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人物画教学与创作中的素描因素
2015-05-30王伟
王伟
多年来,高校中国人物画的教学一直面临着一种尴尬,即中西融合的问题,其实这种尴尬同样存在于我们的绘画创作中。大家知道,传统中国画的造型训练方法是以线描为主,对物象的观察与表现方法均与西画的素描有很大差异,然而,我国高等教育美术招生的专业考试科目大都是素描与色彩,这种西方绘画的观念早早的就已经灌输到学生的大脑里,实难扭转,怎样在高校中国人物画教学中协调好这一关系,到底是“洋为中用”、“以西画改造中国画”,还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等。其实,单“中”的话,那是故步自封;单“西”的话,那会失去本民族的文化底线。我认为问题的关键是中西之间的火候把握,而把握这个火候的关键在于对中西文化不同特质的理解。这就需要我们相应的学术研究的支持。
在研究中首先应该寻找中西传统艺术的根脉,做一下中西艺术的比较,我们可以通过中国汉代卜千秋墓室壁画与古罗马庞贝城秘仪庄壁画造型风格的比较来揭示形式表象背后的成因,希望能有窥斑见豹的功效。卜千秋墓室壁画描绘的是引魂升天、吉祥永生以及镇墓辟邪三大内容。古罗马庞贝城秘仪庄壁画的《狄俄倪索斯秘仪图》,所画内容是一种秘密的宗教团体仪式。两者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1、创作时间相近:卜千秋墓是西汉昭宣时期(公元前86——公元前49);庞贝古城壁画为公元前一世纪中叶。2、有相同的创作媒介:壁画。3、都可归入神话类题材。通过两者的具体形态解析,我们不难看出,汉代绘画的画面各部分往往用相应的变形来适合整体结构的功能性,着重点在全幅的节奏生命而不沾滞于个体形象的刻画,重“气韵”,然而,古希腊罗马却强调以部分的实体性来组成整体,并且在构成整体的过程中并不受到损害,忠实地观察和描绘视觉对象,再现自然,重“摹仿”。宗白华先生在谈及中西绘画的差异时说过:“中国画既以‘气韵生动即‘生命的律动为终始的对象,而以笔法取物之骨气,所谓‘骨法用笔为绘画的手段,于是晋谢赫的六法以‘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之模仿自然,及“经营位置”之研究和谐、秩序、比例、匀称等问题列在三四等地位。然而这‘模仿自然及‘形式美,(即和谐、比例等)却系占据西洋美学思想发展之中心的二大中心问题。希腊艺术理论尤不能越此范围。”[1]‘气的生命精神的属性和化生万物的功能为古代艺术论提供了一种表述审美理想与艺术创作机制的方式。“气韵生动”为“六法”之首,它不重实体性意义,而是一种生命动态的功能性描述。“六法”的提出其实是对汉代以来的艺术实践的一个理论概括和总结。[2]
汉代人习惯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着重事物的整体功能性,而不是它的实体与元素。然而,古希腊罗马重摹仿,体现在审美活动和艺术创造中,就必然注重忠实地观察和描绘视觉对象,再现自然。所以,西方传统审美文化对艺术的要求往往偏重于再现性、逼真性与精确性。这种艺术的审美取向取决于希腊人科学实证的求真思维,从而导致理性原则与科学分析的方法普遍地运用到艺术创作之中,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希腊艺术家实验、计算、分析,以获取最佳人体尺寸和比例关系了。
总之,只有将中西艺术形式背后的审美文化根源弄清,才能更加明晰地指导我们把握中西间的砝码到底停在何处,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与把握,每个人心中也都有着自己的一杆秤,这也正是绘画艺术的魅力所在。
中国画教学与创作中,在认清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守住本民族文化的底线尤为重要,只有将西画的优势在确保不失中国画气息与品格的前提下巧妙地融入进去,才能使中国画更加丰富与充实,使“气韵”更加“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