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析中学语文阅读的困惑

2015-05-30黄丽丹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困惑剖析语文阅读

黄丽丹

【摘 要】面对标准化试题和机械枯燥的答案,面对教材与考试的脱节,面对学生求知的欲望和考查知识点的范围的束缚,面对学校评价的功利性。近年来,语文阅读教学受到诸多困扰,在阅读教学中,怎样读才真正到位?古人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那么,我们也应当静下心来思索当下语文阅读教学弊端,面对困境。立足现实勇于改革,走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春天。

【关键词】语文阅读;困惑;剖析

一、过于重视识字的量

常有的老师抱怨,山区环境不好,学生也难教。综观传统的教材中,归类识字较多,教师方法又少。为了使学生记住生字,教师要求学生机械地重复抄写,抄写,再抄写,轻阅读不可避免。这样的教法与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新的学习方式相悖。更难于适应现代社会,和学生个体自由发展。新时期教师要从多种渠道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引领学生主动喜欢学习汉字、主动识字。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愉快,增强识字兴趣,掌握灵活识字方法,而不是简单机械似的,学生毕竟不是机器。尝试开放的课堂教学,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毫不吝啬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的价值。这样充分让学生表达了自己对字的理解和感悟,使理解和表达相辅相成,为阅读学习提供广阔的舞台,舞动飞翔的翅膀,阅读练习终会成自然。教育名家说过,很多时候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不是办法,只是我们太缺方法。

二、轻视兴趣的培育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使学习者对学习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积极性和持久性。个人如果对某事缺乏兴趣,那他就无法做好某事。由于识字量过大,学生超负荷地忙于抄写,结果抄是抄了,却记不住。缺少阅读的训练,学生在疲惫中对读毫无兴趣,读得少了造成表达能力差。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教师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悟语言丰富形象的内涵,意义的内涵,情感的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其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在课堂上教师少占用一点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教学诸因索的积极方面向好的方向发展,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让教师的“一言堂”变为师生共同参与的“群言堂”。学生的表达能力好了,就会感到阅读原来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三、忽视学生真正的学

王尚文在《语文教育教学导论》一书中说:“教师是通过他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进入主体地位释放知识的、思想的、情感的、意志的力量同化课文的言语。”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的“培养”活动,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是知识的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没有教师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再者教师是讲台的独霸者,在讲台上发号施令手舞足蹈,学生只是观众,久而久之,学生成了知识的复制品,最多只是会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路。当今是个瞬息万变、知识竞争的时代。这种同模子培养出来的人,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将来难于在社会上找到立足之地。

四、忽略实践能力的培养

美国华盛顿图书墙上有这样一条标语: “我听见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颇富哲理的标语说明动手实践对知识内化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也是如此,我们可以把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也来过过当“演员”的瘾,老师则由演员变为导演.组织和指导学生上讲台进行各种各样的表演。如表演课文内容,演讲、辩论、朗诵、发言、做手工、表演文艺节目等。通过学生用自己的动作、语言和想象,大胆地创造性地把自己感知的知识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这样既对知识有了深刻而具体的认识,又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口语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用自己高兴的方法方式去读,不要千篇一律,做统一的要求。达到阅读实践——积累知识,培养能力——阅读实践——丰富知识.发展能力。这样在实践中学生才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五、缺乏“创新”的读法

创新的种子往往孕育着一个人的孩提时代,在孩子的心里播散创新的种子,是时代赋予我们现代教师的责任。我们要善于发现教材中的“点火处”,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发现,使学生在平常的阅读中,产生标新立异的冲动,萌发创新的意识,自我培养创新的能力。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读法,读出自己的感情,读出自己的个性。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多为学生着想,多问几个为什么。相信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学会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由被迫、机械地读变成愿意读、乐于读;达到“读中有乐”、“乐中读”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 王尚文.语文教育学导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2]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 史成明.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早期路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困惑剖析语文阅读
一元一次方程错解剖析
剖析高考数列创新题
“几何图形初步”错解剖析
集合中的错解剖析
小学国学教育之我见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
阅读反思: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角
达赖的“困惑”与解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