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研究综述
2015-05-30吴春英等
吴春英等
【摘要】近年来,社会对营销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很多高校教师、学者紧紧围绕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了探索,包括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就业现状与对策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246-02
1.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袁胜军等(2010)指出,地方院校的唯一出路就是实现人才的差异化、特色培养。国内综合性高校以及很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于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培养已经相对较为成熟,但独立院校与高职如何根据学校自有的特色和资源,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营销人才成为其面临的重要课题。孟艳辉,王丹(2010)认为我国高职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着:定位不准确,特色不鲜明;教学偏重理论,实践环节不足;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提出构建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在于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明确培养目标在于坚持市场导向,根据各高校自有资源打造市场营销专业特色,做到“人无我有”的差异化人才培养。比如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特色在于医药背景浓厚,医药方面教学资源丰富,因而可以利用学校资源,培养既有医药专业知识、又具市场营销理论的高层次医药营销行业复合型专业人才。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因为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很强,因此要特别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2.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的研究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市场营销专业发展的核心任务,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是实现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以课程为基础。目前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体系特色不鲜明。比如高职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本科教育,其具有鲜明的技术性、应用性特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强、社会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注重的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但杨先红(2010)指出:“高职现有的营销专业课程设置体系有相当一部分仍然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与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相比,除了课时量有所减少外,内容基本相同。”再比如中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中的中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等医药知识相关课程是作为选修课开设的,课时量很少,要掌握中药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临床医学概论等众多的医药知识,课时量远远不够,以致很多学生对中医药相关知识的掌握很欠缺,中医药特色完全体现不出来。(2)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开设比例极不协调。市场营销专业三年半的学习中,基本上都是理论课程,实践的机会很少,走出校门进入企业实习、见习的机会基本没有。大四第二学期的毕业实习作为市场营销专业主要的实践课程也只有短短的几个月,实习后就直接毕业、就业了,根本没有时间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因此不能很好的将所学知识通过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进行很好的消化、调整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3)专业课程开设过于集中,课程设置的整合性不强。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集中在第4、5、6学期,这三个学期平均每学期有5门左右的专业课,同时课程设置单科课程较多,综合性课程较少,忽视了课程之间的整合,导致课程设置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赵红波(2009)以高职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为例,提出模块教学。其运用宽基础与活模块课程以及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以营销岗位群分析为切入点,以营销职业发展路径为主线,就专业课程体系突出应用性、针对性、模块化,提出以岗位模块解决企业的职业岗位需求及柔性专业方向模块来解决专业的行业需求、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问题。
3.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探索
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高校教师根据实际教学经验进行了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强调最多的是如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从而培养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伍应环,曹会勇(2010)指出,市场营销专业要培养出真正具备高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营销人才,实践教学是关键途径。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总结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1)针对某门课程综合运用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与校内技能实训。结合具体课程所要求的能力标准和教学、考核标准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同时还可以在校园内开展相关课程的技能训练,比如:在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等课程中,可安排学生进行为期1个月的专题市场调查,并学会撰写市场调研方案与调研报告。在开设现代推销学课程时,可结合现代推销学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技巧,进行随堂模拟推销活动以及为期半天——一天的校园实践销售竞赛活动。(2)在营销专业实验室开展校内实验教学。通过专门的计算机软件模拟真实企业的运营管理,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财务分析、投资分析、营销环境分析、竞争分析和市场预测,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公司面临的困难和机会,合理制定出市场营销决策。(3)到企业实践基地开展校外实践教学。校外实践教学主要是让我们的学生走出去,亲身体验营销工作,通过专业认知实践、课程见习、顶岗实习与毕业实习等亲身经历,在参观和实际的工作中培养所需的能力与素养,从而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操作能力,实现上岗就业零距离。
4.市场营销专业就业现状与对策的研究
自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充斥着人们的视线,提升就业率就成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出路和落脚点。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就业的机会和挑战并存,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市场营销行业就业门槛相对较低,就业越来越弹性化,对于欠缺工作经验的毕业生们进行非全日制就业、弹性就业是非常好的实践和锻炼机会,相对于全日制就业竞争小而且形式更为灵活。需求量大、“弹性就业”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是很好的机会;另一方面,市场竞争压力增大,企业对营销人才的专业水准、做市场的能力和营销观念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又懂得市场营销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逐步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可以说,营销职业的挑战性极高,对于营销人才的要求高。从调查结果看出:企业需要的营销人员不仅要具有相应的基本素质,更要具备相应的核心能力。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博而广的文化知识储备、积极的进取心、坚持不懈的态度、与其他人良好沟通的技巧、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及在商谈中营造舒适氛围的能力、一定的营销调研和数据分析能力、一定的营销策划和商务谈判能力、较强的市场推广与商品销售能力、较强的市场组织与客户管理能力。同时,多数企业还要求营销专业的学生能够与具体行业或产业相结合,比如医药代表、医疗器械销售代表就要求营销人员对医疗行业的政策方针、环境变化、行业知识要有相当的了解,这对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培养差异化的复合型营销人才是提高就业的重要途径。路正社等(2009)通过对国内7所师范类高校近年来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深入分析了师范类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特点与原因,提出:“为了适应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要,我们要利用师范类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对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加强特色教育,按照‘实际、实用、实践、超前的原则,按照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彻底摆脱学科教育的束缚,强化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与企业合作,实现订单式培养,建立实习就业‘双赢的教育模式,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以适应市场需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袁胜军,邱重植,曾藓雅.地方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特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26):257-259.
[2]孟艳辉,王丹.高职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0):157.
[3]任淑清,张宇,侯巍,刘立新.高校医药营销专业分段式实习模式的探索[J].药学教育,2008,24(2):43-44.
[4]吴春英,朱立华,杨岩涛.中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优化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3):144-146.
[5]杨先红.关于优化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J].企业导报,2010,(9):253-254.
[6]赵红波.基于岗位和行业适应性的高职本科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探索[J]. 嘉興学院学报,2009,21(4):99-102.
[7]伍应环,曹会勇.民办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科技与生活,2010,(19):158.
[8]路正社,曲洪刚,张瑾. 师范类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5):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