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进行有效的美术课堂观察

2015-05-30倪萍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课堂观察有效学习关注

倪萍

【摘 要】在美术课堂教学行为中,进行课堂观察,对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能力、技能,提升、感悟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形成学校合作文化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美术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美术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如何学习、关注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和关注学生的有效学习,从而获得实践知识,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升自己的美术专业素养。

【关键词】课堂观察;关注;有效学习;主体;教法;学习形式;艺术殿堂

自从有了课堂教学以来,观察课堂的行为就一直存在。课堂观察,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在美术课堂教学行为中,进行课堂观察,对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能力、技能和提升、感悟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有助于学校合作文化的形成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有质量的课堂观察是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它在教学实践和理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捷径。笔者认为,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美术课堂观察中学生学习维度的探讨。观察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美术课堂教学观察,从而获得实践知识,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升自己的美术专业素养。

一、美术课堂观察中关注学生如何学习

新课程实施以来,人们对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美术课堂教学的研究,更多地朝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知识与技能”的落实在某种程度上遭到冷落。美术课堂更应关注学生如何学习,这对美术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

美术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也走向了比较丰富与多元的时代,教学方法更多样,形式更开放,内容更丰富,但我们常常“忽略了孩子的眼睛”:不会把看到的东西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进行表现。这就要求我们美术老师把审美的眼光还给学生。

如《手绘校园风景》课堂观察中,我们观察到,李老师在画之前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植物盆景,用眼睛把它们画一画,不用笔画。要求学生要一边看一边想,从根、枝到叶,找一找从哪里入手,比较杆的粗细,枝的高矮,叶子的疏密、遮挡关系等,从不同角度,用不同于以往的经验,反复地去看,对观察的物体展开主动研究。然后用不同粗细、长短的线条来描绘植物。学生通过自己不断地尝试提升了对画面形态的塑造控制能力。

2.贴近生活、感受生活,培养和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在《让世界更美好》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陶老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先给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视频是关于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以及地球对人类的报复,给了学生很大的视觉冲击,学生为之感叹。随后,陶老师提出“难道视频中的一幕在我们现实中没有存在吗?”答案是“否”,只是我们平时没有太多的关注,引起学生对环境现状的担忧。大家从平常所见所闻中,一一提出现实生活中周围环境的破坏现象,课堂讨论可活跃了。在此基础上陶老师引出本堂课的内容,以环境保护为题材,设计一幅海报作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美术课堂观察中关注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能力,更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通过美术课堂教学中师生民主的氛围,即应注重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和教师设计适应学生思路的教法。

1.肯定学生的主体能力

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探索中,我们懂得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的教学,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现代教学模式进行新的思考与探索。教师不能只是知识的传递者,也应该是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启发者、引导者。

在《北京故宫》一课中,我们观察到李老师采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分组学习,每组选一件作品进行讨论分析,然后学生亲自走向讲台,分析本组的作品。他们的学习体会与收获,都表现出积极的参与兴致。有的小组利用表演的形式展示美术作品的情节,以帮助大家理解美术作品的深刻内涵;有的小组结合不同的学科知识综合评价美术作品,带给我们新的联想与启迪。课堂上刁钻的问题不断出现,往往随着问题讨论的深入,有的学生就会自然感觉到自己在美术欣赏领域中知识的匮乏,从而进一步主动去了解相关知识。

2.设计适应学生思路的教法

教学方法既要研究教师怎样教好,也要研究学生怎样学好。我们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设计教法,又要充分体现了为学生服务。美术教师的一切工作都是引导学生如何活泼地、主动的学习和提高美术知识与技能。

在《静物之美》一课中,一般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摆好静物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写生训练。这样势必会产生或多或少的被动因素,如学生因坐的位置不适合(全背光),或因静物摆放组合不当不能调动起学生的绘画激情等。我们观察到,陶老师采用了一个方法,就是随意放些衬布和一大堆静物(衬布和静物要协调)。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绘画经验,通过思维想象进行移位组合后,再根据眼前所摆放的静物默写,形成结构的意向即创造。这样就活跃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调动了学生的绘画激情,真正落实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美术课堂观察中关注学生的有效学习

学生能否进行有效学习,教师不能起决定作用,但教师有责任创设条件,也有机会有办法指导和帮助学生向高效、积极转化。我们把关注实现有效学习作为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准,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尤其不能仅仅关心学生的作品,而应该多关心教师在创设有效学习活动的环境与氛围上工作做得如何,关心教师对学习形式的创设是否有效,这样便会引导教师努力改革与改进课堂教学。

1.巧妙展示,为学生营造艺术殿堂

美术作品展示不应该是形式化的环节,我们要通过展示,使学生个体自信得以加强,审美品位得以提高。在《有趣的汉字》课堂观察中,王老师在作品展示中,学生通过团结合作,并以胶片的形式呈现作品,采用自评互评的方法,促进课堂交流。王老师最后作补充讲评,引导学生感受不同作品的艺术魅力。学生们用生活中的汉字创作了有趣的汉字作品,随后又用它们来装点生活,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汉字与自然、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们充分感受中国汉字的审美意趣。

2.学习形式的多样性

学习形式多样,是指教师要努力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它技术、手段,让学生有可能利用各种学习方式,通过多种感知途径,在争论、探究的过程中,实现有效的学习。美术课的示范、挂图、课件要有很好的视觉冲击力,能大大发挥学生的视觉优势,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能得到审美享受。在课堂观察中,有位老师在《巧用身边的材料》一课中以布置迎新晚会的形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每两组的设计作品内容一样,全班10个小组的作品有创新,又有竞争。学生们在布置教室时充满好奇和喜悦。同样的一课《巧用身边的材料》,有一位老师采用探究式学习,给每组学生发一个范品,引导学生通过观摩范品来找到制作的步骤和方法。教师只是提供引导思考的问题:①老师是用什么材料制作小动物们的?②老师是怎么样制作小动物们的?③你知道制作的步骤是什么样的吗?于是,教师留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尽情的观察、摆弄、讨论、交流。

总之,美术教师要做到课堂教学中肯定学生的主体能力,要给学生提供施展想象空间的机会和条件,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情境,多留一点探究空间,让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在美术课堂观察中,只有关注学习的学习维度,才能使美术教师的教富有影响力,才能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以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力加.《名师如何炼就名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2]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猜你喜欢

课堂观察有效学习关注
高职教学“课堂观察”方法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数学“课堂观察”教学有效性初探
高中文综学科学习方法的中学生视角分析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试论如何有效进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管理
教师提问有效性的课堂观察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有效学习的研究
奥朗德“关注”锦江增持雅高
美国宗教自由报告“关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