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实践与研究

2015-05-30郭利平

大学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国贸专业教学体系评价体系

[摘 要]实践教学是拓展大学生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最好途径,也是大学生自主创新的动力源泉。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在实践环节开设时间上存在一定问题;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课程开发不足;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滞后。针对上述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构建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实践教学 国贸专业 评价体系 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5-0172-03

一、问题的提出

实践教学是拓展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大学生社会化、个性化展现的最主要平台。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空间、动态的场景和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是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重要载体,是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创新的主要动力和源泉。[1]据统计,河南省现有本科院校33所,其中开办国际贸易专业的院校有26所,约占78%。从各院校教学实践环节来看,存在的问题极为突出:一是实验室建设不能满足理论教学的需要,教学软件内容简单,形式过于单一,无法将整个国际贸易实务流程很好的体现出来;二是有很多院校目前尚未拥有实验室和教学软件。因此,进行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迫在眉睫。

中原工学院国际贸易专业从设立以来,就定位于培养能够在涉外商务部门、跨国公司以及海关等从事实际业务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所以从课程设置上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性、应用性和务实性。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地位的提升,我国对国际贸易人才客观上要求应具备更全面的技能与能力,这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技能与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也对我们已有的实践教学环节提出新的改革要求。同时,随着我国外向型企业的增加,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相近专业的学生也更加需要学习和掌握对外贸易的实践操作。[2]因此,探索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不仅对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益,而且能够使相近专业的学生受益。

二、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与主要问题

(一)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中原工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遵循以系统掌握知识为基础,强化模拟训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思路。现阶段,本专业实践环节分为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习基地现场实训两个部分。(1)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国贸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共包括6门实习课程,主要是办公信息管理;商务英语听说实训;外贸案例讨论实习;实务模拟实习;单证业务实习;毕业论文。而实习方式则包括课堂讨论、模拟平台实习等多种方式,每门实习均配备两名指导老师进行悉心指导,并根据实习内容科学规划实习周数。(2)校外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校外实践主要包括两大实习内容,一是专业认识实习,二是毕业实习。

(二)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主要问题

目前,我专业已经具备实践教学的基础,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变革。(1)实践环节开设时间存在一定问题。一些实践实习课程开设较早,但相应的理论课程开设较晚,无法为学生实践提供充分的知识储备。(2)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不合理。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补充与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设相近学科和专业的实践课程,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全面性。[3](3)实践教学课程开发不足。根据本专业特点,现有实践教学安排了专业认识实习、办公信息管理、商务英语听说实训、单证业务实习、外贸案例讨论、实务模拟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不同的实践环节,总计35周。由于受到教学计划时间的限制,各个实践课程平均分配课时,这就存在有的环节教学安排过满,而有的环节又过于松散的弊端。(4)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滞后。2005年,国贸专业尽管形成一个集外贸实务教学系统、外贸单证教学系统、外贸模拟练习系统、外贸实习平台为一体的多功能实验实习场所,但由于师资等方面的问题,缺少实习平台实训环节的开发,对于软件的全面运用还没有实现,同时实习基地的建设还十分欠缺,这也客观上制约了实践教学条件的优化。

三、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一)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内涵

国际贸易专业按其学科门类,属于应用经济学领域。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综合来说,就是针对理论教学的各门课程,整合课程对应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把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环节结合考虑,使理论教学内容得以应用和扩展,构建综合实践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通过各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来共同完成对学生整体培养目标的实现。[4]

其主要任务为从实践角度分析研究国际贸易实务中各流程和领域的具体各种操作方法,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践,学会在进出口业务活动中能够正确运用各种实践规则,在确保经营单位最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又能按国际规范行事。而建立合理的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正是以上目的和任务实现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二)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内容

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1)课堂实践教学体系。课堂实践教学体系是以讨论式、情景式、问题式、探究式和模拟式为主的实践教学方式。其课堂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指标要素应包括实习实训的目的、任务、具体流程、应达到的效果及实现实习实训效果的手段和途径等几个方面。(2)实践教学实训体系。实践教学实训体系应当主要包括以下要素:第一,校内实验室实习。按照专业培养计划与教学大纲的要求,我校本专业校内实习分为国际贸易案例实习、国际贸易实务软件模拟实习、商务英语听说实习、单证实习。对于校内实验室实习来说,最终应当形成实习报告。第二,校内实训。学生通过校内实训,受到最基本的操作技能的训练,为校外实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校外实习及社会实践训练。此外,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以及积极参加以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主的设计或竞赛活动,例如全国外贸跟单员大赛、挑战杯大赛等,对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有益的。第四,毕业实习训练。(3)实践教学条件体系。第一,实践教学培养计划及教学大纲。需要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适时增加新的实践课程,延长某些实践教学课程的学时,使实践教学学时不低于教学总学时的40%。第二,实践教学教材。尤其是采用国家优秀教材或是国家级、省级规划教材。第三,实践教学实验室。实践教学实验室是实践教学条件体系最重要和最广泛的要素。实践教学实验室应包括两种模式,即软件模拟实验室和实物模拟实验室。第四,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各高校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加强校外实训基建设。第五,师资力量。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行业内的培训,安排专业课教师定期到合作企业参加实践活动,从外贸相关企业聘任优秀的实践人员作为兼职实习指导教师。

(三)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实施

(1)实践教学质量评价考核体系。首先通过分析调研,结合本校实习实践条件,确定评价指标的要素;在此基础上设定评定指标,并根据我校实际对指标进行修正,指标应尽量定量化,具体化,使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形成内容固定的体系。结合我专业的学科特点,应对校内实践环节和校外实践环节都加强规范和管理,对学生参加实习实训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均需提出严格要求,每次实习实训成绩由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两部分成绩汇总确定,即平时成绩和最终测试成绩。(2)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校实践教学管理部门或学院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应对实践教学进行督导。督导内容主要包括实习实训计划是否符合专业培养方向及特色;实习实训课题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是否每次授课都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目的和要求以及实习实训课时是否充分等。通过实践环节计划、目的及内容的督导,对实习实训教学质量给予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达到合理确定和利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目的。[5]

四、国贸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措施

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奠定了实践教学在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因此,针对上述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

(一)构建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第一,院校自建模式。院校自建实践基地是当前高校的普遍做法。实践基地由院校自己投资建设,由学院自己管理。第二,校企共建模式。第三,院、校联建实践基地模式。院校联建实践基地一般是两所以上院校根据资源共享、成本分担等方式,联合共建的实践基地,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各院校在资金、场地、设备等方面的不足。(2)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以实践基地建设为基础,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所建立起来的各教学要素有机结合的框架和教学程序。通过教学内容的立体化、交互载体呈现形式的立体化、应用服务的立体化。

(二)实施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措施

(1)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首先,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的组织机构。完善岗位责任制,明确担任实践教学工作的各部门、各类人员的职责分工和管理权限,使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都有明确的分工和责任,并能够上下协调。其次,建立与完善制度保证机制,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再次,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的档案制度,科学管理和运用实践教学的相关资料。(2)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根据我校具体情况,可以尝试将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的开设时间提前至第二学期,以适应专业认识实习的需要;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提前至第五学期,以同时满足专业认识实习、外贸案例讨论等实践课程的需要,做到理论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衔接更合理。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下,国际贸易专业预计增设企业管理沙盘模拟实习和敏捷销售实习,学时均为1周;相应的,分别缩减办公信息管理实习和外贸案例讨论实习各1周的学时。第二,充实和调整实践教学内容。首先,针对新开设的实践教学课程,补充其教学内容。主要增设企业管理沙盘模拟实习课程、敏捷销售实习课程。其次,对现有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在进出口实务模拟实习以及单证业务实习中,增加实地参观学习部分。(3)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实验教学建设。第一,加强实验室建设。第二,加强实验教学软件建设。对软件进行升级或是与高校、企业合作设计出更接近实际业务的教学软件是本次改革中应思考的问题。(4)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5)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主要包括建立校内与校外实践基地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建立教学评价、质量监控体系。其内容包括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过程、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

[ 注 释 ]

[1] 柴利.对国际经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再思考[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7(2):85-87.

[2] 王建恒,李万海.加强应用性大学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训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7):57-59.

[3] 郭利平.基于SWOT分析的大学生就业选择和战略思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22-124.

[4] 张宝春.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01(6):77-78.

[5] 韩常青.新形势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41-142.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国贸专业教学体系评价体系
高职《图片处理》课程的教学大纲设计
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CPE人才培养模式下民办高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