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电视文艺要蹬着坚实大地飞起来

2015-05-30

中国广播 2015年4期
关键词:文艺广播电视广播

主题策划:本刊编辑部

栏目主持:覃继红 刘园丁

编者按:中国最早的儒家音乐理论典籍《乐记》有此论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这部记述先秦诸子音乐美学思想的书著于西汉时期,虽然已过去两千多年了,可它的观点与认识依然沁心入髓的深刻且熠熠放射着先祖智慧的光芒。作为集音乐在内的世间“声音”传播之大成的广播,更兼容有音乐关系于社会与政治的功能,即与世政互联相通,是一个国家强弱盛衰的“晴雨表”和“温度计”,是对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及人民生活状况最直接的客观真实的反映。因此,广播电视在当今之中国发展进程中承载着“声音之道”的使命担当与历史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精辟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中华民族精神传承有根有脉,作为文化传播主力军的广播电视文艺,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运用视听觉艺术的表现手段把中国故事讲好,讲得有人听、人人爱听,并大胆借鉴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段,积极拓宽、融合包括网络新媒体新技术在内的全媒体传播的渠道及平台,将中国声音传播得更远、唱响得更亮。

本期“特别策划”栏目,我们约请中央电台民族节目中心、上海广播电视台艺术人文发展基金会、陕西广播电视台戏曲广播、广东广播电视台音乐之声、沈阳广播电视台和苏州广播电视台的几位同仁阐述他们的经验和实践,介绍了广播电视媒体面对国内外受众市场,如何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如何坚韧不拔地捍卫和传承着优秀传统文化,以高品质的广播电视节目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做法。如何出精品,解决好广播电视文艺“高原”缺“高峰”的问题,增强表现和反映火热现实社会与生活的功力,创作生产出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接地气、受欢迎的好节目、好作品,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猜你喜欢

文艺广播电视广播
1942,文艺之春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文艺范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