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保育员队伍建设 提高保育员队伍素质
2015-05-30郭惠萍
郭惠萍
“塑造孩子们的行为、能力、价值观,是没办法通过某个人、某个活动完成的,只能通过生活模式来培养,这就需要幼儿园管理人员、教师和保育员为之设计”。提高保育员素质相对管理人员、教师而言,需要赋予更加浅显易懂的方式和方法。
一、观察保育员日常工作,着手“细微”
(一)发现问题
1.细心观察保育员的站姿、坐姿、着装后发现
大部分保育员仪态端庄,个别保育员存在仪态强势或随便。站的时候双手抱于胸前或背于身后;当坐下来的时候翘着二郎腿;当穿外套的时候不扣扣子等。
2.耐心倾听保育员与幼儿及家长、老师沟通的语言发现部分保育员存在
与幼儿沟通中主导作用大;与家长沟通中被动多,对家长提出的合理或不够合理要求均以满足,或者言语中不够礼貌,或者表达幼儿的不足之处过于直白,部分家长称呼保育员为“阿姨”,在地位上把老师与保育员分得很清楚;在与老师的沟通中有主人翁意识,但对管理班级的策略和幼儿现状交流不够仔细。
3.仔细观察保育员的肢体动作发现
重视安全防范;但缺乏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主动、手把手帮忙幼儿完成任务的次数多;存在独自、默默无闻切分水果,整理玩具,完成卫生打扫及分发物品或餐具的情况,轻幼儿习惯养成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二)查找问题根源
重视体力劳作,轻视理论学习;重视卫生保洁、保育、安全防范工作,忽视个人修养;重视给予孩子多少关心和帮助,忽略孩子的自我成长需求;重视服务于老师和家长,轻视自己的能力,在老师或家长面前过于谦卑。
二、提升保育员队伍素质,基于“用心”
(一)学习理论,更新观念
首先通过讲座、专题学习,让《指南》精神落实到保育员的队伍中。如:在引导保育员阅读《指南》的过程中,从比较直观的“健康领域”、“社会领域”入手,让保育员知道,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需要。在目标的理解上,采取对比年龄阶段法,理解层次递进关系;在教学建议上,从保育员的角度,采取回忆工作状态,举例说明。除此之外,从其它书籍如:儿童教育家蔡伟忠所著《跳出传统思维的幼儿园教师手册》中复印一些资料让保育员自学。另外,通过会议、个别谈话提高保育员思想觉悟。如:针对个人仪态方面的情况,先通过以会代训的方式,让保育员了解端正的仪态是怎么样的,提醒保育员互相关注,互相提醒。然后再观察保育员在日常工作中的仪态,还存在上述问题的,采取个别谈话引导。
(二)观察记录,提出困惑
通过学习《指南》精神、实际案例培训、岗位练兵、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保育员观察分析幼儿能力。让保育员参与到“观察分析幼儿”的研讨活动中确实存在困难。保育员朴实地说:“我们的文凭低,知识学得不深,平时只会做卫生,平时只会帮助老师剪贴环境布置的东西,哪会什么观察分析和评价,有困难,叫我记录可能还会写错别字。”在针对这一问题,我鼓励保育员首先要有乐观的心态,用乐观的心态影响身边的人,包括同事、家长和幼儿;要有自信,用坚持挑战困难,而我会用一颗包容心接纳“小差错”。
我先从组织保育员学习老师们优秀的观察记录和学习故事,了解观察什么、记录什么、老师的观点中有哪些理论依据。然后再次组织保育员学习《指南》“健康领域”、“社会领域”部分,鼓励保育员提出疑问。如:保育员提出:“老师让我指导观察生活区,我该怎样做才算符合《指南》精神?”我便在保育员队伍中开展“配合老师做好生活区域指导”研讨活动,引导保育员从“看一看、听一听”入手,让保育员“闭上嘴、收起双手”用眼和耳在熟悉的区域中看和听并做记录。如果自己开口说了、动手帮忙了,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用什么动作等一起记录下来。然后把记录拿给本班老师看,把心中的疑问说给老师听,请班级老师指导保育员分析孩子的发展情况,并指导保育员面对此情此景什么时候可以说、说什么?言行中是否尊重幼儿?什么时候需要耐心等待幼儿的发展,即不急于介入剥夺幼儿探索的权利和体验成功的喜悦,又要注意保护好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品质的培养。然后再把老师的指导策略记录下来,并在下一次会议上分享。如此反复,保育员配合老师指导生活区的任务不再茫然,终于明白指导观察生活区与幼儿一起区域活动、一起游戏的任务是什么。
(三)岗位练兵,经验分享
教育家陈鹤琴提出:“做中教,做中玩,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教育思想。《指南》中也提出“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具有基本的生活能力”的目标。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生活是生长的条件,生长是生活的内容。”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处处存在生活教育的内容。为了帮助保育员了解一日生活的内容,日常工作中除了通过跟班了解、指导保育员配合班级老师做好一日生活环节外,还通过会议讨论的方式,帮助保育员梳理一日生活环节有哪些内容,帮助保育员了解每个环节的关注点需要侧重于哪些方面。然后,向保育员提出“把生活技能还给孩子,把关注留给自己”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让保育员把各自在一日生活中觉得最能体现上述教育理念精神的、在某项生活环节中的具体做法进行记录,也可以从幼儿的个性、品质、技能、语言、交往等方法对幼儿进行分析。以岗位练兵的方式,组织保育员通过聊天进行一日生活教育经验分享。
三、树立保育员个人信心,在于“支持”
通过家访、班级会议、年段会议、保育员会议交流了解家长所需,留意日常交流中家长提出的要求,了解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方法,共同研讨沟通的最佳方式。让保育员参与班级诸多活动如:参与家长会的发言、给保育员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展现才艺、为小朋友颁发“好习惯宝宝”奖牌的机会,从而逐渐提高保育员在家长、幼儿、教师心目中的地位,从而获得他们的尊敬。
提升保育员队伍素质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互动、循环、螺旋式的过程。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当保育员的言谈举止体现以“幼儿为主,尊重幼儿”、“感恩于人,塑造于心”的面貌时,幼儿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及品德、技能、学习品质等也随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