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2015-05-30胡燕
胡燕
[摘 要]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实践操作能力、了解世贸组织规则的综合性人才。而独立学院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贸易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本文从实践教学体系、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的建设、完善的教学设备及实习基地的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教学
10. 13939/j. cnki. zgsc. 2015. 28. 190
目前,全国已有多所独立学院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但质量良莠不齐,部分学院陷入了高调招生、低调就业的困境。作为适应市场需求而存在的学校,独立学院普遍地把培养应用综合型人才作为办学目标。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而言,独立学院应该制定合理的教育定位,结合母校优势与社会需求,确保教学质量,培养一批批具有专业特色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
1 建立科学规范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应有别于一般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以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切入点,全面优化理论知识培养体系。确立“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人才培养教育理念,强化外贸专业英语、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课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结算、国际金融等重点课程和实践教育课程。二是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思路是:以构建学生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切入点,改革课程教学改革,全面优化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社会实践和调研、校内实验室实习、外贸企业实习、毕业系统实习的“四位一体”的实习体系,改变“放羊式”的实习模式,由教师、校外兼职导师带头指导,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就业和创业能力为目标、跨文化沟通能力。三是专业素质养成和创新创业素质培训体系。以全过程系列特色课程与平台建设为切入点,全面优化专业素质养成和创业素质培训体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就业为目标,完成国贸学生对岗位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具备该岗位的专业技能。
2 确立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工、证、学相结合)
依据当前涉外企业人才需求岗位要求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公司对外贸业务者的从业资格证的要求是严格的,而且越来越专业化、具体化,外贸工作岗位都有相对应的从业资格证,用人单位一般都要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否则一般不予聘用。这刚好为地方学院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培养市场所需要的人才关键要以工作为目标,以证书为桥梁,以教学为途径,以工作定证书,以证书定学习内容,工、证、学相整合。
2. 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工作必备技能与能力
表1 技能与能力
2. 2 国贸专业相关证书
目前很多外贸企业招聘时都期望新员工拥有专门的职业上岗证书,如报关员水平测试证、报检员水平测试证、跟单员资格证、国际货代员资格证等。因此,可以通过开展执业资格考试的培训来增加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增加其就业资本。
从表2可以得出,不同的岗位都需要不同的从业证书,学院可以根据不同的证书对学生进行有规划的职业指导。
表2 外贸工作岗位证书要求
2. 3 国贸专业主要课程建立
国贸专业实践类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包括“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单证”、“国际结算”、“进出口报关实务”、“外贸英语函电”等国际贸易专业的传统实践类课程,也包括根据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实际形势变化而新开设的实践类课程,如“WTO法规与案例”、“世界经济概论”、“国际企业管理”等课程。这些实践课程的建设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开展好坏,决定了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3 加强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丰富的实践操作能力保障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学院应该时刻按照坚持高学历加高技能的原则,在注重“双师”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下,组建一批实力派的师资队伍。并努力开展各种技术培训的活动,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实力。一是引导教师树立“适度基础理论,牢固专业知识,突出实践能力”的教育理念;二是使教师不断更新的环境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三是有计划地选拔部分教师出国深造,学习国际通行的做法,通过进修、到企业实践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四是借鉴发达国家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成功做法,聘请外贸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一支稳定的校外兼职师资队伍;五是新引进的专业教师必须有半年以上的企业外贸实践经验,可以考虑先到企业挂职,以增强实战能力。
4 建立完善的教学配套设备,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是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是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的唯一途径,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重要保证。因此,学院应该建立完善的教学配套设备,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首先,学院要不断招商引资,完善教学设施,为学生走出去打好基础;其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力度,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学生在实习基地的实践学习,在岗服务,以及资深工作者的进一步指导,为毕业打下夯实的基础。实习基地应该建立专业的培训机制,对学生进行定期的专业技能检测,同时基地更应该完善自身的设备。学校要对学生的实习成绩进行跟踪了解;要利用自身的社会关系,如招聘单位和校友等,与优秀企业建立稳固长久的合作关系,与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立志为企业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让企业不断地注入新的血液,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王亚新.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综述[J].管理学刊,2010(6).
[2]许海清. 改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2).
[3]袁莉.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创新素质培养模式探析——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