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发展下的创造性采访
2015-05-30郑艳华
郑艳华
摘 要:媒体融合发展,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和方式与传统时代迥异,他们更看重即时化、可视化、个性化的信息。他们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式、阅读兴趣必将影响信息传播的未来走向,必将影响信息的传播效果。受众在哪里,媒体的未来就在哪里。在媒介社会化和社会媒介化的今天,为适应这种变化,传统媒体纷纷转向网络。面对竞争和挑战,传统媒体融合互联网思维理念,加强创造性采集力建设,培养新闻记者采集信息的发现力、集合力和技术力三种能力,以优质的新闻报道吸引受众注意力,对新闻和舆论传播产生革命性影响。
关键词:媒体融合发展;创造性采集力;受众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2-0159-03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里氏6.5级地震。新华社60多位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星夜驰援赶赴鲁甸县、巧家县、会泽县灾情最严重的乡镇采访报道,第一时间向中国和世界发出了消息,全方位、立体式、多渠道报道鲁甸抗震救灾全貌。
从新闻传播的角度而言,重大自然灾难报道因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和破坏性的特质,始终成为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因此,重大自然灾难事件一旦发生,就成为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成为新闻媒体激烈竞争的战场。当地动山摇,民众危在旦夕之时,包括新华社记者在内的众多媒体记者挺身而出,奋力向震区突进。而媒体同行如此密集报道“抗震救灾”进展,独家占有新闻资源已成往事。那么,如何报,怎样报,成为摆在媒体记者面前必须面对无法规避的事实。
新闻是什么?新闻教科书回答:“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人关注“事”,围绕“事”而展开,对“事”报道较多。而重大自然灾难报道,除了冷冰冰的数字,高高在上的概念,面对撕心裂肺的场景,媒体记者还能报道什么?
一、以互联网思维 打造传统报道采集力
媒体融合发展集中了以往所有媒体形态同时又以迭代创新方式不断对传统媒体进行超越,其发展之快,影响之深,对传统媒体冲击之大前所未有。
媒体融合发展,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和方式与传统时代迥异,他们更看重即时化、可视化、个性化的信息。他们的阅读兴趣、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必将影响媒体信息传播的未来走向,必将影响信息的传播效果。
人类自从有了信息交换活动,就有了采集的实践。当下媒体融合发展,互联网在推动媒体融合蓬勃发展的同时,更使传统媒体陷入“生存危机”。为适应这种变化,传统媒体纷纷转向网络。面对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传统媒体只有运用互联网思维,由传统采集模式向新型采集力转换,才能不断推动传统报道走出困境、走出新路。
于传统报道而言,采集,顾名思义就是采访,主要体现在采编人员单体或团队的采訪活动,比如到会场去采集新闻,到重大自然灾难、突发事件现场或热点地区采集新闻,到采访对象那里去采集观点,到基层一线去调查研究等等。然而,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视野下,新闻采集就必须融合互联网思维理念,打破“一次采访——一条稿件——完成一个任务”的简单轨迹,构建一体化指挥、一次性采集、N次加工、多元传播、全媒体覆盖的现代传播体系,适应“真”“准”“快”“锐”“深”的传播要求,形成强大的报道声势。
二、多角度观察 创造性采集
新闻记者的首要职责就是采集信息。新闻发布会、会议、政府机构、企业团体和社会组织,读者来信、新闻热线、面对面交谈,是传统媒体记者的重要信息源。然而,新闻记者采集信息又是一个主观能动性很强的实践活动,采集的信息质量的高下抑或优劣,往往取决于新闻记者的思想、能力、方法,决定了新闻作品的核心竞争力。
相对于传统报道采集,新型采集力的突出特征就是,海量采集,大数据加工,多终端呈现,因此,最大可能地占有海量素材,以及最大宽度地适配终端,是传统报道新型采集力建设的内在要求。
那么,传统报道创造性采集,新闻记者需要强化三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敏锐的新闻“发现力”。媒体融合发展,受众既是信息内容的生产者,同时也是信息内容的消费者。信息鱼龙混杂,众声喧哗冲淡真实信息,新闻记者如何第一时间更准确获得第一手信息,第一时间更快捷获得决定性信息,其难度之大,前所未有。
亲历新闻现场,不失为一个最有效的方法。新闻记者置身新闻现场,充分发挥“我在现场”的优势,充分调动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功能,采集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品尝到的、触摸到的,包括内心的感受等信息,以敏锐的目光迅速抓住任何有价值的典型细节,并把大量的、有意义的细节组织起来,赋予它意义。只有培育敏锐的发现力,才能耳聪目明,去伪存真,拒绝随波逐流。
二是快速的新闻“集合力”。新闻信息的采集活动是繁琐而复杂的过程。按照传统报道方式,新闻记者一次采集整理成千上万字的采访素材,常常在撰写新闻稿件时只用上不到百字, 大量的采集信息只能沉睡在电脑里。在媒体融合报道中,新闻记者在采集信息时,不仅要原汁原味地记录受访对象的观点,而且要具备归纳提炼素材的能力,迅速地对采访记录和素材进行再加工,比如整理出精彩故事、精彩观点、精彩画面以及需要进一步采访的线索等。快速的素材集合能力,也是创造性采集力的重要内涵。
三是熟练使用的“技术力”。媒体融合发展是建立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基础之上,而先进的、高端的、前沿的技术成果引领媒体融合发展。一次创造性采集的质量,决定新闻作品的质量,而创造性采集既是人的采访过程,也是掌控技术、人机合一的过程。新闻记者,要具备熟练使用采访设备的能力,包括录音笔、照相机、摄像机、铱星电话、对讲机、电脑存储器等,对采访素材进行分类、加工、整合、存储、备份。媒体融合发展,既掌握采访技巧、又掌握新技术的记者,必然在融合报道中更加得心应手,抢占先机。
三、好内容决定好报道
传统媒体,拥有专业的信息采集者,而真实、权威的信息是一切报道的前提。
媒体融合发展,受众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主动地制造、使用、消费信息,逐渐形成以“我”为中心的互动传播模式,追求即时化、可视化、个性化的轻松体验。因此,传统媒体只有精确把握受众的信息消费需求,才能提升传统报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
在鲁甸地震发生后,受众急切了解来自救灾一线的鲜活信息。在房倒屋塌的山镇里、在巨石飞滚的山谷上、在雨中夜行的山路处,从到达灾区的那一刻起,新华社记者深入灾难新闻现场,深入细致收集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深入捕捉打动人心的典型细节,全景记录灾区干部群众自救互救、民族团结互助的感人事迹。
在媒介社会化和社会媒介化的今天,创意无限、创新无限、创造无限。受众是最重要的资源,受众在哪里,媒体的未来就在哪里。这对传统报道内容设置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媒体融合发展,通过聚合、配合、整合、融合,对新闻和舆论传播产生革命性影响。在报道理念上,它牢牢坚持以导向为灵魂、真实为生命、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准则。它坚持弘扬主流价值、坚守人文情怀、坚决正确引导舆论。在采编模式上,它把内容、渠道、资源和受众联系在一起,可视化表达与交互,以质优量高的新闻留住受众注意力。在传播形态上,它不再满足于传统媒体程式化报道,而是以受众为中心,用受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受众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追求简约、新锐和互动。
媒体融合发展,确立“市场倒逼采编,受众决定内容,效果检验影响”的生产、发布、评价体系,把满足受众的需求、受众的注意力作为根本出发点,来提高原创率、首发率、点击率,报道形态从相对静态变为即时、动态、可视的过程。
媒体融合发展,怎样凸显新闻中最有价值的信息,又成功引导受众“可读易读悦读”呢?新闻是具有深刻变动性的事实。而变动性,就为新闻故事化表达提供了可能。“新闻事实蕴含的变动性因素,诸如事物发展、变化、矛盾、对立等等,以及受众在接受时可能产生的变化的期待心理,作者对事实(事理)的揭秘、释疑等等,都有可能成为故事。[1]”
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到2014年鲁甸地震,新华社记者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用饱蘸感情的笔触、镜头,书写、定格许多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感人事例,真挚感人的报道充分反映党中央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思想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根本要求。新华社记者坚守新闻现场,突出“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报道理念,关注灾难中生命的命运,令受众感同身受,让报道不仅有温度,更彰显生命的力度。
“对生命的敬畏和关怀,应是灾难报道的第一要义”[2]。如何“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报道理念展开新闻报道?
笔者试以《献给北川的橘子》和《生命的味道》为例,评析其写作特色。
《献给北川的橘子》的作者——新华社领衔记者、著名女记者朱玉,汶川地震后紧急增援震灾区北川。这位身经百战的记者,面对这场自唐山大地震以来,中国所经受的最为惨重的自然灾害,她的内心受到强烈震撼。在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下,朱玉以敏锐发现力,采集大量典型细节,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把更多笔墨留给地震中“人”,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人物故事,赋予新闻极强的可视感。
《生命的味道》的作者——新华社年轻记者罗宇凡,鲁甸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赶赴灾情最严重的龙头山镇采访报道。7天里,罗宇凡常常眼含泪水,“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天数悲欢离合与生离死别,在这片土地上迸发出的一切人性光辉和坚忍不拔,震撼着我的心灵。”
借景抒情。记者客观记录新闻事实,但是这并不妨碍记者用平视而不是俯视的眼光,感情充沛而不是冷若冰霜地展开报道。记者置身新闻现场,被现场感染,以人性的角度将关愛同情渗透于客观报道的字里行间。如《献给北川的橘子》写道:“在天府之国中,这也是个物产丰富的地方,茶叶,是小小北川的骄傲。”“气候专家早就注意到了这个小城。两年前,全国气象、环境与健康学术研讨会在北川召开,专家学者们对北川神奇的小气候赞不绝口。”而《生命的味道》如是说:“8月,正是花椒收获的季节。3日下午,成百上千的龙头山人正在自己山间的花椒林里“扯花椒”。今年是个丰收季,很多人家里已经晒满了花椒,就等着卖个好价钱。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击碎了所有人的梦。”
笔带温情。事实是由细节构成的。作为职业新闻人,记者职责就是忠实记录新闻事件,客观真实还原新闻现场。记者在还原震灾区场景时,避免使用惨烈、恐怖、血腥等字眼,而是调动五官功能,搜集现场素材,捕捉表现新闻事实的典型环境和典型细节,用简洁、凝练,形象生动的语言等感性化细节,让受众身临其境,目睹现场景象、触摸现场土地、呼吸现场空气、感受现场气氛……如《献给北川的橘子》写道:“这个满地扔着木耳、大料等调料,还散发着鱼肉腥味的地方,是北川原来繁荣的农贸市场。”而《生命的味道》如是说:“地震、泥石流、海啸……凡是跑过突发事件的记者都会熟悉一种味道,在灾后的废墟上,在凌乱的街道上,那是垃圾和遗体散发出的气味,是浓烈的消毒水的气味,是死亡的气味。然而在鲁甸龙头山镇,你闻到最多的却是花椒的气味。”
以物寓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记者置身震灾区,没有就地震报道描述震灾区的悲怆场景,而是聚焦人物,在一字一句中传递人与人之间美好情怀,人间真情。如《献给北川的橘子》写道:“一个毛茸茸的玩具熊,孤独地挂在那里,等候着生死不明的主人。”而《生命的味道》如是说:“有山、有水、有人,还有花椒,一切都能重新开始。”“离开之后,如果再闻到花椒,也许你闻出的是水煮鱼的味道,而我闻出的,是生命的味道。”
新闻“故事化”。地震报道中的“人物”命运牵动人心。记者通过人物的言语、行动来显示人物的性格或心境,让新闻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可视化,让故事中的人物说话,故事中的人物行动,受众听到他们、看到他们,新闻中的人物“活起来”。如《献给北川的橘子》写道:“临街的一个小食品店,一个妇女显然在地震时看到了从山上被震下、向她扑面而来的巨石。她转身向店里跑,但是,巨石追进了店里,追上了她。”而《生命的味道》如是说:“邓启亮的妻子李芳在地震中去世,他把自己关进厨房,从早到晚不眠不休地给安置点受灾群众、志愿者炒菜做饭,并非是想用极度的疲劳让自己忘记失去妻子的痛苦,他只是想在厨房的花椒味儿里回忆一下妻子身上经常带着的味道。”
“第一人称”讲故事。新闻,真实客观。记者通常以“第三人称”采写新闻,将自己的观点隐藏在事实中。而身处重大自然灾难现场,两位记者不约而同地使用“第一人称”写新闻,讲故事,让受众更接近新闻人物,更深刻体察新闻事件核心。事实上,记者以“第一人称”采写新闻报道,不仅立意、角度与众不同,而且笔调平实、质朴,富有真情实感,稿件富有温度,见证人性的光辉。《献给北川的橘子》写道:“我随手抓了三条编织袋,将3位遇难者的面容遮起——中国人,是极为讲究逝者的尊严的,我没有能力当时掩埋他们,但,给他们一点尊重,这是我当时所能做到的。”而《生命的味道》如是说:“我从没吃过那么好吃的花椒,清香中带着点骄傲的麻辣,吃到嘴里似乎要打通你的任督二脉,让人徒然生出几分傻傻的正能量。”
优秀的新闻作品,凝聚职业新闻记者的智慧和心血。在他们身上,充分展现了对党的新闻事业无限忠诚,充分展现了不畏艰难的英雄气概,充分展现了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血脉相连的高尚情怀,充分展现了“离现场近些、再近些”的职业精神职业素养。尽管有人说新闻作品是“易碎品”,但只要新闻记者坚定永远和人民在一起,只要新闻报道始终反映人民的愿望和心声,新闻作品同样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参考文献:
[1]刘志宣.新闻写作技艺:新思维·新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杜骏飞,胡翼青.深度报道原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艾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