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影响

2015-05-30贾玉武

2015年3期
关键词:中国化改革开放

贾玉武

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社会基本经济规律的高度概括,为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所迎来的经济发展黄金期,更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成为必然,在吸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上,我国已经走出了一条正确的经济发展之道。本文在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中存在的问题,做出思考与剖析,深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对我国改革开放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改革开放

一、引言

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每一阶段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总少不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特别是我国改革開放30余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伟大创举,其理论依据,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理论,其精髓已经被实践所证明。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成为历史的必然,我国在吸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与实践实际,开创了一条适合我国发展的正确道路。未来很长时间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趋势还会深化,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各项成就,依然会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产物。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我国经济发展

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体现于社会发展变迁之中,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衍进,其实质就是经济规律对不同时期经济活动指导作用的表现。经济规律隐含于这五种生产关系的运动之中,是在特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运行和发挥作用的,并随着这些经济条件的消亡而改变其外在形式。虽然经济规律存在于不同形态的社会之中,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本质并未发生改变,具体形式的差异主要在于不同阶级对发现和利用经济规律的程度和态度是不相同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深刻阐释了五种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由表及里,透过经济现象去发现具有本质特征的经济规律,揭示社会主体的经济关系(周文和朱富强,2010),高度概括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由此设计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其理论中国化对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项经济成就,都是我国广大群众用劳动创造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是社会价值创造的源泉,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现阶段所坚持的按劳分配这项基本分配制度,就是对坚持劳动价值论最有力的证明。同时,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方式,承认资本等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资本是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资本为技术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本支撑,是连接劳动者和其他生产资料的纽带,也是解决劳动者和非劳动者对于劳动成果占有、归属矛盾的基础工具。剩余价值理论能够解释我国现阶段许多特殊的经济现象,对于外界释疑这些经济现象具有重要的作用(赵玉琳,2009)。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与我国改革开放

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具体经济学理论是否迎合而改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客观地解释了经济规律,触动了资本主义社会一直回避的基本矛盾以及社会经济冲突、资本家剥削劳动工人等事实,许多西方国家一直难以接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张俊山,2009)。经济学理论是在探讨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解释社会经济现象,是在不断创新与发展的,不能因为不迎合现阶段社会统治的需要,就遭到排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特别是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中国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改革开放至今已有30余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最典型的时间段,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思想精髓和特征是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理论指导,而且也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具有演化特征,这一特征使我国经济实际情况能够较好地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相融合,深刻的演化内涵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和生命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指明了大方向。调动社会一切可调动的资源,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人类的创造力,在创新中失败、在失败中总结,在总结中进步,虽然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但改革开放的前途是光明的、可期待的。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济思想,坚持发展劳动价值学说和剩余价值学说,借鉴苏联的经济体制建设,始终以国家为主导,以公有制为主体,把劳动作为经济成果分配的一个重要依据。改革开发政策,避免了苏联受到西方“休克疗法”影响而解散的危机,是在实践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我国进行了经济改革,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坚持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则,分阶段、分步骤实施经济改革,在改革的同时注重开放,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集中表现。

四、对我国经济改革的思考

回顾整个经济改革的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存在一些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进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新情况,需要在以后的经济发展中加以重视并有效解决(薛宇峰,2009)。结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国际社会大环境和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目标来看,我国进行经济改革、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施改革开放的发展政策,是在积极借鉴马克思主义及其经济学理论精髓,是在结合我国经济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具体体现,但这不意味着我们是在一成不变照搬马克思主义及其经济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我国经济改革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指导,但这些理论只能作为我国经济改革的借鉴,而不能左右我国的经济改革,更不能完全照搬,必须在经济改革中吸收、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精髓,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才是符合我国国情和特色改革道路之举。

第二、现阶段,我国进行的是经济体制改革,不是经济制度改革,必须清楚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基础,无论改革中采用何种手段,都必须坚持基本的经济制度不变,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经济改革政策的一贯性和连续性,避免“休克疗法”式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思想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精髓的吸收,也必须坚持基本制度不改变、不动摇,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否则,科学的理论也会失去生存之基。

第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有效地指导了我国的经济改革,但我国的经济改革还必须深化,政府应该坚持宏观调控职能,适时转变调控手段,放权给市场经济的微观参与主体,合理引导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让多种资源、多种主体参与到社会分配之中。同时,着力解决好一些严峻的社会问题,避免这些严峻的社会问题对我国改革成效与发展成效的影响。(作者单位: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参考文献:

[1]周文,朱富强.论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发展[J].经济学家2010,(12):12~19.

[2]薛宇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流派[J].经济纵横,2009(1):31~40.

[3]赵玉琳.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涵义[J].经济纵横,2009(11):10~15.

[4]张俊山.对经济学中“资源稀缺性”假设的思考:兼论资源配置问题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关系[J].甘肃社会科学,2009,(2):40~46.

猜你喜欢

中国化改革开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圣经》经文中国化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韩国人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