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视域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探析

2015-05-30李德龙王志刚

北方论丛 2015年5期
关键词:大众化人文关怀以人为本

李德龙 王志刚

[摘要]人文关怀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的重要思想路线。当今国人的精神处境和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强烈呼唤贴近实际的人文关怀,唯有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关注大众的心灵世界、不断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正视大众的差异性,采用科学合理的理论宣传方式,是人文关怀视域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现实策略。

[关键词]人文关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5)05-0118-03

[收稿日期]2015-06-28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建设及其哲学理念研究”(12JD710098)

一、 马克思主义蕴含丰富而深刻的人文关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通俗化、具体化和生活化,使之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掌握、信仰,从而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自觉运用的过程。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是大众“化”与“化”大众的良性互动和有机结合,其“化”的主体与对象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大众。然而,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存在片面化倾向,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思想一度被遮蔽起来。如有学者从“科学论”的角度出发,仅仅将马克思主义理解为是一种科学理性,并认为其与人文关怀并无关联。人文关怀指的是对人类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关注、探索和解答,具体表现为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追求等[1],它是人文精神的实践途径和集中体现。如果说人文精神是属于形上的精神范式,那么人文关怀侧重的则是形下的实践层面。尽管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未曾出现关于“人文关怀”的概念性表述,但在其字里行间却始终贯穿和闪烁着“人文关怀”的思想光芒。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人文精神与其科学理性是紧密融合在一起的。

从马克思那些倾注毕生心血所创作的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来看,促使其思想前进的内在动力,不仅仅是彻底的科学精神,更是那种基于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而体现出的人文精神。

“人类解放”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马克思论述了“政治解放”与“人的解放”二者之间的区别与关系,指出人必须通过“政治解放”这个中介,才能使自己得到解放。为此,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呼唤:“人的高度的革命”,倡导“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 [2](p.10)。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异化劳动”进行了详细而又深入的剖析,指出人的异化是由“异化劳动”所导致的,是“异化劳动”使工人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2](p.43)。认为共产主义才能使人性复归进而真正实现人的解放,即“共产主义是私有制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3](p.120)。此外,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又做出了科学的阐释,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著名论断,不仅使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人成为现实中的人,还为考察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尤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马克思因格斯确立了从“现实的人”出发去看人的解放问题的原则和立场,强调“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正是在这种对人,以及人的解放的现实的理解前提下,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富有人文气息的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标志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并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角度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做出了这样的阐释:“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最初的阶段是以“人的依赖关系”为特征的,这时的人作为个体而言没有独立性;第二个阶段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人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并在形式上成为自由人,但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却仍然束缚着人的发展;只有到了第三个阶段,即 “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4](pp.107-108), 人的发展才算达到最高水平并真正实现了人的最终解放,毋庸置疑,这个社会发展的“自由个性”高级阶段就是“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之后,马克思在其巅峰之作《资本论》中,进一步丰富了上述“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5](p649)。在这部伟大的鸿篇巨著中,马克思详细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系统阐释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终极目的,是要为广大的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探索迈向共产主义社会的现实途径,以期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

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一系列经典著作的考察,足以说明人文关怀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的重要思想路线,其理论的字里行间处处体现着对人的生存、人的自由、人的本质、人的发展等问题的高度关注,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人文关怀,并在科学理性的指导下将之推向了全新的历史高度。那种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人文关怀无缘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

二、当今时代强烈呼唤人文关怀

当前我国社会的急剧转型不仅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还使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人的物质利益的忽视及对道德理想和奉献精神的过分强调,造成了人们物质生活的相对匮乏和精神世界的不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唤醒了中国人的主体意识和权益意识,人们对物质生活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衷和追求,更加关注现实利益和当前利益,这在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令人担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加之文化建设和法制建设的相对滞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观念在人们的心中滋长蔓延,对物质的片面追求及个体物欲的极度膨胀,导致人的需要、能力、理想等均被物化,严重地扭曲了人的内在精神需要。身处社会转型时期的国人尽管获得了相对富足的物质生活,但并没有体验、享受到高质量的精神生活所赋予的幸福感,相反,他们在心灵上却正在经历着精神失落的痛苦。而在当代国人精神价值的失落中,“最核心的是人文精神的失落。许多人失落了人之为人的精神支柱,失落了人的精神信仰和人生理想,产生了普遍的‘意义危机”[6](p.5)。人们的精神世界出现了诸如价值模糊、信仰崩溃、道德迷失、心灵空虚等种种危机,个体在对人生及生活的意义、价值和目的的追寻中显得无所适从,孤独感、焦虑感、无聊感充斥着人们的内在心灵。当今国人的精神处境强烈呼唤着能给人以安身立命的人文精神,来化解内在心灵世界的精神危机,从而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

尤为关注的是,现阶段我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在发展中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之多之复杂,无论是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是同中国各历史时期相比,都是极其罕见的。贫富差距、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住房医疗、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而社会不公现象的存在、社会风险的增大,对当前的社会矛盾又起到了激化的作用。在大量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面前,人们容易产生不安全感和被剥夺感,继而会形成对社会的不满和人生的不确定性。因此,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和社会成员的生存处境,需要能够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心灵的人文关怀,唯有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才能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以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地健康发展。

三、在人文关怀的视阈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人文属性,以及当今时代对人文关怀的呼唤告诉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倾注人文关怀既具有可行性,也具有必然性。唯有在人文关怀的视域下,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由抽象到具体、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消除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心理障碍,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信服,使之内化为大众的自觉意识、外化为大众的自觉行动。

(一)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是我们党的一贯作风,中国共产党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人民主体地位作为自己不懈追求的目标。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我们的各项事业都离不开大众的参与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然也不例外。人民群众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离开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参与和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要依靠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充分调动其推进马克思大众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挖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的创造潜能,积极打造平台,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并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

(二)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与其自身利益和需要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是最为关注的,马克思曾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7](p.187)一种理论能够产生吸引力、获得大众认同的首要前提,就是能够准确科学地把握并实现人们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要引起当代人的兴趣和关注,就必须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切入点,使人民群众在生活层面充分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与自身利益的密切关联性,就能增强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此外,随着人们活动领域的拓宽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今人们对自身的生存境遇愈加重视,普遍追求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提高、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追求自身发展的全面自由、追求个人权利和尊严的维护等等。人们需求的日益多样性决定了解决民生问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为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眼于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保证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关注大众的心灵世界,不断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使理论具有吸引力,还要契合大众的心灵世界,走入大众的精神世界,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使理论具有凝聚力。目前,社会主义事业在世界范围内遭受严重挫折,西方国家加紧对我国进行大规模思想文化渗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各种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党内和社会上一些消极腐败现象的存在等一系列国际国内因素,直接影响了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受到挑战。为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走入大众的心灵世界,把握大众的“心”情,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解决大众的思想困惑。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需要具备理论运用能力和理论创新能力,用坚定的信仰、科学的理论、高尚的人格去与大众进行心灵对话,做到以诚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此外,还要坚持以文化人,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渗入到文化创作生产之中,用高质量的有内涵的精神文化产品来面向和服务大众,让大众在愉悦的心态中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进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使之成为大众心灵世界的精神支柱。

(四)正视大众的差异性,采用科学合理的理论宣传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宣传者的外部积极“灌输”和教育引导同样不可或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是有着不同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政治态度、生活习惯的社会大众,“有史以来,‘大众从来都是多质的,不存在完全同质化的大众。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从来都是基于对‘大众多质存在于发展特点的深刻把握而获得有效推进的”[8]。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带来的社会群体的分化和重组,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大众”,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复杂性特征。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之间,即使是同一阶层、同一群体的社会成员之间,由于受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限制以及接受心理的制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正视大众的差异性,并以之为依据进行总体的思考和设计,把大众按照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政治面貌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受众层面,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开展大众化的宣传普及活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在讲求针对性的同时,还要注重实效性,按照贴近群众生活实际、思想实际的原则,努力实现马克思语言从学术语言向大众语言、从官方语言向群众语言、从传统语言向现代语言的转变,力求表达的通俗化和论述的形象化。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深奥的道理、抽象的理论融入生动的实践和具体的生活,做到深入浅出、寓教于乐,让群众在学习和实践中深切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是为大众提供现世智慧的精神食粮,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增强理论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应有的大众本性。

[参 考 文 献]

[1]崔志胜.注重人文关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N].光明日报,2008-10-0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韩庆祥,陈远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要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3).

(李德龙:北华大学讲师,史学博士;王志刚:北华大学教授,哲学博士)

[责任编辑 张桂兰]

猜你喜欢

大众化人文关怀以人为本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