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维度审视法治中国建设进程
2015-05-30王芳
王芳
[摘要]法治是一个国家治理的根本形式。影响中国法制化建设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政治因素是最直接的影响。必须增强社会主义的理念培养,不断完善国家的治理制度,提升国家的现代化水平,打造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相结合的模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
[关键词]法治建设;历史进程;历史角度
[DOI] 10.13939/j.cnki.zgsc.2015.22.111
1 回顾中国法治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能够走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中,主要是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首先,1949年10月1日到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在这个过程中制定了一些法律和法令,为了加强国家的政权,社会的秩序。在1954年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包括后来的法律条款,都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与自由和经济制度。制定了国家法制的基本原则,奠定了中国的法治建设。其次,在八大召开后到“文化大革命”的开始,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实现,中国开始迈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八大的提出,让社会主义中国展现了一片好景象。当然在此期间,由于反右运动的扩张,让新中国的法制建设走下坡路,法治观念不被肯定。后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和法制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十年之间,人民代表大会不能召开,需要停止,整个国家陷入了动乱状态。然而,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下发生了转变,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后,多数人都认识到了,一个国家需要稳定,安居乐业,必须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抓起。达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根据这一时期相关法律的颁布,使我国法治建设进入了新时期。
从1993年以后,中国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为法治建设打下了坚定的经济基础,1994年国家领导听了一系列关于依法治国于实践问题的专家讲座。1996年2月8日下午,第三次法治讲座在南海召开,这次讲座的意义极其远大。在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讲“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方略写入了法修正案。在党的十六大召开后,更加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治更加的完整,也全面落实了依法治国的战略。从这些历史进程发现,走过的是一条人治到法治的路。
2 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启程
法治作为一种文明制度的范畴,需要和一个国家的国情结合在一起的,自从和改革开放几十年一来,在做好法治的过程中,始终不能忘记要追求符合国家的法治文明。后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指出:“民主、靠法制,并向人民保证,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是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于法律之上的特权。”经过鸦片战争不断侵略,西方国家的文化也在间接的抨击着中国传统、落后的文化,同时,也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以各种手段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些不平等的条约,让中国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带来了沉痛的打击和耻辱。只因为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性,是因为,两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有、体系有差异,对此才会产生这样的纠葛,巨大地影响着中西方的同上合作,只是单单一种形式维持着。这是观念差异带来的后果,导致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中西方的生活观念、法律道德观念也不同,引发着各种事件的发生。当然,从不同的方向来看,有利有弊,两次的鸦片战争让中国发生的扭转。因此,我们对西方的法制文化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和了解,为中国的法制建设打下了基础条件,不仅仅要靠文化,还需要经济、政治的配合。当然。也需要清醒的认识到在长期的法制之下,我国开始了法制的调整。在1979午3月到6月底,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像全国人大提出了刑法、刑事诉讼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第七部法律草案,标志着我国立法T作中断了二十多年后重新恢复并取得重大突破。再加上十一届三中全会,整个国家的法制建设步入了正式的轨道。
3 对三十年的实践认知
(1)强化党的领导。回顾历史,改革开放一来我国的法治文明的建设之路,获得了一些对实践的认知,这不仅是对走过道路的认知,同时,也是未来发展需要走的路。首先,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建设,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使命,是想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基本保障。因此,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只要将这三者结合在一起就充分体现了我国的法治文明建设。
(2)坚持依法治国。回首历史,经历了人治到法治,走过了太多的路,从封建社会到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从"制"到"治",走到了今天,这是艰难的一步。然而,法治建设不仅要有法可依,而且还需要符合当下的时代精神,建立在民主之上,要清楚知道法治需要保障人人平等。通过一系列的法治改变了中国以前的旧面貌,同时,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它也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3)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众所周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是国家的方略和社会的共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就不断的呈现上升趋势,也取得了显耀的成就。但是如何保持这种趋势,需要我们考虑。根据经验,我们需要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革开放,所以法治是不能遗漏的。根据1997年9月12日,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不管什么,这都是来自人民的心声,一切都是为了人民,法治不仅是党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更是人民的需要。
4 结论
法治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也会促使人的发展,党在十五大提出,需要将依法治国作为基本的治国方略。然而,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以人为本,在法治的基础之上保障人的自由和谐发展。因此,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利用健全的法律制度为人民提供自由发展的保障。更加全面的了解中国的法治,不仅需要知道中国法治给我们带来的优势,还需要了解中国法治给我们带来的弊端和局限性。中国也应该建立在实践的过程中,更深的方面将法治建设目标成为自己国家的状态体现的文明,不断的完善,而实践才是能够不断推动法治中国建设的根本。最后,还需要把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变成建设制度文明的目标,这样才能推动中国法制化建设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