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口单招色彩教学改革背景下专题化教学资源与模式研究

2015-05-30朱萍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研究

朱萍

【摘 要】改革对单招色彩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培养的是未来的艺术设计工作者而不是画家;在教学内容上,不是单一传授对写生对象的描摹重现,而是注重画面表现力、组织力、创意性和个性情感的表达。

【关键词】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2010年江苏省教育厅对于对口单招艺术专业测试色彩试题做了调整改革,打破了常规的单一色彩静物写生或默写,变为具有多指向性的命题创意设计色彩测试方式,使色彩考试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更贴近高职艺术类升学与就业相衔接的需求。各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虽都在积极探索,也有相关论文形成,但基本都是各自研究,至今没有针对我省单招色彩教学改革的相关教学内容体系和新的教学模式,各校在教材使用方面也仅局限于南艺出版的基于学生优秀习作的集册,而缺乏可指导广大教师开展实际教学的集理论和范画为一体的参考用书。

二、研究内容与成果

传统的色彩理论体系和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单招色彩教学要求,我们必须从各个领域吸收理论知识进行整合重构,形成能够指导单招色彩教学的新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教学模式。为此,我们征求了南艺高职院和广大兄弟学校艺术教学同仁,对对口单招色彩教学改革背景下专题化教学资源和创新模式进行了专项研究。

1.单招色彩教学改革现状的研究

通过对笔者所在苏州大市区职业院校单招色彩教学改革的抽样调查,我们对改革后色彩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反馈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着重分析了各个学校对我省单招色彩教学改革的理解,和通过什么方法来落实执行这一改革,以及各校改革的效果。

总体而言,大多数老师对单招色彩改革后优秀色彩作业的理解各不相同,普遍存在困惑,针对每年的高分卷,大家也都有不同的疑问,无法在认识上像传统色彩教学那样清晰统一。

2.单招色彩教学理论知识体系的研究

依据改革后单招色彩教学的培养目标和单招美术专业技能考试内容,根据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学习需要的理论支持,我们从各领域寻找到了相关联的理论知识,进行了系统化地梳理,并按照专题化教学进程的顺序进行了重构。

(1)明确单招色彩教学的教学内容。单招色彩教学改革和技能考试大纲对色彩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绘画的创意与设计、绘画语言的多样性等,单招色彩的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范画临摹和静物写生,而是多方面、跨领域的。

(2)规定课程教学内容的次序安排。各教学内容的课时安排,借鉴传统色彩课程教学程序的安排,结合单招色彩的特点和改革对教学程序提出的要求,尊重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认知规律,合理安排色彩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课时分配。

3.单招色彩教学资源库开发的研究

为更好地服务于改革背景下的单招色彩教学,我们广泛收集了数量丰富、类型多元、质量优秀的教学资源,尤其是单招技能考试优秀试卷和微课视频资料的收集和积累。并以单招色彩改革和单招技能考试为依据,结合学生技能训练的需求,从绘画、设计等相关领域梳理出与单招色彩教学相匹配的理论知识,按照课程进程和学生认知规律,整合成系统性较强,针对单招色彩改革的理论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专题化教学的案例、范画和学生作品等教学资源,汇编成单招色彩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用校本教材。

4.单招色彩专题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针对单招色彩单项训练类型多,实践操作方式单一的现状,我们认真分析了单招色彩教学改革内容和技能考试大纲,弥补传统色彩教学方法在创意和设计方面缺陷,在反复研究和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专题化教学模式,其创新之处在于针对改革后单招美术教学“分项训练多、训练形式单一”的特点而提出的,将构图、色调、肌理、塑造、情绪等分项训练与完整的色彩绘制结合起来,形成专题化的训练。

5.单招色彩教学评价的研究

随着单招色彩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变革,其教学评价也要打破传统色彩教学对绘画对象还原度的一味追求,更新单招色彩教学的评价标准,针对传统美术评价方式的主观性强、随机性强的问题,我们初步确立了更加细致、理性的评价指标,新的评价指标更强调绘画作品的艺术性、创造性和表现力。

三、思考与建议

1.教学内容专题化

建议打破原先“临摹——写生”的综合性教学训练内容,从创意色彩所涉及的构图、色调、肌理、塑造、情绪等方面设计专题化训练内容,实施资源重构,运用不同主题进行单项反复训练,每个教学单元围绕一个专题解决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

2.教学进程模块化

将设计好的教学专题放入模块式一体化教学进程表中,按模块的形式分组组织教学进程,从而实现小班化训练。

3.教学手段多样化

专题化教学解决了一次画完一张完整作业带来的耗时过长、效率低下的问题,在教学手段上还可以突破手绘的限制,根据专题特点引入拼贴、搭配等更快捷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

4.教学评价指向化

针对训练专题,每次作业评价的指标应不再是宽泛普适的,而是直接指向该专题的,如只对构图进行研究性评价,对达成教学目标、解决重点难点更有针对性和指向性。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