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叙述
2015-05-30阿农
阿农
知乎上有句话:一个优秀的人,是可以带给身边人温暖和力量的,他的优秀不仅仅是为了照亮自己,也是为了照亮他人前行的路。
去除公的因素,我更偏好挖掘作者邹鹏辉“私”的成分,这是作者去除身份光环之下最真实的象征,也是最自然的感情流露。比如眼前名為《心远》的(作者邹鹏辉)这本书,串联了他离家求学、奉献军戎、转业地方种种轨迹,倾诉了作者内心大爱无声、大音若希的自然真情,饱含着国家情、爱情、亲情、友情作用下的种种积极、热情与感动,可以说充满了时代发展的正能量。但我更希望从他最“私我”的部分去读它,这样似乎才能拨开文字的面纱,进入最内里的隐秘叙述。
他从赣西北的牧歌山村一路出发,走过漫漫大漠军戎,走过南京巍巍学府,走过风雨大洋航天路,走过别样繁华大都市,走过异常活跃江阴小城市。多少次,当他独自望向窗外城市的夜景,远处的光亮点燃了他的心;多少次,当他伏案书写着动人的文字,远方的亲人湿润了他的眼。关于他远行从戎,关于航天路,关于大漠孤烟,关于远方的家,我想他魂牵梦萦的还是老家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甩着尾巴吃草的老黄牛、打了无数次水的那口小水井以及那些远去的童年伙伴吧。这是无法化解的他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从《农村父亲》、《农村母亲》、《回乡偶感》等篇章可以看到,对父母的愧疚、对老家的伤怀,一草一木,如甜如涩。也许正是“情感的干粮”支撑着他走向大漠、大洋以及曾经未知的长长的路。正如他所说,真正感动人的,不是思想的渲染,而是执着的勇气。回望那淳朴丰富的使命,虔诚注望的生活,笃定前行的脚步,肃穆修行的时光,时时充溢,在心头蔓延。我相信,这是他几十年远行的过滤和沉淀,也是他几十年思考的精华所在,字里行间,依稀能读懂他的成长之路。
记得他在《生命的灵魂》中写道:我仍然喜欢沉浸在怀旧抚今的情节里,看人们复杂的表情,读自己内心的独白,倾听社会前行的号角,心如大海里的一叶小舟,陆地行人依然如梭,大洋涌涛依然磅礴,一章又一章故事总是脆弱泪下,灵魂就在个没有声张的故事中呐喊,在这个不曾孤独的故事中承诺。也许,只有当灵魂进入极乐世界的那一刹那,生命才会以恒变不息的形态展现永恒。
想起一个小细节,有次饭后和他谈起我老家,那个带着中国特色江南小镇的邻里趣事,一瞬间甚至有了拍一部第六代导演式的原生态电影的欲望,关于人性、农事、利益与八卦。记得那天,邹鹏辉跟我讲起了老家的一个姑娘,生得很美,初中毕业便早早地辍学,传出这样那样让人鄙弃的事迹,那时候他上大学暑假回家,坐在窗前看书写字,这个姑娘就常去他家串门,一言不发地专注着他看书写字。他说那时候他年轻,却不善交流,但也能深深体会到她对外面世界的无限向往与艳羡,她通过这样笨拙的方式,与大都市回来的他对话,与外面很大却未知的世界联结在一起。当时我就想:也许每一个人都渴望出发,只是囿于现实,所以看起来麻木。
心有多远,路就有多远。邹鹏辉是个执着且付诸于行动的人,他走过很多地方,交过很多朋友,每每对生活的举重若轻,背后却是经历了太多沉重与付出。岁月和经历给他留下了人生的厚重印记与独特感悟。平时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把我的经验告诉你们,就是为了让你们少走弯路。《心远》一书体现的不仅是一种懂得生命要义的情怀,更是一种感怀天下的格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