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的教学研究与探索

2015-05-30廖爱华等

大学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专业教学校企合作

廖爱华等

[摘 要]轨道交通车辆工程随着国内外轨道交通的不断兴建延伸而成为一个新的热门学科出现,社会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城市轨道交通是轨道交通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具有轨道交通的许多共性,也有其独具的特点。根据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发展与教学研究现状,结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车辆专业教学实际情况,对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材建设、产学研结合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提出适合轨道交通车辆工程领域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专业教学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5-0149-02

一、引言

轨道交通车辆工程随着国内外轨道交通的不断兴建延伸而成为一个新的热门学科出现,社会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城市轨道交通是轨道交通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具有轨道交通的许多共性,也有其独具的特点。由于以往常常缺乏对城轨车辆设计及集成技术、车辆牵引传动技术、车辆运行控制技术、车辆牵引供电系统、车辆智能检测技术与车辆节能技术的系统了解,直接按照原来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类比进行专业设置和教学实施,专业课程和课程内容的设置缺乏针对性,使城轨车辆这一具有丰富内涵和较强特色的专业的教学偏离了注重学科、专业规划与产业规划的初衷。

本文依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车辆工程专业的教学现状并参考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车辆工程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建设、教材建设、产学研结合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提出适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轨道交通车辆工程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课程设置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技术更新发展快,传统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创新氛围不浓,理论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导致专业教师自身素质提高、课程教材建设、学生创新培养环节上存在较大瓶颈,需要推动建设一系列课程、师资队伍和学生创新项目,才能满足轨道交通车辆工程的知识和能力培养要求。

轨道交通车辆国产化率虽然达到70%的目标,但牵引传动和控制技术仍然掌握在西门子、庞巴迪、阿尔斯通和东芝等几家大公司手中;制动关键技术仍掌握在克诺尔、NABCO等公司手中,这些公司的产品仍然占有国内大部分市场份额。A型车的总体设计仍由国外供货商负责,其列车试验仍由国外公司主导。[1] [2]

轨道交通车辆工程领域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集中在牵引传动、控制技术和制动关键技术领域,因此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的课程设置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的基础上,应再增添紧密贴合车辆工程未来发展方向的课程设计作为第二课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与实际应用水平。课程设计内容可以包含: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结构与原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故障诊断与维修、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力牵引与控制、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技术、液压与气动、微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结合国内外高校的轨道交通教学研究,可凝练成四个方向:

1.轨道交通车辆结构;

2.轨道交通车辆牵引传动技术;

3.轨道交通车辆网络控制技术;

4.轨道交通车辆制动关键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工程实践与训练为主线,有机整合原来散布于不同学科、与轨道交通车辆相关的内容,率先形成以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等多个一级学科为支撑的、凸显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的重基础与个性化的教学体系,划分为公共基础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特色教育和企业工程实践四个层次。这使学生有兴趣、有研究、有实践地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逐步、系统地增长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三、师资建设

高校师资建设的第一步是引进人才,其引进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行业内引进资深人才;二是从高校中引进人才。因此一方面可以从国内拥有轨道交通专业领域博士授予点的高校引进在资历要求、教学能力、科研发展能力和学术发展潜力综合发展的教师,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化交流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更希望引进具有国际化学术背景的人才。[3]

在国内人才引进方面,对于教师队伍应当引进车辆工程专业领域博士学位以上的人才;对于实验室的人才引进,应该引进铁路院校硕士学位以上的人才,最好本、硕都是“211”工程的铁路院校。这里重点推荐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与电气工程学院牵引供电所、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铁道与电气化研究所、兰州交通大学车辆工程学院。

在国外人才引进方面,受到语言、生活习惯以及国家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很少有国外专业人才在国内高校长期执教或从事科研,所以目前直接引进国外人才尚有一定的难度。目前最好的方式就是引进具有国外留学经历的高水平国内人才,国内“985”和“211”院校已将这一条作为人才引进的基本条件,但目前为止它在我院执行仍然有难度,所以可以将我院车辆工程专业教师送至国外高校对车辆工程领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学习,时间跨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为短期与长期两类。通过参考国内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与国外高校的交流经验,可以选择的院校推荐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德雷斯顿工业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和韩国铁道技术研究所等。

四、教材建设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的教材建设一直是学院进行该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由于尚没有较可行的专业教材,学院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成立教材编写组,邀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和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参与教材的编写工作,广泛收集相关出版资料、职工现场培训教材、厂家的产品说明书及国外出版的相关资料,编写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概论》《城市轨道交通制动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英语》《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修工艺与设备》等专业课教材。[4]

五、产学研合作

(一)校企联手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担任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的专职教师,将以同时具有较高学历和在企业、设计院、研究所工作经历的“双师型”教师为主,以校内双师型导师培养和企业导师培训同步进行为基本原则。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二)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但由于设备技术先进,更新换代快,生产厂家多,型号和制式不一,成本代价高昂等原因,学校很难在实验室齐备。受限于学校设备的不足,实践教学环节往往开展得不是很到位,通过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交流,安排校外实习,增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1.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生产实习

参观学习车辆电气各个关键部件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安全教育、车辆各个关键机械部件拆卸、诊断、检修、安装实训。

2.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岗位实习

包括车辆各个关键主电气回路部件拆卸、诊断、检修、安装实训,车辆各个关键辅助电气回路及控制回路部件拆卸、诊断、检修、安装实训。

3.城市轨道电力牵引与控制综合实验

包括均衡修、架修、大修、电力拖动与电力电子综合实验。

4.车辆现代检测技术综合实验

学习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牵引控制,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缩短上岗适应期。

六、结论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建设、教材建设、产学研结合等方面的分析和探讨,以及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的实际应用现状,上述改进方案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车辆工程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 注 释 ]

[1] 陈超.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大连交通大学,2010.

[2] 汪泓.打造卓越工程师摇篮,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育,2010(8):9-10.

[3] 师蔚,郑树彬,方宇.城市轨道车辆工程专业系列综合课程设计设置[J].中国电力教育,2013(19):117-118.

[4] 郑树彬,朱文良,方宇,师蔚.基于驱动创新能力培养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38):136-138.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专业教学校企合作
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增强现实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职业技能竞赛促专业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式烹饪专业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