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2015-05-30梅莉王琳

2015年43期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素质

梅莉 王琳

作者简介:梅莉(1968-),女,汉族,副教授,硕士,山西财经大学,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王琳(1990-),女,汉族,在校生,工商管理硕士,山西财经大学,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我省农村教育事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但由于经济、文化、地域、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不高。本文立足于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素质

一、问题的提出

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山西是一个农业大省,教育的重点与根本就在农村。长期以来,因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没有得到国家的重视,所以山西省农村教育的质量大大落后于城市,而且我省现今教育的基本矛盾在农村日益凸显,所以解决山西的教育问题尤其要解决好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只有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将农村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农村经济的发展才有希望。

二、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到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师生比约为1:30~1:40,再从对我省各县184个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教师年龄在30~40岁的有93人,40~50岁之间的为35人,20岁左右的为56人,可以看出教职工老龄化问题严重,在这184位教师的问卷中统计得出,教师的第一学历,高中毕业的有23人,中专毕业有22人,大专有98人,本科毕业的有39人,2人为研究生毕业,这表明教师学历得到了提高,教师质量得到了上升,但从整体看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结构堪忧,存在着学科结构失衡、年龄结构偏老、学历结构欠佳等状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三、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文献和问卷对我省的义务教育师资建设基本情况有了了解,从中可以看出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一)师生比失衡

山西省农村的教师招聘工作根据山西省相关部门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实行公开考试招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各个学校提出的教师需求量并不能完全被满足。造成山西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供求局部失衡,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按义务教育职工编制标准,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配备比例大约为1:20,而实际上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的多数学校存在着教师资源不足的情况,师生比严重失衡,使得老师分配给每个学生的时间减少,学生平均受关注的程度低。

(二)师资队伍结构老化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年龄总体上趋于老化,45岁以上的教师所占比例较大,而年轻教师很少,这就会导致很多问题。教师队伍中老龄老师居多,而老龄教师由于年纪大了,身体的各项机能处于衰退状态,而且容易生病请假,长此以往,课堂上会出现无人任教的现象,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老龄教师知识不更新,几十年一直用的一套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会跟不上时代的进步,影响教学质量。

(三)师资整体素质偏低,培训机制不到位

农村义务教育的师资队伍整体索质偏低。首先是他们的学历起点低,多为高中、中师、初中或小学,绝大多数人未受过正规师范教育,其次,是我省对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培训与继续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对义务教育教师的培训与给予教育还停留在一成不变的单一化模式中,对教师目身实际需求的重视程度不够,专业化培训有待提高。

四、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没有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通过对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管理现状的研究发现,山西省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山西省政府没有很好的发挥主导作用。在对小学的管理中,政府投入不足。个别学校基础建设不完善,教学环境恶劣,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引入及在岗教师的作积极性,以致教师流失加快。另外,未能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师招聘计划,致使农村的师生比失衡。

(二)大学生“扎根”城市的就业价值取向的原因

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结构老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一些客观原因而导致农村留不住年轻教师,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去农村工作是农村吸引不了年轻教师而导致师资队伍结构老化严重的一个原因。山西省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价值有很明显的向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以及内地省会城市走的取向,愿意去稍微落后的中西部地區的很少,更加不愿意去农村。

(三)教师培训经费不足,培训流于形式

长期以来,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培训缺少专项经费的支持,严重影响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农村的教师培训费用大多由个人来承担,这使得教师因接受培训增加了自身的经济负担,有些教师因无力或不愿承担在职培训和学习的费用,致使其教育能力和专业知识提高速度缓慢。

五、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山西省政府应做好师资的资源规划工作

科学规划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资源是师资队伍管理的基础环节,山西省农村的教师资源供求不平衡,这就要求山西省政府应该站在全省教育发展的最高点来俯视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科学规划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逐步改变教师资源供求失衡的现象,实现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资源供求均衡。

(二)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体系

针对大学生只爱往大城市走的就业取向趋势,政府与学校应积极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就业,出台更多的吸引人才的政策,来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首先,要正确引导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从国家、社会及大学生等各个层面来说,转变观念与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并重。其次,通过政策的调控,尽量完善并优化就业政策体系,尤其是要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乐意去基层去农村就业。

(三)加强农村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经费支持是推进继续教育的重要物质保障。我省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教师培训经费的支持力度,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项经费,最大程度地减轻教师个人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村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根据农村中小学教师经费短缺、路途遥远、教师紧缺、开展离岗培训难度较大的实际,要探索适应农村实际的培训模式。

总结

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山西农村义务教育师资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发现山西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存在师生比失衡、师资队伍结构老化、教师培训机制不到位等严重制约农村教育发展和新课改实施的不良现状。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期望能提高我省农村教育水平。

由于农村义务教育师资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人研究时间较短,文章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希望在未来研究中能进一步深入分析、探讨,以期发现深层次的问题并寻找到解决对策,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实践。(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温家宝.教育大计教师为本[N].人民日报,2009-10-12(02).

[2]卢菲.谈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J].内蒙古教育(理论研究版),2009(01).

[3]张雷,张茂聪.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不合理诱因及破解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0(1).

猜你喜欢

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素质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反思与教学的关系
浅议高职英语教师语言基本功的提升
浅谈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