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企业在美国绿地投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5-05-30李一文张丹丹

2015年43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李一文 张丹丹

摘要:本文对中国企业在美国绿地投资的产业分布、投资主体、投资规模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分析,并选取近年来中国企业在美国绿地投资的相关数据,研究中国企业在美国绿地投资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绿地投资;问题;对策

一、中国企业在美国绿地投资的现状与特点

中国企业大举进军美国进行绿地投资是在2000年左右。目前中国对美绿地投资呈现以下特点:

1.產业多元化趋势。中国在美投资不是仅仅集中在一个产业或者几个战略产业,而是进入了各个产业,行业覆盖面越来越广,出现了很多新兴行业,多元化的特征十分的明显。中美关系中心的报告发现,中国在美国进行投资的大型企业,基本上都是在国内已经有了相对竞争优势的领域,比如家电和消费电子品,这些投资均是在价值链下游。投资额最高的部门是工业机械、设备和工具;第二大部门是电气设备和零部件,事实上,中国在16个行业的投资超过了一亿美元,在所有行业中的投资都在普遍增长,从制造业、服务业,到高科技和普通科技。

2.投资主体从国有企业为主向私营企业过渡趋势。通过对一些文章的分析对比,会发现中国国有企业在美国投资的未来趋势会呈现倒挂的趋势。在2010-2011年,中国国企在美国投资的数量持续增长,但随着国有企业在美国投资的强劲形势,民营企业也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作为一股新生的力量也开始了对美国投资的攻势,这就造成在未来的几年里,国有企业对美国投资所占的百分比会减少,相应的民营企业所占的百分比增加。2003-2010年,在230项在美的中国投资中,便有170项(74%)为私营企业投资。

3.投资规模不大,投资存量占比很低。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美国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海外投资市场。然而,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水平却依旧很低,而且相对的增长也不明显。2005年到2007年连续三年基本上都没有明显的波动,都是保持在2亿美元左右。截止2010年末,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存量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1.51%,而且在中国加入WTO后的2003-2010几年间,此项比例一直在1.30%-1.65%之间。对美投资流量增长了19倍,但是也明显低于中国整体对外投资增长的25倍。显然,中国在美国的投资仍处于起步阶段,这就意味着中国未来在美国市场的投资有很好的前景,有很大的空间。

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美国的经济收益也不是很乐观。根据有关数据,发现1999年到2009十年间美国企业在华投资的年均收益率为18.11%,而同期中国企业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年均收益率仅为3.8%。从这两组数据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在对外直接投资的水平上还存在着很明显的差距。

二、中国企业在美国绿地投资存在的问题

中国企业在美国绿地投资存在很多问题。从国家的安全角度来说,美国外资委员会所进行的国家安全审查是中国企业在美国绿地投资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障碍。从中国企业在美国绿地投资的历年案例来看,国家安全是美国政府否决中国企业绿地投资的最常见理由。近年来,美国的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审查的案件越来越多。

对中国技术的转让也是美国政界最大的顾虑。从经济层面来说,则是担心不恰当的收购致使产权;还有被夸大的政治因素,这是中国长久以来一直无法回避的潜在阻力。首先,美国一直对中国的经济模式存在一定的顾虑,中国企业的国有资本身份是首要的障碍点;其次,美国的高新技术领域是中国企业的“禁区”;第三,美国会以莫须有的理由拒绝中国的投资;第四,舆论界的过分关注;第五,利益集团的游说压力,受利益集团的驱动,美国国会通过听证会、议案、向行政部门施加一些压力、发布调查报告等方式来阻碍中国企业的绿地投资项目。在美国的总统选举、国会议员选举的关键时期,利益集团的活动更加频繁,中国企业在美国绿地投资的活动将会更加容易受到限制。

三、中国企业在美国绿地投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在近年来也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但是中国企业赴美投资却频频受挫,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美国的外国投资委员会对于“国家安全”的定义并不明确,造成接受审查的交易范围扩大,越来越对的案件要接受调查,而且要求交易方重新呈报材料,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审查交易,很多都以国家安全为理由要求交易方采取减损措施,并且减损措施越来越严格。

其次,由于美国总统在国家安全审查方面享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因此,很容易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国会对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否也有很大的作用。

最后,中国美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异,美国国内的利益集团对中国的企业抱有一定的成见。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已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次贷危机使美国经济处于低迷状态,美国的心理上难免失衡,对中国企业的在美投资抱有怀疑态度;长期以来中美两国的对立状态,美国一直在很多领域遏制中国,因此认为中国在美投资可能对美国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美国认为中国政府的过多干预,比如汇率、补贴等,导致了不公平资源及资源配置效率的扭曲,因而对中国企业的投资产生了不信任。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对“外国政府控制下的交易”实行了更加严格的审查规则,从而导致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遇到了更大的阻碍。

四、促进中国对美国绿地投资的政策建议

为了解决中国企业在美国绿地投资存在的问题,促进中国对美国的绿地投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是政府层面。要发挥制度优势,努力创新制度环境,培育中国的跨国公司。建议制定“走出去”的战略计划,以及主要行业的战略规划。总结实践并逐步推广对外投资;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加大海外投资的金融支持力度。首先,建议改革中国的货币政策;其次,推动中国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境外布点;加大政策力度支持。建议中国的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全球投资规划的制定;要推动深化两国战略互信机制;尽量减少以国有企业的身份进行对美的投资。

其次是投资促进机构。要完善“走出去”投资促进服务机制和体系;借鉴发达国家投资促进机构的经验提高专业化水平;加强海外商会建设。

最后是企业。要明确投资目标,形成清晰战略。完善投资前尽职调查程序,全面的梳理潜在的障碍和风险;完善海外投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交流,避免交易审批陷入被动的状态;支付方式多样化。准确评估在美国投资业务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重视利益集团在审批中的重要作用;提升企业形象,树立“中国制造”品牌。积极向中国相关的政府部门反映在美国绿地投资存在的问题,建议中国政府加强对外投资的国家安全审查。(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国贸系)

参考文献:

[1]任亚楠,陈瑛.中国大型国有企业对美国绿地投资的时空特征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4):401-403.

[2]朱志砺.中国企业走出去宜选“绿地投资”模式[J].大经贸,2011(4):13.

[3]杨轶雯.三一重工风电项目并购案对重工企业赴美投资的启示[J].对外经贸实务,2002(10):74-76.

[4]吴汉洪,贾炳军.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在美投资中的国家安全审查[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8-62.

[5]李俊江,薛春龙,史本叶.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的内在动因,主要障碍与应对策略[J].社会科学战线,2013(12):73-77.

[6]杨挺,田云华,邹赫.2013-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征及趋势[J].国际经济合作,2014(1):25-32.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