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世纪初文学中的乡下人进城现象

2015-05-30于秀梅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乡下人城里人新世纪

于秀梅

内容摘要:“乡下人进城”在现当代文学中早已被提及,新世纪以后更是形成一股强有力的文学潮流,表现出迥异于以往的特征,对进城乡下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了进一步的挖掘,流露出具有一定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对时代、社会、底层人命运的关心与焦虑,在当下语境中别具意义。

关健词:新世纪初 乡下人进城 文学现象

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一系列社会控制手段的放松,人口在不同空间不同阶层间的流动已成为21世纪一个最为重要的社会现象,形形色色的“进城”故事构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一个贯穿性的主题。据不完全统计,《收获》、《十月》、《当代》、《钟山》这四份销售量较大、在文学界相当具有话语权的刊物在2001至2003年间共发表了叙述乡下人进城的文学作品275份①。可见,“乡下人进城”已经成为新世纪以来文坛上极受重视的文学现象,其关注度不容小觑。

近年来,作家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叙述着进城乡下人的故事,大多数知名的作家都有关于这方面内容的描写,如李锐、迟子建、铁凝、张抗抗、孙惠芬、刘庆邦、荆永鸣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一.城乡控制的松动、进城渠道的拓宽,加速了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乡下人进城”成为当代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最为重要的迁移活动,意义重大。对个体而言进城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也是寻求自我价值的突围,对社会来说人口大规模迁移正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也是其中隐含的各种弊端的显现,对城市而言农村人口大量涌入为城市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加速了城市化步伐,同时也给城市文明带来诸多不安定因素,对农村来说进城农民为落后的乡村带来了文明的种子和进步的暖风,但大量农村人口外出导致农村土地荒芜、老弱病残得不到照顾,又阻碍了农村发展的脚步,如此种种,都成为文学界不可不关注的风景、不得不思考的现实。

二.城乡异质二元文化的碰撞给乡下人带来的生存困境,引起部分关心国计民生的知识分子的关注和思考。

近年来,农民工“讨薪”难、无一技之长的乡下女性进城从事“性”工作、农民工犯罪、乡下保姆遭到虐待等问题浮出水面,引起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把目光转移到在城市里艰难讨生活的乡下人身上,作为城市建设最主要、最廉价的生力军,乡下人从事着城里人最不愿触碰的工作如建筑工、环卫工、保姆等,为城市的飞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给城里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他们在城市里却过着最悲惨的生活,物质上得不到保障,精神上还要忍受城里人的歧视,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在公交车、地铁、商场等场所,衣着寒酸的乡下人无形中就被那些“高贵”的城里人“非常自然地把他们隔在另一个空间”(李肇正《女佣》),“出门在外,是个城里人就能教训你”(张抗抗《芝麻》),生活的压力、精神的煎熬常会导致一些悲剧的发生,让一些乡下人自觉不自觉地走上犯罪之路,如小说《故乡在远方》无意杀人的石匠陈贵春(罗伟章《故乡在远方》)、《谁能让我害羞》里误入极端的送水少年(铁凝:《谁能让我害羞》)……城乡之间越来越明显的矛盾冲突让更多的人注意到那些挣扎在城市底层的乡下人,关心他们的物质生活,关注他们的精神状态,这反映到文学作品里就促成了“乡下人进城”文学的进一步繁荣。

三.文学传统的影响。

在中国文学史上,“农民”一直是一个不断被提及的词语,他们生活的辛苦与疼痛、心灵的欢乐和悲伤都是知识分子们关注的话题,从《诗经》里的《甫田》、《七月》到唐诗的《观刈麦》、《悯农》,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到鲁迅的《故乡》再到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等等,“农民”话题一直在文学作品里占据相当分量的位置,他们生存的艰难深深触动知识分子的心灵,当代中国人最大范围的迁移是乡下人进城,上亿数的乡下人正改变千年来执著乡土的生活习惯向城市离散,这个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各种与以往农民不一样的悲喜剧,当代“乡下人进城”描写必然具有迥异于以往的当下意义,因此,新世纪的“乡下人”描写既是对中国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呼应,也是对当下社会现实的速写与新解。

新世纪乡下人进城运动具有与以往不同的意义,“乡下人进城”文学当然也就表现出迥异于以往的特点,新世纪“乡下人进城”文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城市异乡人的生存困境

无数的乡下人怀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来到城市,然而,接踵而来的一系列现实打碎了他们的美梦,在进城之前,城市作为一个梦存在于心头的时候,城市离他们是如此之近,一旦真正进入城市,那些乡下来的打工者却发现身在城市之中,心却在城市之外,城市并未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在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的对撞和挤压下,那些进城的农民——城市的异乡者们必须付出肉体和精神的双重代价,他/她们甚至要用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获得进入城市的‘ 精神绿卡。”②

1.物质困境

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乡下人义无返顾地来到城里,然而,他们在城里的生活水准与在乡下时的生活相比反而降低了,在乡下,他们至少食宿无忧,而在城里,如果找不到工作,他们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障,“明知无法与城市人分割原本由父兄创造而被提取到城市中来的利益,他们只好在城市人无意进人的空间里谋生存成为特殊族群‘破烂族群、‘民工族群、‘杂工族群”③。

《到城里去》的杨成方失业后来到北京,却只能靠捡垃圾为生,后来因为误拿了别人的铝合金梯子还被拘留了十五天。在城市,他是“跪着讨生活的”(刘庆邦:《到城里去》)。又如《大嫂谣》中五十三岁的大嫂为了送小儿子读大学来到广州打工,在一个建筑工地拌灰浆,“一个年过半百的妇女从事着本应由男人从事的高强度体力活,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罗伟章:《大嫂谣》)大嫂终于体力不支,推斗车时突然昏倒,车轮从大嫂的一条腿上碾过,腿被搓掉一张皮。那些在工地或者工厂找到事情做的人,食宿条件相当艰苦,而那些一时找不到工作又没有钱住旅馆的人则往往选择在马路边上或者高架桥下栖身,如《太平狗》里的程大种来到城里被姑妈拒之门外又没有找到工作,不得不与一帮与之处境相仿的人蜷缩在高架桥下应付寒冷的天气(陈应松:《太平狗》)。在灯红酒绿、霓虹闪烁的大都市里,这个庞大的群体过着城里人无法想象的悲惨生活,还要省吃俭用寄钱回家给父母治病、供孩子上学。

2.精神焦虑

从前现代的乡村社会闯入到现代化甚至后现代化的都市社会,乡下人要克服的不仅是生活环境、行为习惯的不适应,更大的挑战在于城市现代文明带来的心理上的冲击。

身上烙着农耕文化胎记的乡下人要融入以现代文明为表征的城市是极为艰难的,如邵丽的《明慧的圣诞》中的明慧来到城里的那一刻就发誓要做城里人,做城里人的妈,为此她不惜改名“圆圆”到洗浴中心做了一名小姐,后来被离了婚的副局长李羊群包养,过起了“金丝雀”的生活,物质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然而,在精神层面上,她却始终没有融入城市,一次圣诞晚会就彻底击碎了她的梦,看着那些城市女人谈笑风生,而自己像个傻瓜一样插不上嘴,明慧明白了城市是属于她们的城市,自己永远都是“局外人”,明白了这个事实后,她选择了自杀,宣告了城市梦的毁灭。项小米的《二的》中的小白,在男主人的引诱下,从单纯挣钱变成了对女主人单自雪的“彼可取而代也”,以为和男主人发生了关系就可以成为城里人,然而城里人没有为像她这样的女孩预备下实现理想的空间,最后“演出了一场出走的哀情剧,这是错将他乡作故乡的自身误置”④。进城的乡下人想要融入城市的渴望与这种渴望的不能实现之间,始终涌动着城市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冲动和幻觉,正是这种冲动和幻觉构成了一出出寻梦不得的悲剧。

二.故乡陷落

“乡下人进城”文学的深刻之处不仅在于写出了乡下人在城里的艰难处境还揭示了另一重尴尬——故乡的陷落。自古以来,故乡对中国人而言意味着“家”“温暖”,承载着许多意义,然而新世纪“乡下人进城”文学却一再揭示这样一个事实即当外出打工的人返回故乡时却陷入一种失根的痛苦之中。

吴玄的《发廊》(《花城》,2002年第5期)中在城市开发廊的方圆在丈夫被车撞死之后回到了故乡西地,但是故乡却并没有给她受伤的心灵以抚慰,最后她再一次逃离了故乡,去了广州继续开发廊。

方格子的《上海一夜》(《西湖》)中的杨青在城市大酒店里从事“性”工作,虽然在城市里倍感孤独和空虚,却不愿意回家,因为“总觉得没有理由”,出来四年,只回过一次家,为好姐妹做伴娘,那时她清楚地感觉到自己作为一个“外人”的尴尬。后来从事同样工作的好姐妹阿眉打电话告诉杨青自己准备在家乡开个饰品店并找个男人嫁了,杨青终于决定回家看看,然而,在她坐上火车的时候,阿眉却在电话里告诉杨青她又回到了上海。至于杨青,我们可以猜到,不久之后,一定也会回来的。

那些乡下人尤其是未婚的男孩女孩久在城里工作,早已接受并习惯了城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一旦回到故乡,势必会与乡村固有伦理规范发生冲突,他们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在乡村自在地生活,许多人不得不再次踏上返城的道路,继续漂泊。他们走出乡村却融不进城市,返乡却发现同样无法融入乡村,故乡的陷落注定了他们漂泊的宿命。

新世纪文学中的“乡下人进城”现象为读者展现了当代进城乡下人生活的艰难以及精神的重负,这一群体成为透视中国当代城市与乡村的最佳视角。通过对这一挣扎在城乡夹缝中进退失据的边缘群体的生活和心灵轨迹的窥探,揭示了被社会裹挟着前进的小人物生命的悲欢,流露出具有一定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对时代、社会、底层人命运的关心与焦虑,在当下语境中别具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和思考。

参考文献

①④徐德明.《“乡下人进城”的文学叙述》[J].《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

②丁帆.《文明冲突下的寻找与逃逸——论农民工生存境遇描写的两难选择》[J].《江海学刊》.2005年06期.

③徐德明.《乡下人进城的一种叙述——论贾平凹的<高兴>》[J].《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乡下人城里人新世纪
论20世纪80年代我国电影中的“乡下人进城”叙事
乡下人家
——根据课文《乡下人家》编写
2020《新世纪智能·新高考》全新改版了,快来订阅吧!
2020《新世纪智能·新高考》全新改版了,快来订阅吧!
《新高考》更名为《新世纪智能》
城里人
在全球,每两个人中就一个“城里人”
疑人偷斧
城里人在乡下
《新世纪对联大典》(2010年卷)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