》往往着重突出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一点。尤其在科学研究、公共利益、政治改革等方面有突出或独特表现的人物,是《冰点人物》的首要选择对象。

例如《用胡子死磕一份红头文件》中的孟浩,他是一名九三学社社员,被誉为“最敢言的广东政协委员”,“较真的明星委员”,人称“孟大炮”,一位深受广州人喜爱的“广州名人”[3]。他为了等政府一份有关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文件的出台而坚持一年多不刮胡子,这样直率地将抗议写在脸上,让公众看见他对这一事件追问到底的坚定决心,同时也在直观地逼问着政府执政的行动力和透明度。

而在对于边缘群体的关注,多选择某种制度缺陷下受害者,通过对这些个体生存状态的观照反思制度或其生存的环境,并表达对于社会治理的自觉参与。

如《“开胸验肺”的第二道伤口》中的主人公张海超便是前者的代表,他为了维权成为中国“开胸验肺”第一人,成功获得赔偿,但现在却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妻离子散。在尘肺病的折磨中,在被社会和家庭抛弃的情况下,走投无路的张海超为了生存不得不做肺部活检,这其中有愤怒、有无奈、有对生命的留恋和不舍、有被命运捉弄的辛酸和痛苦。他是别人眼中的“維权英雄”,而在自己心里,他是被社会打败的不折不扣的失败者,所谓的“开胸壮举”,不过是一个被抛弃的弱者最后的求生呐喊,他只是被迫以异于常人的姿态,走向人生的终点。《冰点人物》对张海超的报道中,体现了媒体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照。这种同情,不仅仅是出于人类本能的,为身陷不幸者的经历感到难过和悲痛,更是将张海超的遭遇作为一个普通社会人的并不偶然的陷落来看的,任何人都有一天可能成为下一个“张海超”,这种同情是对他人的帮助之欲,也是对自己负责的更深一层的表现。张海超除了不像工友那样因困难重重而放弃维权,始终坚守自己的权益之外,他的特殊还在于在自己已时日不多的时候,依旧能为不相识的其他病友奔走,为不受保护的劳工们呼喊,为减少这样的悲剧、捍卫他人的利益而不懈努力。《冰点人物》对于主人公的命运除了饱含同情外,也有深深的赞赏之意。

(二)凸显人物自由独立的精神特质

《冰点人物》近几年的人物报道,除了一贯地关注一些较边缘的、不被人们所关注的领域外,对于一些社会热点话题,如教育、医疗、养老、法律等也发表了自己的声音。在人物精神特质的呈现上突出并激赏自由、独立、坚守的精神。

如《冰点人物》在对教育工作者的报道中,极少选取“老黄牛”式的人物——兢兢业业地工作、加班加点为社会培养人才、无暇顾及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冰点人物》现在更关注的是有个性、有批判态度和改革精神的一线教师或志愿者。

《科学界派往课堂的代表》里讲述了一名作为北京高中化学老师的王笃年推行启发式教育的故事。作为一名重点高中的化学老师,他的独到之处不在于孤守寒窗、呕心沥血的奉献,或者如何费尽心思提高班上同学的升学率,而是在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下,依旧我行我素坚守自己独特的自学教学法,注重激发培养学生的自由探索精神和独立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评价,他也不刻板地仅以分数论英雄,而是细心地观察到每个学生的长处,帮助他们挖掘自己的潜能,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他信奉美国《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中的一段话:“科学学科(理科)的教师,就是科学界派往课堂的代表。[4]”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对王笃年这种具有独创性和远瞻性的教育理念的肯定。

《冰点人物》通过对此类人物的观照和报道,表达了这样的理念:当下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但需要辛勤无私地奉献付出者,更需要敢为天下先,有改革勇气和长远眼光的先驱者,他们在传统意识观念中也许显得离经叛道,但却不能否认这是历史和时代发展前进的必然潮流。《冰点人物》通过对这些先锋式人物的报道,体现了自己在时代改革浪潮中的姿态和位置,低调地认同并且宣传了这种改革的精神。

乐观、拼搏、对生命和时代充满热情和信仰的精神特质同样是《冰点》所关注的,这一精神特质在边缘人群的故事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使得他们的人生在困苦挫折中熠熠生辉。

如《冰点人物》中的《像007一样活着》讲述了幼年遭遇火灾,全身97%的面积重度烧伤,经历了80多次手术的新疆克拉玛依市23岁的小伙儿艾山江,虽然原本英俊漂亮的面容被毁,运动、出行也不如平常人方便,但他克服了一般烧伤患者所有的心理通病:“孤僻又自闭,易烦躁、爱发脾气,喜欢独自一人躲在角落,不愿出门、不爱结交”[5]。恰恰相反,他从小乐观向上:参加运动会、追求时尚、自学唱歌、帮助其他烧伤病人“不要放弃”。年轻的他依旧爱美,爱照镜子,爱到处结交朋友爱开玩笑。艾山江是美的,他的美来自于他对生命热烈真诚的感激和追求,对生活不可阻挡的热爱和激情。这种精神之美,从他的心灵深处散发出来,照亮他的灵魂,使他的人生更加多彩动人,与众不同。

(三)选题的价值导向

通过细读文本,可以看出《冰点人物》的两个重要的价值导向。

一方面,从《冰点》所选择的报道题材可以看出,它对于政府执政、社会治理、法制建设、公民权利的维护等问题非常关注,这些话题正是对每个百姓的生活都产生着很大影响,对个人的切身利益发生作用的问题,也是推动社会民主法治建设的关键,衡量着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的程度。由百姓生活的点滴折射出上层宏观方针政策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平民视角,朴实陈述,深刻认知。

在对以上题材的报道中,有着明显的对于自由、民主、科学、法治的阐释和倡导。在商品化时代席卷全国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将利益作为衡量的标尺、前进的方向,而忽略了社会体制建设之基的一些原则和标准。《冰点》希望通过这种无形中的舆论倾向来引导人们思考关注的领域和范围。

另一方面,自其创刊以来,以李大同、杜涌涛为代表的冰点新闻人一直致力于打破“新闻只有一天生命[6]”的定律,“追求新闻更长久的意义,努力用新闻影响今天”[7]。从选题到撰稿,深度挖掘,广角展示,从普通人的故事里找到与时代变革、历史变迁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结点,把记录并推进百姓生活的步伐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冰点》心怀社会,与大众同悲同喜。

同时,《冰点》用不同的视角来完成共同的关注,以《冰点周刊》主编杜涌涛的话说,就是:“不以那种拉开架势的‘大叙述见长。‘冰点的叙述是‘故事的、‘细节的,也是克制的。知微见著;微观中蕴着宏观,一滴水中折射着大海。[6]”

《冰点》的这种办刊风格使得它的生命远远超过了一天,并且有大量读者愿意购买其稿件合集,其内容意义已不仅仅是新闻。它“也许触动了社会神经的某种痛觉;也许波动了大众内心深处的某根琴弦;也许点燃了寒冷小屋中一盏人性的灯”“性格温和,但持之以恒,一以贯之。[6]”

二、文本特征

(一)表达方式——“形象大于思想”

《冰点》的人物特稿突出“像拍纪录片一样呈现新闻画面”。例如人物的情感状态,是喜悦还是悲伤,记者只在进行真实细致的记录后请读者自行判断。一个人的个性是由其语言和行为来展现的,而不是由记者来贴标签。《冰点》记者赵涵漠说:“任何稿子,如果流于对感受的述说,都可能是危险的。”“特稿的细节更应该体现在‘这个人怎么做,而不是‘这个人怎么想。[8]”

也正如著名记者王克勤所说:“情绪没有任何力量,有力量的是事实和证据。”“无现场不新闻。”“真理由若干的证据碎片构成。[9]”《冰点》通过低调内敛的理性构思和恰到好处的感性表达,达到了感情氛围的充沛饱满和内容结构的严整周密。

如在进行有关温州动车事故的采访时,赵涵漠说:“采访中,我会询问很多细节,可能你们会觉得烦,但这些细节对我的报道很重要,这些细节也是特稿写作所必须的。第二,就是需要不厌其烦地追问下去。当时,我觉得黄一宁是一个声音很温柔的男孩,我就觉得他应该是很细心的,于是我就去问黄一宁说:‘你觉得朱平什么时候最漂亮?他说:‘穿一条裙子、一个高跟鞋,就很漂亮。然后,我就问他:‘什么样的裙子和高跟鞋呢?他就会开始回忆鞋子和裙子的细节。这些细节会让你感觉到朱平其实是一个很爱美的一个姑娘,她对于美的认识和感受其实是这个样子的,这样一来人物形象和性格就丰满起来了。但问题是被访者可能会觉得你问这些细节毫无意义,但按照记者的工作要求,我们就是要去问。”

《冰点》记者张伟说:“有的时候,特别是突发新闻,文字是具有欺骗性的,但图片比文字的真实度要高。[8]”所以,《冰点》的记者还非常善于寻找能真实还原现场的图片,再回到写字台前根据自己在现场的采访、观察以及照片上的情形对整个事件进行回忆、还原。正是作者站在这些惊人具体的细节背后,真实完整地还原当时场景,才能让读者看到看似自然无意而实质上隐藏着情绪的具体形象。

(二)缺省人物心理活动

《冰点人物》的另一大特点是没有关于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没有作者的代入性解读。文章几乎全部为对事件的陈述交代、具体细节的刻画和人物语言的直接引用。《冰点》记者自知自己的感受范围是有限的,绝不会像上帝般能“深入人心”。通过细节的捕捉和描写来加强现场感,再现当时场景,让读者再历事件得到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也会有很好的阅读效果。

例如2013年3月20日10版上刊登的《“麻风村”唯一的老师》,全文对主人公彭绍贵没有一个字的心理描写,但读完全文后,读者心中自然能感受到这名老师为维护自己的尊严,帮助孩子们获得知识走出大山的艰辛和不易。彭绍贵的坚韧和执著、辛酸和坎坷,全深藏于他生活的底色之中。

文中写道:“彭绍贵并不着急。长大后,每当别人说他是‘麻风病人,他默默脱下上衣和鞋,让对方指出他身上的麻风病。对方指不出,他就说:‘以后不要叫我麻风病人。”“也是在2003年,凤庆县教师进修学校同意录取彭绍贵。当年10月,彭绍贵第一次以学生的身份坐进教室。脱产读书两年后,他接过毕业证书,‘呜呜地哭了。”“‘我和别人没什么两样。我通过努力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彭绍贵带点磕巴说道。[10]”《冰点》通过对主人公本人经历的再现,语言的引用,动作的刻画,让读者自然而然地走入这样一位乡村老师坚守自尊的内心。读者对于人物真正的理解不是作者刻意而为之的,是在切身体会人物的所做所思后,才能知晓其背后的苦辣酸甜,达到心灵的共通和共鸣,了解其原因并理解其心情。

这些对事实本身的描写不但朴素真诚,没有任何无病呻吟的煽情之嫌,且其事实本身的力量就足以震撼人心,具有一般心理描写所不具有的真实的感染力和阅读效果。同时,如同中国画中的“留白”一般,留有一定余地的叙述给予读者以想像空间,这种余音绕梁、挥之不去的效果会让读者反复品味、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冰点人物》虽然只是《冰点》周刊的一个分支,但它完整地继承了《冰点》一贯的血脉和性格,通过记录人物,来记录生活、记录社会、记录历史,沉淀出普通人生活的原味、繁复事件背后的本色以及那些真正会影响历史进程的平凡点滴。(指导老师:倪沫)

参考文献:

[1]张功臣.冰点——返璞归真看中国[J].青年记者,1995(6).

[2]李大同.读者为什么要看〈冰点〉[EB/OL].中国青年报网站.

[3]陈璇.用胡子死磕一份红头文件[N].中国青年报,2013-01-30.

[4]李斌.科学界派往课堂的代表[N].中国青年报,2013-12-04.

[5]王雪迎.像007一样活着[N].中国青年报,2013-07-17.

[6]杜涌涛.冰点周刊:矜持态度 精致阅读[EB/OL].中青在线,2009-08-04.

[7]汪成军.中青报〈冰点周刊〉的文化传播分析[EB/OL].第六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人民网-传媒频道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4110/189065/13896667.html.

[8]张志安,刘虹岑.记录小人物就是记录时代本身——〈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记者赵涵漠访谈[J].新闻界,2013(2).

[9]王克勤2013年12月10日于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讲座记录.

[10]郭建光.“麻风村”唯一的老师[N].中国青年报,2013-03-20.

[责任编辑:艾涓]

猜你喜欢

价值取向人文关怀
关于大学生价值取向变化的研究分析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与现实观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及强化对策研究
浅析突发事件网络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与重构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