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高雅艺术 弘扬传统文化

2015-05-30薛蕴倩

中国广播 2015年4期
关键词:戏曲广播公益

薛蕴倩

【摘要】作为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下称上海文广)新一轮改革的重要环节,2014年7月4日“上海广播电视台公益媒体群”正式宣布成立,通过音乐、戏剧、曲艺等形式,多角度多样化地为观众、听众送去文化节目,丰富大众精神文化生活。这也是迄今为止国内成立的第一家公益媒体集群。

【关键词】公益媒体群艺术人文发展基金会高雅艺术传统文化艺术委员会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2014年7月4日,上海广播电视台整合旗下两个电视频道、两个广播频率,成立公益媒体群。该媒体群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中外艺术交流、普及青少年美育、传播中外经典作品及海派文化为宗旨,采用新管理方式对旗下平台不进行传统意义上的创收和收听收视率考核,引发业内外广泛关注。

媒体群成立当天,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中央电视台及上海的《解放日报》《文汇报》等在内的多家主流媒体均对此事进行报道,认为上海广播电视台此举是“给荧屏吹来了_一阵清风”。

一、资源整合,品牌升级,倾力打造文化艺术专业平台

广电媒体发展到今天,受经济利益最大化影响,节目泛娱乐化、同质化的现象相当严重。面对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上海创立公益性广播电视媒体群,既是国际文化大都市媒体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上海广播电视台新一轮改革的一个重要步骤,对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主流媒体社会责任有着特别的意义。

上海广播电视台一直以来都把媒体责任、文化追求作为核心价值,这次打造的公益媒体群也是不以赢利为目的、注重社会效益为宗旨,旗下平台播出的内容以经典艺术和人文节目为主,通过音乐、戏剧、曲艺、绘画、文学、电影、舞蹈、设计作品等形式,多角度、多样化地为观众、听众提供各类中外经典文化艺术作品、海派文化代表作品。

加入公益媒体群的频道/频率基于提升专业度等方面的考量,均对版面进行了一定幅度的调整,以期做好更纯粹的艺术传播平台。艺术人文频道《新文艺》《非常有戏》栏目聚焦艺术潮流,放送艺术资讯,传递艺术魅力;《可凡倾听》、《今晚》系列、《经典时空·麒麟周刊》、《艺术人生》、经典947频率《与你共享》引入人物访谈,用心呈现文化艺术大家与经典作品的人文内核;《世界艺术之旅》《纵横经典》《电影院》《文化天空》引进国际艺术人文素材,坚守经典艺术格调;《菊坛学步》《百姓戏台》着眼于加强人际互动,吸引公众参与;经典947频率与艺术人文频道合办《纵横经典》节目、经典947开通微信公共账号和微博公共账号、艺术人文频道推出全新官网,各平台实现媒体良性互动,依托新媒体,扩大平台影响力;经典947频率与上海爱乐乐团合作建立“947爱乐厅”,建立经典947线下演出基地,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做强作实公益文化平台;戏曲广播频率全面开展“九州百戏”推广划,加强品牌专业度,保持媒体公益使命感。

二、聚焦大众、传播经典,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益媒体群成立以来,旗下平台始终致力于在创作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反映改革实践、体现人民生活、表达人民情感。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创制团队切实转变创作理念,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以加强基层文化产品供给、基层文化活动开展和基层文化人才培养为重点,激发基层文化创造活力,推动基层文化繁荣发展。

艺术人文频道联合上海市教委自2015年寒假起推出周播节目《艺术课堂》,实现与学校教育的同步联动,围绕各学段艺术教育课程教材,通过编排系列节目将线下活动重新包装搬到线上荧屏,丰富创新艺术教育内容和形式,加强和扩大学校美育教学的影响辐射力度,努力打造传播高雅艺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媒体教学课堂。这也正是公益媒体群履行提高大众艺术修养和加强青少年美育的重要使命所在。

作为中国第一家戏剧电视频道,七彩戏剧频道致力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经典影音。在继续保留传统电视戏曲栏目外,更着重强化了栏目的群众参与性,打造了更多与百姓面对面的戏剧曲艺线下传播活动,将经典与时尚、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不断满足广大戏迷观众的审美需求,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贡献力量。

经典947频率通过《星期广播音乐会》实现线上线下互动,进一步做强做实公益文化平台,10年间,不仅成为了每一个生活在上海的人的共同音乐课堂,也见证了上海古典音乐爱好者人数的蓬勃增长。频率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己任,与上海城市交响乐团携手,用音乐让自闭症儿童走出孤独。

戏剧曲艺频率打造的《星期戏曲广播会》始终坚持“低票价、普及型、高品质”的亲民定位,走近群众、普及艺术,保持公益使命感和职业敏锐度。未来《星期戏曲广播会》将依托全国戏曲广播,进一步致力于汉剧、粤剧、豫剧、通剧、滇剧、梆子等古老、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剧种展示、保护、发扬工作,为中华传统艺术的生存和繁荣擂鼓呐喊。此外,频率还将继续与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合作,打造“上海市民文化节戏曲票友广播展演”活动,深入基层,到各街道、社区、戏曲沙龙录制戏曲票友广播展演节目,邀请戏迷票友走进直播室参与广播展演节目,实现频率与戏迷的良性互动。

除此之外,公益媒体群还将在未来携手知名交响乐团、剧团推出高雅艺术进社区、传统戏曲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引领普通群众、学生吸纳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扩大高雅艺术、传统文化受众群,为提升上海的城市人文素养和群众的艺术修养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培育受众、提升影响,改革成效初步体现

在经历公益化改革之后,所有栏目全新上线,在经历一定收视培育期后,目前收视均有向上趋势,正逐步吸附更多优质忠实观众,影响力不断扩大。从各栏目的观众构成来看,主要以高学历的主流消费人群为重,栏目的高端艺术气质是吸附这批忠实观众的重要原因。其中,艺术人文频道定位“走近经典倾听大师”。从2014年7月4日改版亮相以来,推出一系列全新节目,包括:人文纪录片长廊——《文化天空》、全球文艺资讯浏——《新文艺》、海外优质文化类纪录片展播——《世界艺术之旅》、高端文化人物访谈——《可凡倾听》、高雅音乐鉴赏——《纵横经典》、艺术精品鉴赏——《今晚》系列。同时频道聚焦文化大事件,推出了“文化主题之夜——缅怀马泽尔”、‘上海交响乐团新厅成立特别节目”、上海书展期间《今晚我们读书》系列节目、暑期中小学生《文化公开课》等栏目。改版后收视率及收视份额增长趋势明显,每月稳步增长,2014年10月份较改版初收视提升13.3%,份额提升16.4%。其次,在电视媒体最优质的“三高”人群中(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能力),艺术人文频道多时段收视提升明显,其中17:00~18:30平均收视增长幅度高达300%,20:30~24:00平均收视增长幅度100%。这群“三高人群”也是电视观众中最有艺术品鉴能力的人群。第三、高学历年轻白领受众人群提升明显。在改版后频道和栏目更年轻化的都市艺术气质是吸引这批观众的主要动力。此外,在这批受众中,艺术人文类以及大学学历以上人群占比居上海地面频道首位,是上海最吸引高学历人群的频道。

七彩戏剧频道在保留上海历史最悠久的电视戏曲栏目《戏剧大舞台》、品牌栏目《百姓戏台》、《绝版赏析》之外,《非常有戏》与院团广泛合作,推出新戏及演员介绍等讯息;《百姓戏台》以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向老百姓普及戏曲文化知识。同时,频道还策划推出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电视精品,不断满足广大戏迷观众的收视需求。

经典947频率加入公益媒体群后,频率的编播人员专注于节目质量,向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节目文化含量也大幅提升。首先,频率对节目进行调整,把以前一些与频率调性不太相容的节目进行压缩和删除,开门办台,引入社会上的音乐爱好者和专家制作节目,使频率的定位更加精准。第二,频率积极参与上海及国际上各档重大的音乐活动的录制和转播,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海夏季音乐节”“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宣传,并对国际上重要的音乐会,如“柏林森林音乐会”“柏林新年音乐会”“德累斯顿新年音乐会”等。通过多媒体实时转播,使听众们足不出户可以欣赏到上海以及国际上优秀的音乐会。第三,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现在频率已经与澳洲广播公司、澳大利亚FINE MUSIC电台、美国WFMT古典音乐广播网合作,—方面引进国外优秀的音乐节目,还定期向国外提供反映中国音乐家及其音乐作品的音乐节目。第四,与国际接轨开办24小时全天候的古典音乐频率,经典947频率由原来的每天播出19小时,改为24小时全天播出古典音乐,让上海的每一分钟都能听到古典音乐的声音。

上海戏剧曲艺广播为进一步提升频率专业度,打造更为纯粹的戏曲广播,制定了一系列节目和活动计划。频率通过自办的《星期戏曲广播会》、深度参与的《第16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天天演》等平台,协力完成了《全国戏曲广播主持人演唱会》《最美夕阳红一滑稽老艺术家专场》《上海说唱展演》《台州乱弹折子戏专场》等一个又一个重要的演出活动。

同时,作为一个专业的戏曲广播平台,上海戏曲广播兼顾全国地方剧种,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将神州大地异彩纷呈的戏曲曲艺样式介绍给听众。“九州百戏”推广计划是上海戏曲广播加入公益媒体群后特别制定的重头和亮点计划,频率初步计划在两年内,通过全新的视角、丰富多样的形式来介绍超过一百个戏曲剧种,进而对以戏曲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做出一定的思考。节目开播以来,陆续介绍了莆仙戏、凉州贤孝、东北大鼓、甬剧、绍剧、彩调、五音戏、湘剧、阿宫腔、藏戏、锡剧、通剧、越调、歌仔戏、婺剧、丹剧、柳琴戏、南京白局、侗戏、琼剧、蒲剧等近30多个剧种和曲种,通过全景纪录片式的串联、精心的制作,在大文化背景中观照中华传统艺术,让听众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感受中国各地方戏曲、民俗的独特魅力。

四、创新机制、名家把关,不断提升公益媒体节目质量

作为全国媒体中率先进行公益化探索的单位,上海广播电视台成立公益媒体群表明了自身在坚持探索市场化改革的同时,更时刻不忘身上担负的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希望通过自身的积极探索,领全国广电媒体改革之先,为公益媒体改革树立标杆!

为应对大众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也为了让新生的公益媒体群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坚定方向,为传播高雅艺术和弘扬传统文化提供坚实保障,上海广播电视台正式宣布成立艺术人文发展基金会。未来的公益媒体群将采用基金会的运营模式、理事会管理的机制,在节目定制、节目采购层面与上海广播电视台内外各个机构展开战略合作,以横跨广播电视的频道频率为播出平台,以基金会反哺与平台内容相关的重大项目和特别节目,扶植经典文化在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播,让受众“走近经典”,感受中外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文化大家的心路历程,进而打造出一个高雅艺术和人文节目传播的公益媒体群。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提升节目品质,上海广播电视台艺术人文发展基金会还专门组建了艺术委员会,邀请了海内外文学、戏剧、舞蹈、音乐、美术、建筑、影视等七大艺术门类的大师级艺术家及文化、教育界享有盛誉的专家担任艺术委员会委员,共同为公益媒体群的发展出谋划策,对节目质量进行把关评估,为催生更多优秀的文化作品并进行传播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作为全国媒体中率先进行公益化探索的媒体集团,上海广播电视台成立公益媒体群,积极探索和推进全国广电媒体的公益化改革。而上海广播电视台艺术人文发展基金会的成立,将为公益媒体群今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保障文化艺术创作和传播在经济大潮中不迷失方向,进而为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扩大传统文化和经典艺术传播的影响力、提升大众人文素养作出积极探索和生动实践,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主流媒体应有的贡献。

(本文编辑:刘浩三)

猜你喜欢

戏曲广播公益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公益
公益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公益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公益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