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前提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2015-05-30王永生
王永生
摘 要:“理解”前提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更加关注初中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思维模式,真正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融入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提升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本篇文章主要从理解观,理解观指导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设计等几个方面,对“理解”前提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进行分析,旨在更好地指导初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提升每一位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词:“理解”前提;初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水平
信息技术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变革,逐渐进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当中,这同时也加速了对信息技术人才的要求。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指导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学习,学生在没有理解信息技术知识和内涵的基础上,便投入实践操作,造成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较差,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理解”前提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产生积极地影响。
一、理解观
1.心理学视角
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对于“理解”的认识也不同。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理解”重在联想和联系,利用所学习的知识与客观实际产生联系,即为“理解”[1]。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理解”是一种领悟,是心理层面中的一种“完形”[2]。认知主义心理学则认为,“理解”是一种以信息传输为基础的心理内部信息构造方式,是大脑对所获取信息的构建和联系。
2.学习科学视角
美国教育家道格拉斯·P·牛顿在《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What is it and How to Do it?》一书中指出:“理解是一种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思考与行动的能力。”“理解”主要展现为认知、解释、应用等多个层面。
二、理解观指导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目标
1.初中生理解水平研究
研究初中生的理解水平,需要从学生的整体理解水平和不同学生的理解水平差异两个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主要有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信息技术网络基础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办公室软件操作方式。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和个别学生的实际掌握水平,灵活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2.教学目标细化
“理解”前提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要进行教学目标的细致划分。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认知特点,制订终极的教学目标和各层次的教学目标。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明确的教学目标划分,使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更具层次性和全面性。
三、教学内容设计
1.教学内容选取
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所以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整体理解水平较差。“理解”前提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也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灵活选取教学的内容。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围绕核心知识进行教学内容的筛选以及围绕学生的性格特点选取具有趣味性和发展性特点的方式选择教学内容。
理解性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关注学生对信息技术核心知识的掌握能力和理解能力。需要学生能够明确教学内容的核心,并发现信息技术实践和应用的规律。例如,在指导学生对“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这项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技术背后处理信息的原理和主要思想。在指导学生对“图片的获取与加工”这篇内容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明确图片的价值,明白当前图片是人们信息传递和信息表达的重要方式,同时能够具备一定的图片获取和加工能力。
单一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兴趣降低,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的性格特点,灵活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注重信息技术教学的趣味性和发展性特点。
2.教学内容呈现
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能够直接影响信息基础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需要在充分理解学生性格特点、思维模式等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循序渐进的呈现方式,逐渐引导学生加深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信息技术的神奇和魅力。
“理解”前提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能够改善传统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缺点和不足之处,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在明确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内涵的基础上,对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推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为学生接下来的信息技术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万庆宇.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重庆求精中学为例[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10).
[2]罗 玥.即时通讯及思维导图软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以初中信息技术课为例[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4(05).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三十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