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兴趣”的引领下,提升数学学习效率
2015-05-30张丽岩
张丽岩
【摘要】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兴趣对人的学习具有重大意义,它可以推动人去寻找新知,激发人去用心学习;兴趣越浓,注意力就越集中越稳定.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使大脑产生优势兴奋中心,表现为注意力集中,记忆深刻,思维敏锐,从而达到优良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兴趣;情境;问题;动力;评价;效率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这是《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课程的总目标之一. 只要学生能喜欢上数学,就能学好数学.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可以有效地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 怎样做才能激发并保持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巧创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的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 这句话明确告诉我们: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好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扣门栓,那么,怎样才能扣响这第一道门呢?一次班队会活动给了我很大的启示,那节班队课是让学生来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国内外新闻,我发现当同学上来展示的是国外的新闻,同学们的情绪就比较平淡,当展示的是我国、我省的新闻,同学们的热情就高涨了一些,可当同学上来展示的是我市、我区、我校的新闻时,同学们那热情劲儿就压都压不下去了……这使我深深体会到了:学生对自己较为熟悉的生活情境最感兴趣. 因此,我在创设数学学习情境时,总是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力争从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中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四边形”一课时,我就利用课件把同学们最熟悉的本校校园环境作为情境背景,让学生在这个熟知的情境中找认识的图形. 熟悉的环境调动起了学习的热情,他们积极地进行寻找和发现,就连平时最不爱回答问题的孩子也高举着小手想回答问题,我紧紧抓住这个时机适时引导:“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图形,看来图形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可太大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图形好不好?”就这样顺其自然地揭示了课题,顺理成章地展开了探究新知的活动……就这样,生活与数学知识得到了有效的联系,数学与学生亲近了. 教学实践证明,数学教学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巧设问题,保持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当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后,我们就要把握好机会,进一步创设出有趣味、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学生想要解决问题的好胜心理,让学生在“练”中生趣,学生内在产生的兴趣,会成为学生自身学习数学的需要,引领学生进入“学中做、做中学”的环节,使学习热情和兴趣能较长久地保持下来,把学习数学的兴趣转化为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在这个学习环节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进行探究活动的材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通过对要研究的问题进行猜测、探究、发现、讨论得出探究的初步结果,并能用语言叙述出来,最后达成共识,形成结论. 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引导学生探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和谁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时,教师为每一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纸箱,里面装了白色和黄色两种不同颜色和不同数量的球,上面留有一个只容学生的手进出的洞. 一开始,教师拿起箱子,说明里面有两种颜色的球,师提出:现在老师想从里面摸出一个球,你们猜一猜老师摸出的球会是什么颜色的呢?有的学生猜白色,有的学生猜黄色,这时有一名同学发表见解说:如果箱子里的白球多就可能是白球,如果黄球多就可能是黄球……孩子的表达虽然不完整,但已把他的观点表述清楚. 老师立刻抓住这有价值的表述,把它推向全班,引导学生进行验证——“你同意跃鹏同学的这个观点吗?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呢?”经过同学们的商讨,最后决定要亲自摸摸看,这时我让每一个学习小组领回一个箱子,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后,实验开始了……经过亲身实践,对实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再加上各小组成果的介绍和交流,结论便清晰地呈现在了同学们的面前. 接下来相关练习的反馈证明:学生对这个知识已有了明确的认识. 由于有了成功的体验,热情得以延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得以充分调动,在学习中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得以充分激发,并能够长久地保持,成为一种内在的学习驱动力.
三、巧用评价,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程主张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旨在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行为,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它是促进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助推器. 因此,我十分重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并在评价方面作出以下尝试:
1. 注重语言的激励和评价
在教学中我充分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 如:你的表达能力非常棒!你的知识面真丰富!你的解法特别有创意!等等. 激励性的语言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同时也为同学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这种行为还能促进师生间的融洽与友谊,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当然,表扬和激励都要实事求是,要及时,富有针对性,否则,也就失去了上述效果了.
2. 注重学习行为的评价
在关注学生学习情感与态度的同时,我也十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变化与发展的评价,这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 如:(1)我尝试使用了集星卡. 在班级黑板的一角开辟出一块集星卡,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记录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发言、倾听、守纪的情况,再根据学生获得星的数量给予奖励. 奖励的方式是多元化的,有时是物品,有时是带领他们进行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比如去老师家一起包水饺这种学生特别感兴趣而又可以令孩子记忆深刻的活动方式. 这种评价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集中了许多,提高了课堂听课实效,还能利用集体(小组)的力量增强对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的约束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在家长开放日的时候,集星卡就是对学生这段时间内学习情况最有力的证明,这既让学习行为较好的同学在家长面前体验到成就感与自豪感的美妙,也给表现不太好的学生以鞭策和激励,推动他们严格要求自己,争取优异的表现. (2)其间还尝试采用了“八二开”学习评价法.即把原有的卷面成绩由原来的100%降至80%,这样可以较充分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双基较为薄弱的学生可以另外的20%的分数来缩小差距,而双基较扎实的学生要取得优异的成绩,还要加上平时的积累,为学生全面发展埋下伏笔. 它是建立在“集星卡”的评价方式基础之上的,可以说是对前者的延伸和拓展. 这多种的评价方式对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初步尝试以上做法,我在教学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兴趣”的引领下,学生课堂上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了,学习的效率和成果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课堂教学模式多种多样,我认为只要能激发并保持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全面、主动、富有个性地发展的教学模式我们都可以大胆地尝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喜欢上数学这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