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延番茄高产高效栽培及其配套技术

2015-05-30霍国琴孙升学李建斌

西北园艺·蔬菜 2015年4期
关键词:粉剂可湿性番茄

霍国琴 孙升学 李建斌

秋延番茄主要供应9—12月蔬菜淡季,其间适逢“中秋、国庆”节日大市场,需求量大,栽培效益好。但秋延番茄生育期易受暴雨、干旱及病虫害等不良环境影响,常造成减产或绝收。掌握相应的栽培及其配套技术是实现高产高效的关键。

1  选择品种

秋延番茄所处的气候环境条件与早春栽培条件恰恰相反,特别是幼苗阶段7—8月份正处于高温季节,番茄苗极易发生病毒病,因此选择品种时必须选择抗病性强的中晚熟品种。陕西省可选用毛粉、金棚、中杂系列的高产抗病品种。在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即TY病毒病)发生重的连作地区应重点选用抗TY或双抗(抗TY、抗根结线虫)品种,如大果番茄金棚8号、金棚11号、改良瑞星5号、浙粉702、德澳特302、欧冠、欧利、粉宝丽等,樱桃番茄选用红提、红玉、粉娘、金串等。

2  适期播种

秋延番茄的播种期须严格掌握,播种过早,气温过高,幼苗长期处于高温季节,极易引发各种病害;播种过晚,又因缩短生长期而影响产量。陕西一般7月中旬播种育苗。TY发生严重的地区可适当迟播,以避发病高峰期。

3  培育壮苗

秋延番茄的播期是夏季,育苗时间仅30天左右。为了培育壮苗,缩短定植后的缓苗时间,一般多采用穴盘集约化育苗,同时由于高温期水分蒸发快,因而要求用孔穴较大的穴盘,基质配比要合理,蓄水能力要强。还须注意以下几点:

3.1  遮阳降温

有条件可用遮阳网遮阳,没有条件的可搭其他简易的遮阳棚,以减轻阳光暴晒,达到降低气温和地温的作用。

3.2  防虫灭虫

7月正是蚜虫、粉虱的危害盛期,害虫不仅危害幼苗,还会传播引发病毒病,因此苗床要尽量安装防虫网,即网室育苗,必要时喷施一次吡虫啉+病毒A进行药剂防治。

3.3  控长炼苗

幼苗期正值高温和多雨季节,幼苗极易徒长,因而应保持苗床见干见湿。若雨水过多,则要在苗床上搭防雨棚控制水量,以免徒长或发生涝害。

适当炼苗。当幼苗长出4~5片真叶时,要适当使其接受锻炼,逐渐减少遮阳物和控制水分,以利栽后缓苗。

4  整地定植

定植田块每亩撒施4000kg农家肥后,深耕细耙,整平做畦,一般畦宽140cm,其中垄宽80cm,沟宽60cm,做成15cm的小高垄,垄顶宽60~70cm。定植前畦内每亩可集中施用20kg尿素+30kg磷酸二铵+10kg硫酸钾,或50~80kg的果菜三元复合肥。应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时分进行定植,栽完后放水灌畦,有利于降温缓苗。有条件的灌畦后用黑膜覆盖,之后进行膜下暗灌。定植密度根据品种和留果穗数而定,若每株留4穗果,株距30~35cm,亩栽2500~3000株。若每株留3穗果,可适当密些,亩栽3000~3500株。

5  定植后精细管理

5.1  调控肥水

定植后不宜过分蹲苗和中耕,如果苗期干旱或伤根,会加重病毒病的发生和危害,因而定植初期既不能过分控制植株的生长,又不能使植株过于繁茂,所以定植至第1穗花着果前,应根据降水情况进行适当浇水,尽量造成一个气温比较凉爽、土壤适度湿润的环境。在第1穗果坐住、果径2cm时,随水亩施尿素10~15kg催果肥。随后一茬果一次肥,随水施入。后期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可亩施尿素10kg+磷酸二铵15kg+钾宝5kg,若结果中后期出现早衰迹象,还应进行根外追肥,一般用0.5%尿素+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1~2次。

5.2  保花保果

秋延栽培的番茄着果期正处在高温阶段,若坐果不好,也可用番茄灵处理以提高坐果率,浓度应比春季小,如20~25mL/kg左右,在第一花序有2~3朵花开放时,用小型喷雾器喷花,一次即可。喷施番茄灵见效快,果实膨大速度快,而且不易畸形。若是作绿色食品栽培的不得使用激素,可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坐果率。

5.3  扣棚及扣棚后调控温度

番茄若定植在棚内,应先用防虫网覆盖,既能防虫传毒,又能起到防晒、防暴雨冲刷的作用。到9月份,温度下降时覆盖塑料薄膜,棚膜最好选用新膜。扣棚初期,棚内温度较高,可加大上下通风口,使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夜间15~18℃。随着外界气温下降,逐渐缩小通风口,尤其是下部的通风口。至10月中旬除白天进行通风外,夜间应封闭棚膜,并在棚膜上加盖草帘进行保温。也可在大棚内搭建二膜或三膜覆盖保温,保证植株后期的发育和果实转色。

5.4  调整植株

秋延栽培采用中晚熟品种,大果番茄整枝方式多采用单杆或一杆半整枝。根据栽培密度确定留果穗数,一般每株留果3~4穗,每穗留3~4个。搭支架或吊蔓。

6  采后催熟

把果顶部转红面积达到整个果面的1/4,而果肩部仍为绿色的果采收下来,放在温度较高的温室或房间内后熟,上下可铺盖干净的塑料薄膜或草帘、无纺布等,过2~3天挑红熟的上市。也可用浓度2000mL/kg的乙烯利药液喷洒或浸泡1~2分钟,取出沥干放置在密封的箱筐中,置25℃左右条件下催熟4~6天,即可全部转为红色,此时上市的番茄不仅色泽鲜艳而且品质也好。

7  防治病虫

秋番茄生长发育的环境温度是由高到低。因而前期多发蚜虫和病毒病,中后期多发粉虱和晚疫病、叶霉病等,有的田块还发生生理性的脐腐病等,应及早采取措施予以防治。温度高时用可湿性粉剂防治,连阴雨天或温度低时采用烟剂或粉尘剂防治,并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

7.1  病毒病

以叶片褪绿、黄化、皱缩、扭曲,小叶、植株矮化和果畸形为主要特征,不仅影响产量,还会严重降低果实的品质,对秋番茄产量效益影响很大。病源除原来的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为害以外,近些年在陕西关中设施蔬菜产地,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和褪绿病毒病也有扩大蔓延的趋势,必须及早防治、综合防治。防治方法,一是选用抗病品种,做好传毒害虫防治。二是防止人为传播,操作时注意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操作工具,整枝打杈摘叶时先健株后病株,有条件的还可以采用完成一行植株农事活动后,用肥皂水或10%磷酸三钠水溶液洗手和农具。三是注意降温,温度偏高时,可推迟覆膜时间,或采取向棚膜上洒泥水、小水勤浇、叶面喷水等措施降低温度。四是果实挂红时适当早收,以协调番茄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间的矛盾,增强植株抗病性。五是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20%病毒A500倍液、5%菌毒清水剂300倍液、3.8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宁南霉素水剂200倍液防治,中后期可用复配剂防治,采用病毒抑制劑和激素、叶面肥及植物营养平衡剂复配,如宁南霉素+芸薹素内酯+锌肥,菌克毒克+优果锌,菌毒清+奶粉+白糖+绿芬威等,交替使用,7天喷1次,连喷2~3次。

7.2  晚疫病

一是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并用石灰或多菌灵药剂封住定植穴。二是及时摘除下部的老叶片,增加通透性。三是及时摘除病叶、病果,用塑料袋密封带出棚外深埋或销毁,防止传染。四是及时用药剂防治,如75%百菌清(达科宁)600倍液、25%甲霜灵(瑞毒霉、雷多米尔)600~8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600~800倍液、72%霜脲锰锌(杜邦克露)800倍液,交替使用,7~10天喷1次,连喷3~4次,还可配以40%甲霜铜600倍液灌根。阴雨天用烟剂防治。

7.3  叶霉病

优先采用47%春雷霉素+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还可用2%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1∶1∶200波尔多液等药剂防治。

7.4  脐腐病

主要由缺钙引起,可喷施0.2%氯化钙溶液,或用优果钙防治。

7.5  蚜虫、粉虱类

这些害虫不仅刺吸植株汁液,还传播病毒病,应尽早采用黄板诱杀等物理防治措施,也可释放丽蚜小蜂、中华草蛉等天敌生物防治。化学防治:防治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1.8%阿维菌素水乳剂2000倍液或1.5%苦参碱500倍液等;防治白粉虱和烟粉虱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3%啶虫脒乳油3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等。

7.6  棉铃虫、烟青虫等

钻蛀性害虫比较难治,果实一旦被蛀就丧失了商品性,对栽培效益影响极大。应在花期或扣棚前就提早用药剂防治,同时悬挂杀虫灯诱杀成虫。防治药剂有:Bt粉剂1000倍液,5%抑太保乳油1500倍液,80%敌敌畏800~1000倍液,1%杀虫素2000~2500倍液等。可交替使用,隔7~10天喷1次。

猜你喜欢

粉剂可湿性番茄
番茄炒蛋
秋茬番茄“疑难杂症”如何挽救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番茄果实“起棱”怎么办
猪缺锌患皮炎咋治
猪缺锌性皮炎的诊治
10%嘧草醚可湿性粉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10%苄嘧磺隆·异丙草胺可湿性粉剂对水稻抛秧田杂草的防除作用
藏药甘露调血粉剂和调气粉剂对104 例高血压病人临床基础研究
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