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同身受

2015-05-30王心怡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亲身经历健康人祥林嫂

王心怡

一直都认为“感同身受”是一个滑稽的成语,《新华字典》上的解释: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觉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而我觉得,感受就是感受,经历就是经历,这两者按照哲学的划分,前者是唯心的,后者是唯物的,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像我这样的普通中学生,学过很多鲁迅的文章,从《少年闰土》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祥林嫂》到《拿来主义》,哪篇文章不是在抨击当时社会的黑暗、指出人们生活的苦痛?语文老师告诉我们,从第几段的第几行中可以看出社会、生活、人们的怎样怎样,可以让读者感同身受,可见鲁迅先生用词的犀利、准确。首先,我绝没有贬低鲁迅先生以及语文老师的意思,只是单纯地觉得“感同身受”因不可能而可笑。我们不出生在那个年代,其实我们并不了解也不清楚那个年代的黑暗。我们想象不出祥林嫂所承受的那种肉体和精神的折磨,我们只会感叹她真可怜。我们无法真正感受那个年代,那个社会人们的无奈、恐惧和悲痛。

就如我们看一部好电影,看完之后我们会说这部电影触动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受益良多。《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经典电影,我们从中可以知道主人公的智慧、坚强以及对人生的不放弃。但他被诬陷谋杀自己妻子时的愤怒与无奈,他的人生从天堂坠入地狱的绝望,在狱中对于自由遥遥无期的痛苦,都是我们所不能感同身受的。

考试考砸时的懊恼,亲人逝去的悲痛,强颜欢笑的苦涩,这些只有自己能体味,别人无法感同身受。正如《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一句话:历史对旁观者是一段故事,对亲历者是切身的喜悦和感动。

坦率地说,作为一名文科生,我非常不喜欢语文阅读题。也许是我的偏执,我认为语文阅读其实就是逼着我们对假设在同一地点、时间发生的同一件事去“感同身受”,而且我们的感受必须和作者八九不离十,否则,对不起,高分就要和你说再见了。我认为阅读是一种享受,作者的感受只能是一种参考,一种看问题的角度。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从小便被教育要多读散文、诗歌,以使自己的文笔优美,可是比起这些我更喜欢读历史。因为在我看来史书比散文、诗歌更为客观,读者也能从中获取不同的感悟,而散文、诗歌的主题则很多已被定义下来,让我有一种被逼着感同身受的感觉。

如果世界上有感同身受这回事,男人就能体会女人分娩时的剧痛,健康人便能体会病人受疾病折磨时的痛苦,富人就能体会穷人生活的艰辛。可是事实往往是,男人依旧不因生孩子的痛而理解女人,健康人仍可能因生活恶习而变成病人,富人依旧过着花钱如流水的生活直到自己变穷。

我想盗用《风月》的一句话:世界上其实根本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针不刺到别人身上,他们就不知道有多痛。

猜你喜欢

亲身经历健康人祥林嫂
深挖文本
深挖文本
——祥林嫂的悲剧原因解读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基于16S rRNA测序比较探讨气虚证患者与健康人的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与健康人粪菌群的对比
增广贤文
When Life Cheats You
化学位移MRI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人胰腺脂肪含量的比较研究
怎样写亲身经历的事
健康人体内伐昔洛韦缓释片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