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2015-05-30何斌
何斌
摘 要:不同时代的人们,均在特定时代背景下背负着当前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和责任,所处时代不同,自然也就担负着不同内涵的责任。创新是最能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加强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国家教育对高校提出的一大要求,同时也是高校教育面临着的重大挑战。故而,高校该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其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中国属于人口大国,同时更是发展中基础较为薄弱的国家。重视人才智力、知识与创新能力的教育,是目前中国加快经济建设、使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是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场所之一,其办学宗旨即培养学生成长为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本文将针对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探讨关于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问题
1.创新实践条件不足
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创新动机,有基本的创新意识,希望通过学习产生新理论和思想,并积极找寻行之有效的新学习方法。不过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懒惰,他们不愿充分利用学校有效资源,制造创新实践条件,故难以精准把握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常常被局限在课文知识中。加上部分大学生面薄,羞于去请教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同学,对相关学科知识迁移重视度不够等,最终导致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进步被制约。
2.创新性思维方式缺乏
经过长期学习后,大学生累积到大量知识和经验,逐渐丰富了自身想象,思维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和思维敏捷度有着显著的提高。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虽然大学生累积下不少知识经验,可知识面较窄,学科间的整合不合理,造成大学生单一的、直线式的思维方式,导致他们无法全面灵活地进行思考。
二、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措施
1.更新教育观念
传统教育模式过分强调知识的理论性和重要性,忽略淡化了学生的实际兴趣,以及终身学习、学习思维与创造性之间的联系性。传统教育模式下几乎不存在启发式教学,多以满堂灌教学为主,学科间交叉融合达不到足够的力度与深度。因此,要培养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转变教育观念是必然的选择。教育观念可指导统率教学,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势必是新型教育理念下的产物,当前教学中遇到的任何困难,都与教师陈旧的教育理念相关,无论是何时的教学改革,均源自于新旧教育理念的斗争。转变教育理念对推动课程改革起着促进性作用,而转变教育观念则体现在管理制度及具体行为转变上。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对身边熟悉现象的观察,探究事物内在本质,分析其中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与实践能力。
2.建立保障机制
创新能力是基于良好素质和深厚基础知识之上的,若掌握的专业知识仅是某单一学科的,将很难实现创新。由此,更新大学生基础教育内涵,加强外延拓展并构建合理课程体系,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必然需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第一步,必修课坚持少而精的原则设置,帮助学生为日后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第二步, 创造相应条件,并不断开设具创造特性的课程,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加强;最后,调整并适当增加选修课,尽可能允许学生选修课程时跨学科,跨系或跨校,让学生以主学科为中心,进行高强度综合性的跨学科训练。如此一来,在优化学生知识结构的同时,更为学生准备好选择深造专业的条件,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兴趣,达到学有所长,提高创新积极性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丰富学生信息获取渠道,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学科发展前沿的机会,了解更多最新科技信息,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掌握未来发展变化的规律。
3.创新学分制
为促使大学生积极进行科技创新,进而培养其创新能力,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均尝试着推行科技创新学分制。实践教学证明,科技创新学分制的确能起到促进作用。不过,由于大部分高校将其视为拓展学分,使得学生认为这对今后深造或毕业并无影响,无非就是锦上添花的一笔,对学生的约束力并不大。故要真正使得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培养,需要积极进行科技创新活动,还需要高校将创新设置为必选课,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必须修满16或是32学时,并坚持动手实践,通过制作创新作品来获取相应的学分。借由学分制加深学生对创新的认识,为将来就业增加关键性的砝码。
三、总结
综上所述,人才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便可完成,它是一项重要且长周期的工作,特别是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增强民族竞争力、提高全民素质有着直接影响,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涉及课程体系、学分制、教育观念等内容,且这些方面相互制约、联系。故而,高校还应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益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海霖.关于当前环境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2014(06): 195.
[2]朱忠喜,张迎进,夏宏南,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01):104—105.
(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