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2015-05-30孙占伟

中国市场 2015年28期
关键词: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实践

孙占伟

[摘 要]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急剧膨胀,但旅游人才的供给和培训却相对滞后,旅游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旅游企业面临着高速发展中的人才瓶颈问题。这为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创新;实践

10. 13939/j. cnki. zgsc. 2015. 28. 176

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与企业的交流和讨论,我们强烈感受到社会对旅游类应用型人才的强烈需求,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与市场所需求的人才之间还存在差距。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仅势在必行,而且非常迫切。自2010年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工作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与实践。

1 以行业为先导,设置调整专业,培养适销对路人才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壮大,新的岗位需求不断出现。我们将适时组织教师及企业人员共同参加人才需求调研、超前预测分析工作。根据岗位需求情况,设置或调整专业,确保所培养的毕业生符合行业需求。

2 以能力为本位、素质为基础,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方案的制订中贯彻适应性、整体性的质量观。在企业提供岗位需求的基础上,由我教研室教师与企业精英、行业专家等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通过分析岗位(群)对知识、能力、素质等基本要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3 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设置的调整思路

3. 1 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加强公共课与职业技能课程体系建设

旅游应用型人才是本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在构建公共课和职业技能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时,我们始终坚持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原则,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必需、够用。在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重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时代性,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突出“政治育人”,体现教学内容的综合化,让学生掌握足够的、较为深厚的政治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在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改变原来单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健全人格,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3. 2 努力构建“职业能力本位”的职业技能课程体系

职业技能课程改革是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从满足旅游业对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的需求出发,分析其职业能力结构,构建该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体系。首先,按其职业能力结构设置课程模块。我们根据国家关于高职高专发展规划的要求,大力革新教育观念,在职业技能课程设置上,努力摆脱一般本科院校“学科本位”的课程设置思想的束缚,建立以旅游管理“职业能力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确定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导游业务、导游基础、景点导游等课程为本专业的主干课程。

3. 3 以突出专业特色为重点,加强实践课程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针对原来基础课程设置过多、课时量偏大,为了突出学生的专业特色,强化实践技能训练,在课程体系调整中,增加了实践课程的教学时数。为了让学生适应在岗位群内可转换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就必须增强实践技能课程的通用性,培养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继续学习的能力。与此同时,联系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3. 4 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改革力度大,现代技术含量高

形成了特色明显的实用性的教学内容新体系。通过广泛的现场调研及专家论证,确定了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专项能力要素,并以此为基础对课程进行了重组或新开课程,多门主干课程(旅行社经营实务、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心理学、旅游服务礼仪、客源国概况、旅游概论、旅游经济学、酒店服务技能)已进行了重组或整合,特色明显、效果好。此外,还重点对《导游业务》和《导游基础》两门课程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将实际应用与导游员考试的内容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增加了课程的可学性。

3. 5 优化教学方法,加大再造力度

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极其丰富的旅游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必须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废除注入式的满堂灌,推行互动式、研讨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独立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由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教育与能力的训练,使学生通过教学不仅能掌握系统的旅游知识,而且还能获得独立思考与更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要积极探索适合旅游专业学生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专题研究法、模拟课、社会实践等。

3. 6 培养综合素质,加强创新意识

保持旅游业持续可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旅游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具备良好的职业意识、扎实的专业理论、娴熟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的学生才能够有条件在旅游企业中充分施展才能。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意识,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服务意识,注意仪容仪表,说话文明礼貌,培养吃苦耐劳的品德和较强的组织纪律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因为旅游经济是特色经济,没有特色,就不可能吸引游客。因此,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必须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掌握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拓宽新市场、服务再创新的素质。

4 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

高素质的旅游专业教师是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的保证,是旅游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就必须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优秀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应该是“双师型”的专业教师,既能熟练准确传授课程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能力。

旅游业是一个服务性行业,旅游专业教师的良好职业意识及道德素质结构是必备的,它包括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良好的劳动观念和服务意识。旅游业易受到国内外环境影响这一特点,相应地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和很强的应变能力,从事旅游专业教学的教师更需培养这种能力,加强旅游专业教师的角色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采用多种形式培养专业师资;鼓励教师参加并取得国家旅游局或国家劳动部门组织的各种资格证书或服务操作技术证书;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现代教学手段,扩大师资培养的规模;鼓励教师参与旅游经营部门中高级管理工作并能担任部门经理以上职务,以提高旅游专业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5 实践教学硬件建设与项目开发

按照与企业技术同步的原则,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设计实验室、实训中心,所开发的项目重在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另外,要进一步加强校内模拟景点导游实训室的建设,并努力实现将2~3个有影响力的旅游景区、景点开辟为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既利于本专业学生实训,又利于对社会服务,一举两得。

我们的思路是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训室与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刻的改革。逐步形成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依据,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符合旅游业要求的专业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娜. 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3(20).

[2]刘金锋,程宇.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价值工程,2014(4).

[3]刘颂书. 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价值工程,2014(24).

猜你喜欢

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实践
一种旅游管理教学板的设计
旅游管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