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城乡结构转换和城市化发展
2015-05-30郝丹炀
作者简介:郝丹炀(1994- ),女,汉,河南南阳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2012级本科生,金融学专业。
摘要:发展中国家经济体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是城乡二元结构,由于分工差异不同,以第二、第三产业的城市经济与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农村经济之间存在着组织和经济差异,现代化经济体的发展必须经过城乡结构转换的道路,削弱城乡结构中的二元性成为我国现代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城市化作为城乡结构转换的根本方法,在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迅速,根据2010年中国科学院发表的《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我国城市化率已首次突破50%,但同我国其他的社会经济现象一样,城市化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均、地区性差异等问题,我国的城市化之路任重而道远。本文从我国城乡结构问题说开去,浅析了中国国内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市化发展等问题,对具体问题提出初步建议。
关键词:城乡结构;二元经济结构;城市化
一、城乡结构的概念表现
在我国,城乡结构即城乡二元结构,根据新兴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分工差异角度,一般指以工业生产和服务业生产为主的城市经济和以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是农村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等方面与城市不断进步的生产方式、生活水平等方面之间不对称的组织形式和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第一,城市经济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第二,城市经济中发展机会多、前景好、基础设施条件优厚、教育水平高,而农村地区土地收益低、人口普遍教育程度偏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第三,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大量农村人口、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但由于户籍的限制,使农村人口无法正常地流向城市存在二元户籍制;第四,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从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外贸结构、及区域经济结构均存在巨大差异;第五,城乡二元结构存在地区性差异,例如东南沿海地区因其地理位置优越以及政策性偏向,发展前景良好,农村地区的发展也在逐步提升,城乡差异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
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体而言,重要特征之一即城乡二元结构,是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农业部门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现代化的进程,很大程度上关键就是削弱城乡结构的二元性,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实现城乡结构转换。
实现城乡结构转换可以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由向城市地区转移,提高其就业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并通过人口回流的方式,达到带动农村经济的作用,逐步缩短城乡居民之间的差异。同时由于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地区的转移,农村农业生产效率被提高,在回流过程中,城市经济的工业模式和服务模式被带回农村地区,对农村地区进行改造,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发展,缩小区域之间的差异,促进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趋同。
二、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
(一)城市化的概念和实质
城市化是由农业(第一产业)为主的传统农业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步变化的自然历史过程。是发展中国家转换城乡结构、削弱城乡结构二元性的根本方式。
城市化的特征主要是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第二、三产业比重在产业结构中加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具体表现为:第一,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重不断上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第二,产业结构的转变,随着城市化的逐步推进,原本从事农业(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转向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发生转变,工业与服务业比重增加;第三,城市现代化,城市化过程中不断地提高了居民的消费水平、城市的文明建设、基础建设、科技水平,同时是一个市场扩大的过程,是中产阶级形成并成为主体的过程,是城市现代化程度提高的必经之路;第四,城乡一体化,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回流情况以及城市的集聚效应同时促进着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由城市辐射带动农村发展,从而达到城乡一体化,减少城乡二元差异性;第五,区域性差异,城市化同城乡二元结构本身一样存在地区性差异,东南沿海的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二)我国城市化进程
根据2012年中国科学院发布的《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我国的内地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3%,意味着我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根据《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将新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分为1949-1957年城市化起步发展、1958-1965年城市化曲折发展、1966-1978年城市化停滞发展、1979-1984年城市化恢复发展、1985-1991年城市化稳步发展、1992年至今城市化快速发展等6个阶段。①
早在1952年时我国第一产业占全国GDP比重高达50.5%,城镇人口比重仅占人均GDP的12%,半个世纪的发展演变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化的进程也进入了城镇比重超过50%的崭新阶段。
(三)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二元户籍制度”。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存在着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主要问题,严格的户籍制度在城乡之间构建了不可逾越的鸿沟,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在基本社会福利(如就业、住房、教育等)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在户籍制度的基础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集中,但由于户籍限制,只能做到半城市化,并不能达到完全城市化,这大大降低了消弱城乡结构二元性的效率。
2.产业结构不协调。由于新中国成立后选择了优先重工业的道路,导致我国在城市化过程中过于偏向重工业,而长期忽视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以及第三产业,导致城市化建设中对服务业等以人为本的设施服务建设较为忽略,同时轻工业和第三产业作为劳动力的主要吸纳产业,在相对被弱化的情况下不能很好地吸收由农村前往城市的剩余劳动力,造成城市出现劳动力剩余情况,减缓了城市化的发展。
3.过快的城市化速度和资源的矛盾。为了加快城市数量规模和工业化程度,环境和资源往往被忽略,造成浪费或污染,“先发展还是先保护环境”的问题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地区显得尤为突出。
4.城市病。过快的城市化速度导致城市人口过于密集,基础设施(交通、住房等)规划和供给不完善,城市建设与管理跟不上快速集聚的人口的需求,人口膨胀、交通拥挤、资源短缺、住房紧张等城市病加重了城市的负担。
三、 推进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統筹城乡发展
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结构作为发展中国家面对的突出矛盾,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不得不将其放在首要地位,扶持农村经济和城市化回流等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成为必要。
(二)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根据产业结构偏向重工业的问题,应调整重工业在城市化发展产业结构的比重,大力扶持第三产业和轻工业,引导劳务输出,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和轻工业是解决流向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办法。
(三)缩小地区性差异
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化发展水平均存在地区性差异,应协调区域发展,做到崛起东部、开发西部、振兴东北,做到地区协调发展,增加区域经济的趋同性。
(四)完善城市规划建设
新型城市化建设要求做到以人为本,合理规划城市资源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现代化、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桂新.城市化基本理论与中国城市化的问题及对策[J].人口研究,2012,37(6):43-51.
[2]陈昌兵 张平 刘霞辉 张自然.城市化、产业效率与经济增长[R].06&ZD004 -01.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
[3]肖李春.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理论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研究[J].商业时代,2013(8):22-23.
注解:
①《中科院报告:中国内地城市化率已突破50%》中国新闻网,2012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