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内协商民主与党的纯洁性建设
2015-05-30陈云云
陈云云
摘要:
党内协商民主是指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机制、原则“嫁接”和运用到党内民主治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渐进式民主范式和实践模式。发展党内协商民主,既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党的纯洁性建设所面临突出问题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党内民主;协商民主;党的纯洁性;顶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15)04-0048-03
协商民主作为自由民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对竞争性民主的矫正和超越。党内协商民主是指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机制、原则“嫁接”和运用到党内民主治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渐进式民主范式和实践模式。与党内选举民主强调个体理性不同,党内协商民主强调的是超越个人利益的平等表达,追求的是集体理性和公共责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了整体谋划和统一部署,并将协商民主上升为一种可以运用到当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各个方面的制度设计,因此在党的纯洁性视阈中研究党内协商民主问题,并非随大流,也不是要使党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试验场,而是在准确把握协商民主基本价值及如何突破党内民主发展瓶颈基础上提出的崭新课题。
一、党内协商民主嵌入党的纯洁性建设的必然性
在推进党内民主和党的纯洁性建设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借鉴协商民主,前提条件就是党内民主和协商民主之间具有若干契合点,两者在基本原则、发展理念、运作机制等方面具有共通之处。
(一)社会主体多元化背景下的固有要求
我国社会正处于全面转型的特殊时期,由于经济成分变动、利益关系复杂、社会流动加剧,导致利益诉求多元、社会阶层和党员结构迅速分化。在新的执政环境下,党员干部自身利益诉求、利益结构、利益动机呈现明显分化和多元化趋势,与革命战争年代和计划经济时代相比,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和时代方位自然相应地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充分彰显党的包容性和纯洁性,一方面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和利益格局,要求党内体制和机制对于解决这些差异作出积极回应;另一方面需要适时地吸纳并有效地整合社会力量,不断优化党员的成分构成。若中国共产党没有能够做到有效地吸引、凝聚和整合全社会、各个阶层的政治发展目标及信仰追求,也没有能够使民众对党的性质和宗旨达成高度认同的话,那么党的纯洁性就会大打折扣甚至遭受质疑。
党内协商民主是正确处理和协调党内出现的各种利益关系和诉求的有效方法和范式,其内在体制和机制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党内可能出现的诸多差异和分歧,为突破由于党员主体多元化所引起的各种困境指明出路。党内协商民主通过协商畅通党员政治参与的渠道,缓冲不同党员群体的利益要求,在最大限度满足多方利益的前提下最终达成共识。通过将协商民主引入党内民主生活和领导方式之中,可以有效地发挥党内协商民主的制度和机制优势,使各阶层党员拥有平等的“话语权”,通过自由对话和利益诉求充分表达,说服他人转换偏好,形成多元化、聚合性和包容性的协商结果,防止党内陷入“政治冷漠”和“多数人的暴政”的窘境,真正做到服从多数和保护少数,这既适应了党内结构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又有力地助推了党的纯洁性建设。
(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
作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角色定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即实现了由在野党向执政党、由革命党向建设党的转变。纯洁性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也是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成功、始终赢得人民支持的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无论是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整风运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三反”运动,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着力克服和解决思想、组织和作风上不纯洁问题的一系列政治教育活动,都始终将纯洁性建设作为党自身建设的根本问题摆到突出的位置。
回溯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一方面党内民主及党的纯洁性建设深受传统“和合”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民主制度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无论是在制度设计还是政策安排上都具有“协商”的优良传统和“因子”,其中并不缺乏协商的民主精神。从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来看,党的民主集中制、党委制和代表大会制等,在设计与决策过程中都广泛采用了协商民主所倡导的交流、对话、讨论、协商等原则和形式,具有浓厚的协商色彩。因而,我们不妨将党内协商民主引入党的纯洁性建设中,党内各项事务、决策及干部选拔等,先是在党内相应层次、级别进行协商,充分考虑党员的意见和建议,经过深思熟虑的审议和畅所欲言的讨论最终达成共识。协商民主在党内民主实践过程中率先建立和发展,是对党内优良协商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同时,党组织内部的民主化运作,不仅可以增强党组织的肌体活力和凝聚力,而且也为党的纯洁性建设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这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历史规律和现实逻辑,而且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具体体现,最终目的就是把党建设成为具有高度民主意识,能够真正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三)解决党的纯洁性突出问题的现实选择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发展党内民主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目标,并通过九十多年的积极探索和勇敢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内民主发展模式。在党内协商民主制度设计和机制运作中,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作出了各自独特的理论与实践贡献,使协商成为一种基本的民主方法得到了建立、继承、发展和不断完善。在世情、国情、党情、社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国改革开放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党的纯洁性建设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中国共产党是集领导型、执政型、学习型、发展型于一身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员数量庞大,内部结构类型独特。习近平强调:“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決,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这就要求发挥协商民主的基本功能,最大限度地增强党内各项制度的包容力和协调力,进而增进政党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合法性。
中国共产党能够沉着应对来自各方面挑战和危机的一个重要法宝就是通过党内协商民主来推进党的纯洁性建设。而当前党的纯洁性建设面临诸多理论困境和现实难题,迫切需要我们积极寻求破解的路径。一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还不成熟,加之政企不分的现象依旧存在,黨政官员接触经济事务的机会日益增多,巨大的利益诱惑导致权力寻租现象大量出现。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党员干部的影响相对式微,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模糊甚至是扭曲,存在精神“缺钙”现象,同时不少党员在大是大非原则性问题上认识不够清晰、态度摇摆不定,出现“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种种乱象。三是官员贪污腐败问题严重侵蚀着党的肌体。四是党员干部总体政治参与的意识和热情呈现双下降的趋势,他们的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还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当前党的纯洁性建设急需适应现今的政治大环境,特别是需要不断更新理念、创新体制和机制。发展党内协商民主既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和潮流,也不失为一剂强心针。党内协商民主将协商民主的理论、原理、原则和方法大胆、合理地运用到党内民主运作过程中,将推进党内政治生态民主化、法治化、科学化的突破口从之前的投票选举引向自由平等地讨论、辩论和协商,从注重民主的结果和形式转向更加关注民主的过程和质量,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党内协商民主的理论与实践模式。同时,党内协商民主作为高效的“保洁剂”,能够“防污去腐”,抵御党内不正之风,净化党内不洁之气,成为保护党组织肌体纯洁性的重要屏障。
二、发展党内协商民主推进党的纯洁性建设
党内协商民主是推进党内民主的一种理论假设和理性选择,不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和治理方式科学化、民主化、合法化的发展方向,而且对于新形势下党的纯洁性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形式之一,党内协商民主是推进党内民主化进程的重要渠道
我们可以把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研究成果当作是研究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参考,但是不能当作是根据、标准甚至唯一标准,其“仅仅提供了一种不完善的、尽可能合理地做出决策的方式”。协商民主不应该只按照西方的话语体系来阐释和解读,它应该有中国自己的逻辑和进程。党内协商民主是一种极具中国特色、风格和作风的协商民主范式,其根本理论旨趣就在于拥有自由、平等身份的党员主体就共同关心的话题,通过对话、讨论、审议和协商,独立表达各自的立场和观点,同时充分尊重并理解他人的意见、主张和偏好,在考虑党的利益、人民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基础上,最终达成相对一致的意见和共识。科学认识协商民主对于党内民主和党的纯洁性建设的积极意义,除了需要充分挖掘中国特色协商民主自身的理论资源,还应该重视党内协商民主各个层面的实践探索;除了需要加强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的宏观指导和理性引导,还应该重视地方的宝贵经验和自下而上的示范推广。对待党内协商民主,我们不能采取历史虚无主义和奉若圭臬的极端态度,而是应该看到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在党内民主发展中都具有无法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二)将对话、评议、商谈机制引入党内民主治理之中,是党的纯洁性建设的明智战略选择
如果协商民主的适用范围仅仅限于党际之间和政治协商层面的话,那么这无疑是对协商民主理论本义和真谛的极大曲解。当前,在党内发展和推行协商民主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推进其“广泛”“多层”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从实践层面来看,近年来党内协商民主在一些地区已进行了成功试点,并且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从中央层面重大问题的民主决策,到上海闵行区党委决策机制的重大改革,再到江苏基层党内的“公推直选”、北京社区党员议事会等,已发展成为以党员参与为基础的对公共事务作出决策选择的中国特色的党内协商民主模式,这也是当前我国最为典型、最为成功的党内协商民主的实践标本。从实质性民主的角度加以理解和审视的话,这些推进党内协商民主的诸多尝试和种种努力,以保持党的纯洁性为根本落脚点和价值取向,围绕推进党内民主这一中心任务,不仅凸显了协商民主的基本特点与内在精神,而且为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将党内协商民主嵌入党的纯洁性建设,需要以“顶层设计”与“基层摸索”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推进
习近平强调:“协商就要真协商,真协商就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来决定和调整我们的决策和工作,从制度上保障协商成果落地,使我们的决策和工作更好顺乎民意、合乎实际。”当前,发展党内协商民主、推进党的纯洁性建设,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其中,加强“顶层设计”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切实推进党内协商民主沿着“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方向发展,其重要价值在于: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基层探索”走向“碎片化”,另一方面也为“基层摸索”提供必要的保障和依据。“顶层设计”是指党中央有能力设计出借助协商民主推动纯洁性建设的科学体制和机制。“顶层设计”的目标不仅需要强化党中央在设计改革过程中的权威和作用,防止改革的部门化和既得利益集团化、固化,更重要的是让党中央有能力通盘去协调改革的执行和实施。诚然,当前党内协商民主的发展仍然缺乏科学的运作制度和平台,存在一系列观念性障碍,在实践中也容易导致精英主义倾向,但是不能因此而裹足不前,我们应该在加强协商民主理论中国化、大众化研究力度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勇于探索。
[HT5H]参考文献:[HT9.5SS][1.6mm]
[1][ZK(#]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57.
[2]张霜.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生成机理及现实考量[J].宁夏党校学报,2014(06).
[3]陈家刚.协商民主与政治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3.
[4][JP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