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下高校教师师德建设问题的思考

2015-05-30魏晓燕孙斌

2015年3期
关键词:师德建设核心价值观高校教师

魏晓燕 孙斌

作者简介:魏晓燕,女,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公共基础部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孙斌,男,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当代大学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优秀人才的培养,而优秀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师资力量,师资良好与否不仅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水平,更取决于教师的道德修养。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的教师,理应在道德上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而高校更应该注重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新时期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积极探索能够切实解决教师思想道德问题、提高教师道德水平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师德建设

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的教师,往往是社会道德风尚的楷模,引领着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国民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拥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践行者。

一、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现状问题

当前高校教师以高尚的师德和专业的水平获得了社会和学生的认可。不過近年来,高校师德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思潮存在于高校教师队伍中,并继续腐蚀着原本师德良好的高校教师队伍,一些教师变得急功近利,理想和情操在不断上升的实利物欲面前一点点耗尽,道德良知在不尽的诱惑面前逐渐丧失。在从教过程中,少数教师失去了教师应有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与师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背道而驰,造成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受到打击,社会的道德建设陷入僵局。

教师的师德缺失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政治理论修养。部分教师缺乏思想政治观念,不注重对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的学习,不了解社会主义核价值观的内容,政治思想境界不高,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缺失。二是道德品质修养较差。一些教师不能做到为人师表,缺乏良好的道德修养,言行举止有违教师的身份。授课不尽责,考试评分没原则,学术研究弄虚作假,甚至有些教师还沉迷于赌博等消极娱乐生活。三是缺乏敬业精神,不能够全身心投入教学。部分教师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纯粹是为了享乐图利,而并非出于对这一职业的热爱或者是献身教育事业的决心,在学术研究上,部分教师逐渐趋于功利化,学术重心由研究向谋利转移,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而选择一些与学术水平提升无关的工作,造成无心于本职工作。四是教学形式单一,缺乏育人理念。大多数教师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有的教师仅仅通过课堂来开展教学工作,不注重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身心素质培养、个性发展等知识传授以外的教育,认为这些都是其他部门的分内之事,不关注学生学习以外的事情,只顾教书,忽略育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师德建设的途径

1、以尊重高校教师思想意识差异为基础,形成教师的思想共识

作为教师队伍的主力军的高校教师,有着先进、多样的思想意识,他们有着开阔的视野,在政治上有一定的见解,面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问题时常会提出自己的见解,他们是一股积极向上、思想先进的社会力量。教师中多样化的思想,在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等基本思想相对立、相冲突的前提下,应该得到尊重和包容,即使具体观点之间存在差异、有所冲突也应允许其存在和发展,使其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而不应排斥、摒弃。因为教师的思想意识是当今社会中最为先进、最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思想意识,因此如果排斥这种思想意识会导致大学教师队伍整体的思想意识僵化、保守。

2、建立新时期教师师德的基本规范,注重教师自我养成教育

教师师德的基本规范应该包含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师德规则三个层面的含义,应体现时代性、人文性、专业性和操作性。其中,师德规则包括对待学术在内的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和对待自己的学生这两方面的内容,这些规则具有可操作性,是以现代师德的内涵为根据制定的,具有较强的约束力。正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素质和优质的人品,存在一定的内在精神感召力和较强的人格魅力,能够从内在引起学生的尊重与敬仰,使学生开始不自觉地激励自己,积极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的形成直接受到教师的行为修养的影响,而教师要取得威信,也应首先提升自己的行为修养。所以,教师应在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教学技能等各方面素质和能力。

3、加大宣传力度,塑造典型人物

师德师风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引导下,可以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影响力。从情感到观念的提升过程是高尚的职业道德形成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教师职业道德内涵、标准的比较稳定的思想认识形成的基础,教师顺利通过这一提升过程之后,才能够正确感受和认识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或谴责或认可的社会评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长起来的一批新一代教师,如今成为了目前高校的教师,这些教师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能够迅速接受不断新生的事物。正是由于正面教育、宣传、引导的缺乏才造成了他们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的缺失,因此,应该努力塑造典型人物,加大正面教育与宣传力度。

4、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引导,正确对待教师客观差异

对待教师存在的客观差异可以按照“褒扬、应当尊重、加以引导”三种不同情况处理。对于先进教师应进行褒扬,树立良好典型;对于普通教师,可以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结合先进性和广泛性,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种社会生活实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融入他们的思想意识中,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与建设而探索、前行。高等学校的未来发展寄依赖于高校教师。因此,教师的师德建设关系着高校自身的成长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应该正确引导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5、拓宽建设路径,提高管理水平

提高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管理水平,应该采取科学化、现代化和艺术化的方式方法,不断拓宽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路径。在新形势下,新时期的师德师风建设迎来了新的任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应当以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为基础来创造师德师风建设的新经验和新方法。为了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应该做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努力达到目标定量科学化、教育体系网络化、管理工作程序化、师德教育社会化的工作水平。

6、 建立和完善大學师德监督与激励机制

建立和完善师德监督体系,一方面为了促进教师严格自律,教师的教育、教学、学术道德等各方面工作应当受到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广大教师、学生和社会舆论各界力量的监督;另一方面还可以针对师德建设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机制。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了解教师在学术、教学等各方面的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引导纠正,建立领导听课、督导检查、教学信息反馈、信息通报制度和学术道德管理规范等制度并及时加以完善,发挥教代会和工会的监督作用,以促进师德建设工作的良好发展;建立师德考核激励机制,形成优劳优酬的绩效分配制度,对师德高尚的教师进行表彰,树立师德高尚的典范,使保持良好的道德修养由他律变成自律,再由自律转变成教师的内在精神需要。

三、结语

随着社会在经济、科技方面发展的巨大变迁,高校教师的思想意识受日渐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影响也逐渐多样化,这对教师而言是一次职业道德的考验。作为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才能使高校教师在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上达到一定的高度,最终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实践者。(作者单位:1.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2.南昌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专项研究2014年度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路径研究》(编号:14ZT04);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专项研究2014年度项目《认同与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编号:SZZX14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晓晖 武一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的高校师德建设研究[J].教育探索,2014.

[2]蔡娟.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

猜你喜欢

师德建设核心价值观高校教师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的研究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