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文化艺术高等教育的传承与发展
2015-05-30张耀军
摘 要: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区,居住着二十多个少数民族,由于生存环境、语言装束、生产生活习俗各不相同,广西各民族在世代传承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俗风貌,为人类留下了丰厚的民族文化遗产。将广西各族传统文化艺术置入高等教育,利用高校教育平台构建广西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可以推动地域文化传承创新,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新层面,同时也能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从而增强学生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关键词: 广西民族文化艺术 高校教育 传承 创新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3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地域文化在广西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传承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3C069)阶段性成果;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民族地区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3JGA209)阶段性成果之一。
一、广西民族文化艺术保护和传承的现状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区,居住着二十多个少数民族,其中有壮、瑶、苗、侗、毛南、水、白、京、回、彝等族。由于生存环境、语言装束、生产生活习俗各不相同,广西各民族在世代传承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俗风貌,为人类留下了丰厚的民族文化遗产。据统计,截至2012年,广西有37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有193项入选自治区级目录,加上各市、县级的“非遗”项目,共计有名录5627项,共有240名民间大师成为国家或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在这些文化遗产中,包括了衣饰、建筑、工艺、歌舞、乐戏、神话、歌谣等诸多的民族艺术种类,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彰显出鲜明的地域个性。随着现代社会和时空条件的快速变迁,民族文化生态空间破坏严重,传统技艺濒临消失,虽然人们已经意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当前,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的困扰:1. 随着社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土壤,作为“创作动力”的民众实际生活功用也在逐渐衰亡或变异,导致传统艺术传承出现断层,传统技艺后继无人。2.尽管政府和社会已意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但是目前的文化遗产保护更多的是重申报而轻研究,重理论而轻实践。3. 随着大众审美观与价值观不断更新,许多民族艺术作品传统表现形式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度和时代感,难以引起现代人的共鸣。4.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少数民族年轻一代对本元文化缺乏自信和文化自觉。5. 从整体看,广西民族文化艺术产品市场化程度低、民族品牌意识淡薄,导致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低下,在市场化经济大潮中难占一席之地。
二、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置入高校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广西大量珍贵的民族文化正在流失或消亡。将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置入高校教育体系,无疑是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入口。2002年召开的“世界文化遗产年”大会,就明确提出将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引入高校教育中。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可见,将广西各族传统文化艺术置入高等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高校教育平台构建广西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可以推动地域文化传承创新,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新层面,同时也能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从而增强学生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亦是现代艺术教育和艺术审美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源,能启迪和丰富各种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为广西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和各类人才培养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三、广西民族文化艺术在高等艺术教育中的
传承和发展
(一)实施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加强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教育可以增进民族地区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从高校美术教育的层面看,实施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是培养美术师资、设计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首先,广西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地域风格鲜明,为各地方院校特色艺术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可能。学校美术教育是本土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主渠道,因此,课程教学特色的形成尤为重要。各地高校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资源,开设专题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拓宽民族传统艺术教育的覆盖面。其次,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乃至热爱,而任何一种热爱,都需经过持久的培育,才能够源远流长,发扬光大。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理念,具备良好的民族民间艺术素养,还需熟悉、了解本土文化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动向,才能充分引导和完善课程教学。同时,要尽可能突破教师界限,把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请进美术课堂,讲授技巧。再则,可以在高校建立民族艺术研究所,成立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组织工艺美术“研修班”,采用相结合的传承人培养和技法传承模式,使当下的民族艺术教学能时刻跟上时代步伐。
在信息化、多元文化的当代社会,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教育并不只是传播本民族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更应该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开展有关民俗艺术和民族传统造物体验的教育。通过下乡写生、艺术采风、社会调查课程等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魅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丰富、更生动。可以多举办民族主题的艺术展演活动,譬如最近由广西文化厅、广西博物馆和广西艺术学院共同组办的“美术与时尚”设计展,就是面向全区高校大学生的广西民族文化创意实践活动。这些课外活动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民间艺术环境,了解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以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加强对广西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本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各地方高校在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学术研究的同时,可以兼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包括对地方文化遗产进行有形性保护与无形性保护。广西诸多高校都建立了地方文化研究基地,如河池学院建有“桂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研究基地”,其学报还专门开设了广西少数民族研究的栏目;广西艺术学院有“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研究展示中心”;广西民族大学有民族研究中心、壮学研究中心、瑶学研究中心;贺州学院有“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等,这些高校研究机构为地方文化艺术的科学研究、课题开发理论研讨提供了学术研究平台,获得了颇丰的研究成果。在开展研究实际工作中,课题研究者必然要通过文字、摄影、摄像以及录音等形式,记录民族民俗文化或是传统技艺的过程,有的还要选择历史见证人、传承人、民间艺人为访谈对象,拍摄相关纪录片和编写相关著作。而这些记录、保存的方式恰是对传统艺术和技艺传承人的一种文化研究与保护。正是借助高校良好的科学研究平台,使广西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研究可以同步进行,并以最新的研究成果促进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在传承和保护中不断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新领域。
(三)广西民族文化艺术在产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随着创意经济、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在开发应用上,广西各高校可以结合本地艺术资源的综合优势,在美术绘画、视觉传达、工业设计、装饰艺术、服装设计等应用型专业中开展产学合作,以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为题材,以各种不同材料为载体,系统开发广西地方特色的产品和旅游纪念品。如钦州学院与当地的坭兴陶企业合作,设计制作出了一批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坭兴陶礼品;玉林师范学院与广西北流三环陶瓷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如能将绘画艺术表现与日用陶瓷设计相结合,必将大大提升北流陶瓷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在民族品牌这一块,广西艺术学院服装专业教师以“广西民族织绣图案”为主题,以现代审美的视角解读少数民族服饰艺术,融入以“壮族花边”为载体的服装设计中,设计制作了一系列现代女性礼服,得到柒牌服装企业的高度认可,作品获得“首届中华立领杯”时尚中华创新设计赛金奖和特别配饰奖,并被选送到法国展出。总之,民族地区高校艺术教育,只有坚持以教学带动生产的教学方针,在追踪国际最新时尚潮流的同时,主打民族艺术的口号,立足将民族设计艺术与创意文化产品进行完美接轨,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所蕴含的市场价值和开发价值,才能将其所获成果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四)广西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与服务社会相结合
从广泛的教育看,传统文化传承不仅限于学校教育,也需对全社会开展传承和保护意识教育,培养民众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自觉。高校要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的职能,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地域文化艺术的宣传工作,向社会展示地方传统文化艺术,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本土文化,为本土文化而自豪。各院校可以利用学校的展示空间——美术馆、博物馆和演示厅,收集和整理民间艺术资料,在学校美术馆常设展厅,向社会各界开放、展示。如玉林师院近年来面向社会承办了一系列地域文化展演活动:2009年在师院体育馆演艺厅举办了“玉林民间音乐走进玉师专场晚会”;2010年在玉林师院美术学院展厅展出了一批由社会各界人士创作的以玉林乡土文化为主题的绘画、工艺、摄影作品,对本土文化艺术进行了宣传、展示,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效益。这些都是以服务社会的形式进行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社会,面向社会。
参考文献:
[1] 王莲.民间艺术在高校传承与发展的必要性[J].文艺争鸣,2010(10)
[2] 程颖.非物质文化遗产桃花坞年画保护与传承的新模式[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4)
作者简介:
张耀军,玉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教育与民族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