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数学复习课目标实现的途径

2015-05-30李洋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复习教学

李洋

【摘 要】初中数学复习课目标是通过这门课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结构化认知及创造性﹑个性化的统一,并在统一中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对此笔者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数学复习课目标实现的途径,从实现途径中得出了初中数学复习课更应该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入手,以期达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复习

初中数学复习课是整个初中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这门课,所有教师都已经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但在对此课程的目标定位上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也间接地导致了初中数学复习课产生的教学效果优劣并存。众所周知,复习课是指在单元教学和学段教学结束后,对已学过的知识点进行系统复习﹑巩固整理的课程。其目标是通过这门课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结构化认知及创造性﹑个性化的统一,并在统一中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很多教师对复习课的目标定位是通过此门课的教学迅速地提高学生分数。这本无可厚非,但是,站在整个初中学科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目标已经不适合当下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了。新基础教育更侧重于对学生整体综合思维方式的培养。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说,谁都懂得,在考试之前,要领着学生进行多次复习,这个工作看似简单,却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个别学困生对刚刚学过的课程,甚至还没有学会,更需要通过复习,让他们不但要把没搞懂的问题搞懂,而且还要把知识条理化,深入化,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人在初中数学教学岗位多年,我认为初中数学复习课所体现的这个综合,恰恰要从解决问题的能力入手。通过调查,我发现目前在学生学习中,尚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综合思维的发挥:

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学生刚刚学完课本的最后一章,就把前面学过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忘的差不多,而好多题目就是建立在这些基本知识和技能上的,为此,在解决问题时就不那么得心应手,出现了知识生疏,不能系统地将前后学过的知识连贯起来。

二、做过的题还会出错

在复习时,我常常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但问题提出后,没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甚至不留思维空间,往往急于自问自答,说出结果。显然,学生跟着老师时是听懂了,但没有经过自己深入的思考,对题目的理解不到位。因此,学生在复习中,对很多做过的题,还会继续出错。

三、解题思维不能展开

有时我在备课的时候,对要讲的问题会提供多个解决方法,但在教学中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如学生的思路与我的思路不符,或学生的想法不切实际,我不愿打乱既定的教学计划,干脆采取回避、压制措施,这就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束缚。

四、复习题目选择不当

如对一个问题的设置梯度不够,或梯度过大,都会导致学生的思维活动不能深入展开,或思维卡壳半途而废。起不到复习提高的作用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我准备在复习课中采取以下一些改进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把前后知识连成网。不能让学生一味的做题,测验,在基本知识还没掌握和条理化之前,做再多的题也是徒劳无功的。只是在搞题海战术,认知只是停留在解题的表面,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系统的解题方法。

(2)举一反三,精益求精。选出一些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做,这样就会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研究完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具有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后,可提出问题如果是在钝角和锐角三角形中,三边的平方之间又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这样不仅能深化对定理本身的认识,还能进一步将知识进行拓展,研究问题更全面,认知系统也更为完整。

(3)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当学生提出错误的想法时,不要急于打断,当推断结论与事实矛盾时,他自然就会明白,一次在复习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我提问了学生一道判断题“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不是平行就是垂直。”他回答是对的,这时一部分学生用急切的眼光看着我,意思是他说的不对,而我并没有急于否定他,转身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正方体,选定其中一条棱并标注出字母AB,让这个学生上黑板找出和棱AB平行的所有棱,在找的过程中,他发现有两条棱和棱AB平行但不在同一平面内,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题目中缺少了“在同一平面内”这个大前提,对于其他出同样错误的学生也弄明白了。

(4)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在此基础上精心设置问题的梯度,通过几个问题串,把难题分解开,步步深入,引导学生自然得出结论。例如在复习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有这样一道题如图(1):AC⊥BE于C,DF⊥BE于F,BF=CE且AB=DE,试问FG=CG吗?

(1)

(2)

大部分学生想不到要两次证明三角形全等才能得出结论。在这样的情况下,降低难度,先让学生做这道题,如图(2):AC⊥BE于C,DF⊥BE于F,BF=CE且AB=DE,△ABC≌△DEF吗?这样就提示学生先证明两个大直角三角形全等,再证两个小直角三角形全等,进而得出对应边等。

(5)因势利导,把错题集中总结。平时的作业和小测验中,难免会有一些错题,那就应在一个本上,及时、准确地注明出错的原因,做好每道错题的解题反思,并批注考察哪个知识点,如果是几何题的话,用红笔描出基本图形,这样做,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应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积极探索复习课的内容与方式的改进,以更好的适用于全体学生,当然,教学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理论与实践也不是简单的套用,这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细心领会,发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毛飞飞,姜春林.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交流中的留白和补白[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09(7/8):29-30.

[2]姚磊.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策略的应用.成才之路,2011(33).

[3]张金凤.提高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教育教学论坛,2011(25).

猜你喜欢

复习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对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建议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