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诵读,语感,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2015-05-30娄丹枫

求知导刊 2015年23期
关键词:思量语感读书

娄丹枫

诵读是古代私塾的主要活动。清代,杭州城内著名的宗文义塾在条规上要求学生:“每日读生书,诵读百遍。” 国学大师南怀瑾老先生这样描写私塾: “一群乌鸦噪晚风,诸生喊破好喉咙。”可见当时学生诵读的光景了。

在古代,诵读既是一种读书方法,又是一种教学方法,它的精髓是:熟读精思,口诵心惟。关键性的要求便是反复思考或涵咏。朱熹这样说:“读书之法,读一遍了,又思量一遍;思量一遍, 又读一遍;读诵者,所以助其思量,常教此心在上面流转。若只是口里读,心里不思量,看如何也记不仔细。”

语感是一种感觉,一种语言能力,只有在长期对语言的感知领悟和语言运用中才能形成。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化而成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宝贵的一种境界。”这里所说的“理智地了解”“亲切地体会”,便是语感形成和强化的结果,语感形成的过程是一种“不知不觉之间”言语活动过程。叶圣陶先生不仅最早提出了语感,而且也为语感的培养找到了最可行的方法,那就是诵读。诵读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多次反复,把语言的含义和情味固定在大脑中,使大脑皮层细胞之间形成固定的联系,最后出现技能化、自动化,即有意积累,无意得之,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不知不觉间实现飞跃。

然而现在的语文课堂,学生诵读的工夫太少,大多数时候,老师只是要求学生把课文读一遍。其实,许多学生只是默读,或简单看一遍,然后老师就开始滔滔不绝、眉飞色舞地讲开了。长此以往,学生越来越懒得开口。

复旦大学附中的特级教师黄玉峰老师被誉为语文教育界的“叛徒”,他在20世纪90年代就写过一篇七千多字的文章《还我朗朗读书声》。他认为,语文教育的根本失误在“不读书”,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还我朗朗读书声”。也就是说,把学生带到语言的海洋中去,带他们游泳,让他们自己弄潮击水,学会游泳。他特别欣赏“三味书屋”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读,老师也在读。这个方法可以用一句现成的话来说,那就是:正本清源,返璞归真,走向传统。

学生的语感好不好,从他的文章中就可以看出来。这几年,不断有朋友同事让我给他们的孩子看作文。 印象最深的是我女儿小学数学老师的孩子的作文。乍一看,书写认真,卷面清洁,老师的打分很高。但仔细读下去,几乎没有一句话是通顺明白的,那是一种莫名其妙的表达。批改的时候,我一句一句读给她们母女二人听,边读边改,她妈妈的眉毛很快就拧成了一个疙瘩。“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意不清楚说明你的思维就是模糊的。我问:“小悦,你小学上语文课读书吗?朗读吗?”孩子摇头,妈妈说:“语文、外语从来只是看,不愿出声。”好了,这就是问题的症结了。良好的语感根本就没有培养起来,只是默读和浏览是学不好语言的。

培养语感所要诵读的材料要精心选择。众所周知,优秀诗文是经过大浪淘沙留下来的具有永恒的价值和魅力的文字精华。虽然从时间上来说,这些作品产生的时代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但是这些作品都是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典型性认识,典型意味着具有普遍性意义。因此,它们并不因为时代的距离而隔膜,而是一直焕发着生命的活力。

通过多种诵读方式,让学生频频接触优美诗文,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境界,让语感能力潜滋暗长。久而久之,从经典诗文中获得的一流的语言材料会在学生的日常言语活动中焕发出无限生机和活力,这样就获得了上乘的语感。

十三岁以前是儿童记忆学习的黄金时期,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更是儿童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从小教导儿童诵读经典,不仅符合儿童学习的天性,而且还会奠定一生的优雅人格的基础。

女儿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我要求她每天早晨朗读十分钟。周六、周日和寒暑假,基本上每天上午读语文、英语各四十分钟。这两门学科她一直很少做书面作业。学习任何一门语言的方法都是一样的。我给她选择的诵读材料都是古今中外名家名篇,古代作品居多。英语除了一套“三级浪”的自编教材外,还读了“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一、二、三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专英语教材一套,另外《新概念英语》一、二、三册在初中毕业之前也反复读了几遍。这两门学科理所当然地成了她的绝对强项。

女儿总是很不明白为什么有同学语文外语会“瘸腿”,这正是:方法用对,事半功倍;方法不对,受苦受累!大道至简,说的就是这情景。

现在回想起来,总觉得女儿在小学初中时读的东西还是太少,尤其是四年级之前的时间简直是荒废掉了。孩子也经常偷懒,因为学校里没有这项要求。

所以,我们呼吁教育自救,家长必须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习,不能让孩子把大好的时光浪费在大量的语法练习、填空练习等题目上。

让语文和外语这些语言类科目回归文本,让孩子们大量读书,大声读书;读好书,读经典,让阅读、诵读之风盛行,让校园再现“一群乌鸦噪晚风,诸生喊破好喉咙”之光景!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

猜你喜欢

思量语感读书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豪放之后益思量——论苏轼离别词对悲感的超越
秋夜小酌
我们一起读书吧
知福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