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写作
2015-05-30谢小青
谢小青
阅读学生的考场作文时,仿佛要被铺天盖地的语言枯燥乏味、事例相似的学生习作淹没。遇到一篇出彩的文章,真有点久旱逢甘露、沙漠遇绿洲的感觉。由此推想,大部分学生在考场上写作文时也是一种煎熬。带着铁镣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范围内跳舞,可想一定是肢体僵硬、表情痛苦。
可随笔写作不一样。它没有正襟危坐、一本正经的作文架势,其文思常常如“风吹林响,泉激石鸣”,即兴而生,随意而发。题材可大可小,篇幅可长可短,完全发乎自然。无论是学生写还是老师评阅,都感觉是一种享受。
随笔,顾名思义,随手写作,随意随心写作,意思是可以随便写。可仍有许多学生心思情感很粗糙,每周一次的随笔写作也是一件很艰巨的任务。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清新的随笔来呢?
首先,让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题材
随笔看似随意,实则费心,它可以随意、自由、小巧,但要能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每天的生活似乎总是三点一线,周围的环境,身边的人似乎是一成不变,因此,许多学生感慨生活的贫乏,无事可记。其实,生活如浩瀚的大海,博大宽广,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写成文章。罗丹说:“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例如,有学生把父母每天辛苦的接送看作寻常:
闹钟响起,已经五点半了。挣扎着起来,一切老样子。当我走出洗手间时,桌上已经多出几样热腾腾的饭菜。“快吃吧,我在下面等你。”说完她便匆匆下楼。我迅速解决一切冲下楼。她开着车送我去学校,路上无语。到了学校她说:“上课认真点,知道吗?”我一边答应着一走进校门。
有学生感激父母对自己学习的陪伴:
夜自习回到家,妈妈总是处处为我学习着想,怕我饿着,就在书房的篮子里放些饼干。特别是将近考试,我作业很多,心里很烦躁,每天晚上要开夜车。她一直默默地陪伴。熬夜太晚,在我做不出题目时,她也总是能端上杯温牛奶,让我静下心来。
这些学生在随笔中虽然关注到了父母的辛苦、对自己的关爱,但相似的情节发生在每一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由于文字中忽略了细节,也就缺乏“这一个”的独特性,情感的寄托也就少了打动读者的力量。而有的学生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又是一碗粥放在桌上,晶莹剔透,看上去十分的稠,望着她忙碌的背影,我坐下吃了起来。
今天是我高中学习的第一天。看着眼前的粥,猛然发现这满满的温暖已陪伴了我三年。思绪不由地回到了那个寒冷的冬天,我清晰的记得那一幕。
寒冷突袭,那时搬入一套没有装修的房子中暂住。关掉闹钟,我仍留恋着被窝里的温暖。先听一阵拖沓的脚步声,接着便是锅碗声,我挣扎着离开被窝。昏暗的灯光下,你在锅中熟练地搅动着,缕缕白烟缓缓升腾、跳跃,与你的发丝共舞,你把粥小心翼翼地盛进碗中,放上一把勺子。我望着你疲惫但充满温情的脸,心里涌动着一股酸楚,更多的是无比的幸福。当我喝着热呼呼的粥时,一切凉意早已不复存在,只有满满的温暖和浓浓的爱意充斥着我浑身每一个细胞,融入我浑身每一滴血液……这样的粥我喝了三年,冬日是热的,夏日则是凉的,日积月累,爱不断,温暖不断,陪伴了我三个春秋。
当我把相同内容的随笔归纳整理,用投影给学生展示欣赏时,学生在比较中很快会发现,细节的刻画在传情达意上的重要作用。我们只有注意那些寻常琐事,关注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才能在其中感发出无尽趣味来。
其次,让学生学会做一个敏感的人
写作需要细腻的心灵,需要我们在生活中“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生活的变化,心态的波动,喜怒哀乐,千姿百态。敏感的、善于观察和感悟的学生,会抓住生活中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一次邂逅、一个插曲,自然界的一丛草木、一块山石、一朵鲜花、一只飞鸟,甚至是偶尔听到的几句对话,都可能心有所动,激发情感。
有学生对一场雨,有了这样的感触:
行走在雨中,没有了喧嚣的感觉,没有了热闹的气息,雨唱起了主角,稀疏的行人与过往的车辆,今天成了陪衬,乘着风的雨,弥漫于天际。
有学生对一朵桃花心生爱慕:
清晨的桃花是最娇艳的,露珠静静的躺在桃花上,远远看上去,就像一个优雅的小精灵,近看就像一个不施粉黛的少女的脸庞。轻轻抚摸上去,不像绸子那样丝滑,也没有布的粗糙,只能感到片片柔软。诗经里一句“杨柳千寻色,桃花一苑芳。风吹入帘里,唯有惹衣香”便悄然浮上心头。
再次,让学生学会做一个有思想的人
著名的思想家帕思卡尔说过: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的一切尊严在于思想。作为日渐成熟的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面对多年生活的房屋面临拆迁时,有学生习以为常,有学生表现浓浓的不舍与留恋,还有学生有了新的思考:
当我们老家因拆迁而不得不搬离的时候,坐在院中我专属的小竹椅上。我就想起了我和姐姐第一次摘后院的桃子吃的喜悦,第一次爬上茅草堆的快乐……阳光又一次投射在院中的桃树上、葡萄架上,散发着圣洁的光芒。或许,下一次太阳升起来的时候,这样的美景将不再存在。但每一种美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我们要学会去坦然面对时代的变迁,这是无法阻挡的潮流。
老家最后的日出,则是新家日出的开始。美,永恒在天地之间!
有学生参加野生动物园以后,在随笔中这样写到:
人类总是居高临下地对待动物,将它们关在牢笼里,供人类参观。而这一天,我们坐在车里,像是关在笼子里,老虎狮子就在我们身边悠闲地晒太阳。所有的动物对于车子和人类早已见怪不怪。那些鸵鸟和斑马,不急不慢地在路的中间散步,又何曾把我们放在眼里。在一个虚假的自然环境里,我们和动物互相都是看客。
生活中这些细小、片断、零散、平凡的事物,常常容易被学生忽视;生活中那些偶尔获得的新鲜感受、情思火花又稍纵即逝,如果学生没有灵敏的感觉,没有沉思的心灵,就可能失之交臂。令人庆幸的是,这些学生都用他们手中那枝生花妙笔把它们记录在随笔中了。隔着时光的长河,我想无论是自己还是读者,都会从那些字里行间触摸到曾经鲜活的生活,感受到那些曾经的心跳。
时间永远翻卷着书页,让我们都做一个对生活敏感的人,一个爱思考、会思考的人。然后用随笔随时记录下生活中那个真实的自我,让随笔成为我们的生活录音笔吧,让随笔向将来的自己证明我们曾经度过的日子是多么的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