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债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015-05-30刘晓蕾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3期
关键词:美债人民币国际化外汇储备

刘晓蕾

摘要:美国是一个以债务作为宏观经济运行基础的国家。奥巴马政府以来,债务压力越来越大。2013年初美国债务上限已达到16.39亿美元,2013年10月17日,奥巴马再次签署了财政法案,将债务上限提高为16.7亿美元,暂时稳定了美债,避免了美债违约的发生。我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分析美债问题的成因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文章通过分析美债危机的演进和成因,结合我国实际,阐述了美债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面对美债危机,我国应积极调整外汇战略,合理规划经济结构,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降低美债危机对我国的冲击。

关键词:美债;债务上限;外汇储备;人民币国际化

一、美债危机的演进及现状

美国从法律上规定债务上限开始于1917年。在此之前,政府每次借款都要向国会报告,获批后方可实施筹资计划。然而,1962年以后,债务上限开始不断提高,其占GDP比重也不断提高。20世纪后,美国财政逐渐从盈余变为赤字,债务增长速度也不断加快。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债增长速度更是相当惊人。为应对次贷危机,美国不断提高债务额度,2008年美债上限为10.61万亿美元,约占GDP比重为70%。2009年,美债上限变为12.10万亿美元,约占GDP比重为84.1%。到2010年9月30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余额就已经高达13.58万亿美元,GDP占比约为94%,同年年底一举突破14万亿美元,为今后的美债危机做了伏笔。2011年2月22日,在可供发债余额仅剩2180亿美元的时候,美国国会未就提高上限达成一致,美国政府开始面临债务违约的可能性。2011年4月18日,国际三大评级公司之一的标准普尔公司将美国的长期主权债券评级由“稳定”下调为“负面”,美债危机越演越烈。2011年8月初,美国政府不得不临时提高2.4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美债危机临时爆发的可能性。2011年8月5日晚,国际三大评级公司之一的标准普尔宣布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A”调降到“AA+”,并将其前景展望继续维持为负面,以此告诫全世界的投资者美债风险在增大,美国偿还债务的能力在减弱,债务的评价等级在下降。2013年美债违约风险再次出现,10月17日,美债违约期限的最后一天,奥巴马签署了参议员以及众议院通过的财政法案,并将债务上限提高为16.7亿美元,结束了美国政府16天的关门风波,暂时稳定了美债。据统计,1939年至今,美债上限已经上调80余次。美国近年债务上限及占GDP比重如表1所示。

二、美债危机的成因

美债危机的成因是方方面面的。从国际方面来说,这是由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引起的,美国可以凭借美元的地位来增发货币。从美国国内方面来说,美国国内的政治因素和财政因素对此次美债危机都有较大影响。

(一)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标志着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的确立。在这个体系下,美元作为国际支付和储备手段,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但这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撼动美元国际货币的地位,美国凭借其霸权地位以及美元与原油挂钩的方式,确保了美元的高流动性。因此,美元在国际支付和储存方面仍具有重要作用,这就使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仍以美元作为其主要的外汇储备,这便保持和扩大了美债的国际需求,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债的不断积累。而高额负债又进一步迫使美国通过印钞来稀释其债务,减轻偿债负担。随着债务上限不断提高,美债违约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大,当美国债务上限到达瓶颈,美国无法偿还其债务之时,美国便只能违约。也正是这样,在2011年,标准普尔将美国AAA级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一级至AA+,并维持评级前景展望为“负面”,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使美元缩水,美债风险提高,引发投资者恐慌,加重了美债危机的力度。

(二)美国国内的财政因素

美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税,公司营业税,由于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经济的不景气,美国国内近几年频繁出现财政赤字的现象。据统计,仅2013年下半年,美国的财政赤字就高达6800亿美元。所谓财政赤字,是指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所形成的差额,是财政收支未能达到平衡的一种表现,其弥补方式主要是发行国债。美国的财政赤字也是通过发行国债来进行弥补的,但是由于美国长期处于财政赤字的状态,其发行的国债也就随着时间慢慢积累,以至于美债的偿还略显乏力,当美债额度达到上限而又得不到有效解决时,美债便面临着违约的风险,出现美债危机。

(三)美国国内政治因素

美债危机不是仅仅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政治原因在巨大的美国债务规模和美债危机中发挥着不可小视的作用。美国是实行两党制的政党制度的国家,在这种体制下,任何事关大选的因素都有可能被政治化。债务问题是一项综合性问题,其治理也势必需要长期政策,而长期政策在短期内往往是无法取得令选民满意的成效的。面对债务危机,奥巴马政府本应采取积极稳健的措施来稳定债务问题,进而稳定美国国内的经济状况,但出于2016年大选的考虑,其政府必定会选择短期政策来博取选票,但短期政策往往只能得到表面上的成效,不能使债务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三、美债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据统计,2013年5月我国共持有美国国债总额1.3万亿美元,约占其总额的23.2%,如果把第三方持有的那部分美债考虑进来,我国实际持有量可能会更多,且长期债券的持有量约占持有美国国债总量的70%。目前我国处于贸易顺差,预计未来几年经济也会较快增长,因此我国持有的外债总额也将会有持续上涨的趋势,相应的所持美债积累也会增多,而美债危机的出现对持有巨额美债的我国影响也较大。

(一)美债危机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1. 美债危机对我国所持美元资产的影响

美国债务问题将会直接影响我国所持有的巨额美元资产的安全性。今后,如果美元继续保持下行趋势,那么我国所持有的美元资产就面临着减值的风险。据统计,美元贬值10%会使我国政府遭受高达500亿美元的资产损失。例如,2011年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美债面临着违约的风险,美债价格下降,致使大部分的美债持有者为此承受了巨额损失,由于我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遭受的损失也就尤为严重。进一步讲,倘若美债违约,投资者将会大量的抛售美元资产,潜在的投资者会选择放弃美元资产,这意味着投资者如果想在短时间内将美债变现,就只能以最低的价格抛售,其所承受的损失也就最大。

2. 美债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2013年,中美贸易总额为5210亿美元且处于贸易顺差。长期来看,美债危机将会抑制美国国内经济的发展,而美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受到抑制又会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平衡发展。美国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伙伴,如果美国对我国的需求降低,则会直接减少我国对美的出口。据统计,2008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为4092亿美元,其中我国对美国出口总额为3378亿美元,而由于经济大危机,2009中美双边贸易总额为3880亿美元,减少了212亿美元,降幅高达5.7%,我国对美国出口总额为2984亿美元,减少了394亿美元,降幅高达11.7%。而到了2010年,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中美双边贸易总额及我国对美国出口总额开始增长,这就说明我国对外贸易受美国国内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较大。

3. 美债危机对我国战略资产选择的影响

我国持有美国国债所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我国陷入了一种金融和战略困境。无论是减持还是增持美国国债,我国都会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如果我国减持美国国债,将面临着双重问题:卖给谁的问题和减持速度的问题。投资者的预期在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我国较快减持美国国债,其他国会预期我国进一步减持,从而也会跟进。而世界各国的相继跟进又会引起美国国债的竞争性抛售,从而使美国国债大幅度贬值,我国蒙受的损失也会不断加大。不仅如此,减持美国国债则有可能被美国理解为双方关系恶化的信号,甚至将此行为看作我国打击美国经济的手段。相反,如果我国选择增持美国国债,从长远来看,美国国债无法长期维持下去,现下还面临着减值甚至违约的风险,因此继续增持并不明智,可能会被深度套牢。另外,由于我国和美国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等不同,长期以来,中美之间一直存在战略上的不信任。在美债危机下我国选择继续增持美国债务,很有可能会加大美方的担忧,害怕我国利用债务武器向美国施压,以此影响美国的外交政策。

(二)美债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机遇

1. 美债危机加速了人民币国际地位的上升

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欧盟、金砖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为摆脱经济危机相继推出支持金融机构的政策,政府债务水平也因此提高,美元大量流入国际市场。经济复苏的货币支撑是由美元提供的,但由于美债危机,美元本身并不稳定。同样,奥巴马政府为摆脱经济窘况,在美联储QE政策的扶持下,实施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其政府债务规模继续提高,这便降低了美元的国际地位,既然不能安全平稳地向其他国家提供流动性,那么美元的国际贸易和储备地位也就开始动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当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这就意味着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随之提高。从资本市场来看,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市值,资本市场的投资需求多元化,投资稳定型需求的不断扩大,催促着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从为世界经济提供流动性支撑的角度来看,美国国债的不断积累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

2. 美债危机促使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和社会总需求的稳步增长,从根本上需要保证供给的增长,而经济结构的调整恰巧是为了实现总供给的增加,因此经济结构的调整是当今美债危机和各种主权债务危机下保持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增长的必然选择,今后只有合理调整经济结构,才能真正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强发展的后劲。目前,美国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国家,如果其经济增速放缓,将直接降低我国的出口,出口减少会降低我国的总需求,进而降低我国经济的活力,引发失业等问题。同时,经济活力的降低意味着我国消费和投资的下降,进一步使我国经济进入衰退期。这就促使我国要调整经济结构,例如减少GDP对净出口的依赖性,保证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的稳定。

四、我国应对美债危机的基本思路

美债危机的爆发,一方面加剧了全球经济局势的恶化,使全球债务危机继续延伸;另一方面可能标志着美国霸权地位的继续下降。为此,在新一轮全球债务危机来袭之时,探讨美债危机问题对我国的启示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我国应主动制定相关避险措施,调整相关政策,着眼长远,降低美债问题对我国的冲击。

(一)积极调整我国的外汇储备

三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经济策略取得显著成果,“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策略更是为我国积累了巨额外汇储备,出于战略考虑,相当一部分外汇储备用于购买美国国债。遗憾的是,由于美元贬值和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美国国债状况不容乐观,由此引发的美债危机更是使我国损失惨重。为此,我国有必要对现有的外汇战略、外汇结构进行合理调整。首先,我国应适度降低我国的外汇储备的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凭借着较高的外贸依存度,给我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动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较高的外贸依存度同时为美国通过贸易大量输出美元,再依靠我国购买大量美国国债实现美元回流,掠夺我国的外汇储备提供了可能性。此外,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规模还是外商直接投资、国际热钱涌入和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如果想在长期内改变美国通过国债捆绑我国经济的局面,就要从根本上改变外汇储备的形成机制,控制外汇储备的规模。同时,我国还应该调整外汇储备结构。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以美元为主,而美元资产中美国国债占有绝对的比重,外汇储备结构不尽合理。未来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的多样性,形成债权投资、股权投资并重;政府债、机构企业债并重;信用货币投资、黄金投资并重的格局,以此规避美债风险。要逐步减低外汇储备中美元所占比例,适时适度提高其他货币的比重,改变美元独大的格局,实现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多元化。例如,在我国现行庞大的外汇储备下,可适度平衡购买欧元资产,英镑资产等相对坚挺的资产,以分散美债危机下我国外汇大量损失的风险。

(二)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欧债、美债时常出现危机,我国的外汇战略选择方案越来越少。如果我国选择继续大量购入美国国债,那么美债危机下我国就会面临着是否继续购买美债的两难境地。为此,我国应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完善汇率制度,制定合理的政策,摆脱美元陷阱。诚然,人民币国际化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并不能担当人民币国际化的重任。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人民币国际化并不能够一蹴而就,应该分步进行,不断周边化、区域化,最终实现国际化。具体来讲,我国应坚持周边为首要,大国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基础的策略,加强同周边国家、经济强国的对外贸易与合作,保持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增加人民币的国际需求。同时我国应扩大自由贸易区的范围,不断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完善相关的法规和监管体系,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提供政策保证。尤为需要注意的是,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我国应该明确地向世界各国尤其是世界经济、政治强国表明人民币国际化的意图:我国推行人民币国际化,并不意味着我国想要取缔其他任何国际货币,而是出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推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世界各国理解人民币国际化的意图,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三)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

美债危机之所以能够对我国经济造成较大冲击,与我国现行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密切相关。美债危机下,我国要充分认识到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既要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推动结构优化升级,又要通过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高。首先,扩大内需。在保持经济稳步发展的过程中,消费是基础,投资是关键。从我国现状来看,要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应着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居民消费政策,鼓励发展医疗、保险、养老等服务业;要促进投资稳定和增长,应着力优化投资结构,鼓励和引导居民正确投资,加强新兴产业投资,进而促进投资和消费的良性互动。其次,稳定出口。鉴于美债危机对我国的出口冲击,我国企业的出口环境不断恶化,有必要稳定和完善出口政策,保持出口的稳定增长。最后,完善进口政策,增加先进技术设备、能源资源等的进口,积极提高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度,使发达国家放宽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限制,避免一边抱怨我国顺差多,一边限制本国企业对我国出口的情形,促进进出口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毕夫.美国债务危机的经济学探析[J].环球视野,2011(09).

[2]王石生.关于美国债务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的讨论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1(66).

[3]马宇.论美国主权债务风险的形成机理及对我国的影响[D].武汉大学,2012.

[4]牟文余,蒋曼.美债危机诱因分析[J].经济研究,2013(18).

[5]赵春明,李宏兵.美国债务问题:演化路径、经济影响与我国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作者单位:枣庄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美债人民币国际化外汇储备
美债收益率倒挂分析
美联储降息背景下的美债收益率走势
2017年末我国外汇储备31399亿美元
中国今年2月增持美债85亿美元
黄金和外汇储备
沪港通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互动机制研究
新常态视角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及发展探讨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下一步”怎么走
黄金和外汇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