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高考梳理2015年高考有机化学复习的要点
2015-05-30葛云龙
葛云龙
摘 要:首先,本文对2014年高考化学科目的总体命题规律进行了深入探究,总结了其中的三大规律,包括注重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察,保持试题稳定、突出能力考查,注重知识迁移以及淡化元素及其化合物内容的考察;接下来,又对2015年化学科目的备考方法进行了分析,强调了有机化学的重要性,指出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做到认真研究新课程考试大纲及历年高考题型、关注课本,夯实基础、提高对实验的认识以及加强对化学计算的专项训练,突出有机化学在复习中的地位。
关键词:有机化学;高考复习;高考命题
对于已经升入高三、备战高考的同学来说,刚刚过去的2014年高考无疑能够为他们提供复习和重点强化的参考依据。通过对2014年高考的命题方向和侧重点进行分析,可以大致整理出2015年高考复习的相关要点。在认识了解了2014年高考有机化学出题规律之后,能为考生今后的复习指出更加明确的方向。
一、2014年总体命题规律分析
1.注重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察,保持试题稳定
2014年高考理科综合有机化学试题延续了以往的命题准则,将化学课程中的核心知识点和主体内容作为考察的重点,高中化学中的基本知识得到了全面覆盖并在其中占据较大比重,大致包括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同分异构体,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有机物的构成及性质,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及电极反应式包括其中),化学反应类型判断等内容[1]。这些内容构成了试题的主体部分,同时也进行了适当的延伸拓展,既不超出教材所学,又能不拘泥于教材,应用教材中的知识理论,采取了更加灵活和变通的命题方式。
2.突出能力考查,注重知识迁移
2014年试题对考生能力的测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加大对计算能力的考察力度。2014年的化学高考试题改变了以往在“玩味”计算上花费心思的做法,而是将命题原则回归到了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实用价值。如第11题就是出于检测考生基本计算能力而设置的题目,选考题中同样也出现了侧重于计算能力考察的题目,考察力度明显加大。
(2)注重对信息图表的数据处理和信息分析能力。图表作为高中化学信息内容的一种重要表达手段,可以更好地反映许多文字叙述无法表达的材料和事实。例如,化学反应速率、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酸碱中和滴定的pH值等,都可用表格或图像来展示。尤其是有机化学部分,题目设计经常以合成或转化路线图的方式来呈现,推断更加复杂,涉及反应也较多,涉及的物质多为教材中没有出现过的。
在使用图表来反映一定信息时,能够以更简洁明了的方式说明更多内容,但这些信息内容往往具有一定隐蔽性,而并非直接透露。这就要求考生对所提供的信息结果进行逆向推导,对其进行细致分析,从而把握其中隐藏的规律,从图表中提炼出解题需要的关键信息。如2014年高考卷中第11题、第26题就较好体现了这一点;而第28题则要求考生根据温度及压强对乙烯转化率的影响所绘制的变化曲线,对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2]。
(3)突出实验的重要地位,加强对考生实验能力的考察。实验的演示和观察,在化学研究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离开实验谈化学,无疑会陷入空谈理论的误区。因此,2014年高考特意加强了对实验的考察力度,如第13题要求考生对雾霾实验进行分析考生只有在对实验有一定操作能力的前提下,才能对这类问题得心应手。
已知:3NO3-+8Al+5OH-+2H2O→
3NH3↑+8AlO2-,
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试样中肯定存在NH4+、Mg2+、SO4-和NO3-
B.试样中一定不含Al3+
C.试样中可能存在Na+、Cl-
D.该雾霾中可能存在NaNO3、NH4Cl和MgSO4
虽然该题属于无机范畴,但同样提示我們,在高考复习中应重视体现化学的学科特点—实验操作。
(4)注重对审题能力的考察。通过对考试大纲及课程标准的分析可知,考生对题目信息的整合和分析能力将被列为重点考察对象,如第26题中的第7问及第37题的第3问,就对考生的信息理解和整体概括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考生需在认真分析题意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性的思考和综合联想,才能准确解答问题。
3.淡化元素及其化合物内容的考察
通过对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进行分析总结,可发现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考察正趋于淡化,其重要性有所下降[3]。2014年高考化学试题中有7道选择题考察了元素及其化合物方面的知识,但难度均不高,非选择题部分也未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进行深入考察,由于对其他物质及反应方程式的考察不在教材范围内,因此不属此类。这样的命题方法,对考生掌握知识的灵活性提高了标准,而不再一味要求考生死记硬背琐碎繁多的化学反应。
二、对2015年备考的启示
1.认真研究新课程考试大纲及历年高考题型
(1)熟悉考试大纲。学生只有对当前的课程标准及考试大纲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对今后的复习方向和侧重点做出明确合理的规划。因此,在对2015年高考化学备考的过程中,学生应对课程标准及考试大纲进行深入探究,从中了解到高考的命题理念、考察领域、命题主要类型、试题难度、广度以及考察能力层次,这样才能使考前复习更具针对性,提高考前备考的效率和质量。
(2)研究历年试题。科学的备考计划,还需以历年的高考命题规律为基础。新课改完成之后,新增考点能够在其后的高考试题中得到突出体现,如2013年高考填空题第28题考察了无机综合实验,以大学实验为素材的方式,选择了制备Fe3O4磁性胶体粒子,从而使有机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由于题干采用了流程式的表现形式,因而学生容易快速进入题目之中。因此,我们就应更加深入地探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对其命题趋势和大致走向进行思考和把握,总结其中的变化规律和特点,从而提高复习的效率,使复习的目的更加明确[4]。
2.关注课本,夯实基础
从考试大纲得知,高考将继续注重对化学知识的基本框架和主体内容的考察,同时做到基本知识与运用能力的并重考察,很符合化学本身的学科特点。例如,2014年化学试卷中的一些选择题难度不大,大多从生活及生产领域中选取合适的角度来命题,或直接从平常的练习题甚至教材中演变而来,难度与往年相比均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有利于向教材基本内容回归,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因此总复习的过程其实也是重新梳理教材、加深对教材理解的过程,从而使各个零散的知识点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将重要细节囊括其中,对化学问题的实质内容的认识产生飞跃。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只有保证对教材的熟悉程度,才能确立良好的理论根基并进行举一反三[5]。
3.提高对实验的认识
学生在考前复习的准备当中,应对每一学科的复习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对于化学这门学科来说,其最大的学科特色就是需要大量的实验,且实验内容也是每年高考的必考考点之一,因此必须引起广大考生的充分重视,并应以实验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化学知识点,使其自然渗透于整个化学体系当中。对实验的复习过程可参考教材中的顺序安排,并将重点放在实验仪器、实验安全性以及实验的操作步骤,复习过程应保证其规范性。为提高复习的实效,使复习更加到位,应在综合实验复习之前先完成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将元素及其化合物中的重要部分与实验内容进行结合,不但能提高复习效率,还能强化学科内各个知识模块的有机联系,避免单一复习实验的空洞性[6]。
4.加强对化学计算的专项训练,突出有机化学在复习中的地位
近几年的化学高考试题中,化学计算所占比例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为了配合这一基本考察要求,考生应对化学计算进行重点突破,计算准确性不够的还可专门进行计算方面的训练。高考第一轮复习当中,针对的是教材整体内容的梳理总结,而各个章节的内容都不可避免地会涉及计算,在对这些较为分散的计算内容进行复习时,主要应侧重于基本计算类型及计算机巧的训练,比如物质的量的计算、以化学方程式为基础的计算、运用盖斯定律的计算、平衡常数的计算、结构与性质的计算等等[7]。因此在复习时不能只注重原理而忽略甚至跳过计算过程,而应自己动手完成计算习题,提高自己处理数据的能力和计算速度,使计算过程趋于规范化。
从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来看,其中涉及的有机化学命题比重始终呈现上升的趋势,而且极有可能继续成为2015年的考察热点。因此,广大考生需对有机化学部分的复习做好充分准备,认真对待这部分内容。本文通过对2014年高考化学命题进行分析,指出了高考化学命题的大致规律及考察側重点,并对2015年的命题方向进行了一定预测,为考生的备考提供一定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包朝龙,王星乔,滕瑛巧.基于标准的高考化学试题一致性研究——以浙江省新课程高考理综“元素化学”内容为例[J].化学教学,2012(03):109—111.
[2]邵朝友,张 斌,王少非.论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06):122—123.
[3]袁振东,张 锦.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食品安全教育的案例分析[J].化学教育,2012(07):49—51.
[4]龚 伟,王祖浩,谢安琪.新课程高考“化学反应原理”试题特征的比较研究[J].化学教育,2012(01):295—297.
[5]王 春.新课程视角下高考化学实验试题考查动向及复习启示[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09):167—168.
[6]何彩霞.以化学观念统领具体知识的教学——以“弱电解质的电离”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06):21—23.
[7]戴光宏.基于化学核心观念教育的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目标设计[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03): 77—78.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