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学校模具专业教学改革的初探
2015-05-30唐文成
唐文成
摘 要:从目前中职学校模具专业的现状进行探讨分析,然后进一步研究分析中职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并且提出了改革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建议。探索中职学校模具专业教学的新模式,旨在加快该专业的建设和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并为其增加吸引力。
关键词:中职学校;模具专业;教学改革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模具行业的快速发展,大部分模具已经属于高新技术一类,但相关的模具从业人员仍然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佳的情况,导致无法适应模具行业的发展需求。目前我国对高水平、高素质的模具企业管理人才及技术人员需求量还处在一个紧缺阶段,这就对我国模具行业的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由于我國职业教育的进程仍然滞后于市场需求,故而《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了: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学重点。
一、中职学校模具专业的现状
近几年来,中职学校模具专业的发展,为企业不断地输送了大量的模具人才,但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状况。例如,有些中职学校在当时环境不允许,缺乏开设模具专业的前提下为一己私利去创建相关专业,这注定了学生根本无法学习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从而导致了毕业后因缺乏相关的技术知识而无法顺利就业,更不能胜任相关的技术工作。究其原因有以下五点:(1)一些中职院校贪图利益,为一己私利而设置当前需求量以及生源比较大的专业;(2)严重缺乏师资力量,相关专业教学设备不足配置跟不上,不具备相关的办学条件;(3)模具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合理,教学目标培养方向有偏差;(4)相关课程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缺乏先进的教学案例和教学方法,相关的实验模具有滞后性,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创办专业的要求;(5)学校无法提供专业相对行业的实际生产的相关工作经验,难以满足模具行业对复合型模具人才的要求。
二、改革的具体方法
(一)培养的重点是要有一技之长
创办特色教学模式,科学锁定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增加模具方面的考证内容,督促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后,从而能够更容易地通过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实现学历与职业资格的有机衔接。
(二)建立模块化的知识和技能结构
在中职教育中普遍存在学生动手能力强但文化基础知识相对低下的情况。想要针对这一现象做出改革必须将原来的专业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这种刚性的课程结构转变成为专业通修课模块、文化课模块、选修课模块、实训课程模块、专业课模块组成具有灵活性的课程结构。这样就可以根据个人的能力层次以及知识结构给自己量身打造合适的课程体系,从而达到现实和学习内容的顺利接轨。
(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模具行业的发展和要求,企业需要的是“理论+技能”的综合素质型人才。模具专业的教学应该在提高专业理论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强化实践实训教学环节。实践实训教学环节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环节,以理论为依据,以实践为主,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关于改革的一些建议
对模具专业进行改革,实现新的职业教育模式,在实施上的确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通力合作。为此,从学校角度提出以下建议:
1.培养应用型人才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参与,必须走校企合作的办学路子,由政府制定法律、法规,用立法的形式,保证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支持。
2.要积极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逐步做到与其他高职和中职院校学分互认,教学资源有偿共享。
3.对三年制学时不可限制太多,应因专业而异。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三年制教学计划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时偏紧,应该增加学时。
当前模具行业发展迅速,新技术的发展,模具材料的变革,对模具专业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中等职业学校也应该与时俱进,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应该充分融合企业文化,根据行业要求来进行专业实训和实践。
参考文献:
卢玉宏.中职学校模具专业实习教学改革浅谈[J].职业,2011(29).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