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株洲市职业技能竞赛的思考
2015-05-30陈开梅
陈开梅
摘?要:株洲市紧扣全国及省级技能竞赛的脉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能竞赛制度,在举办技能竞赛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促进技能竞赛发展升级,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人力资源支持。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技能兴邦
课?题:本文是《基于区域内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体系建设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成果之一。
近年来,在株洲市各级政府和主管行政部门的关心、支持和主导下,株洲的职业技能竞赛形成了“三结合”的格局:技能竞赛与教育培训相结合,形成了“以赛代训,以赛促教”的思路;职业院校与企业相结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五个对接”的职业教育新要求;不同地区在职业教育和培训方面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或帮扶发展,缩小了区域发展差别,有力地推动了产业布局和平衡发展。
一、株洲市职业技能竞赛的基本情况
2004年以来,株洲共承担了四次省级职业技能竞赛的组织与策划工作。株洲市市级职业技能竞赛一般每年举办两次,分别由教育行政部门和人社部门主办,由所属企业或职业院校承办,主要涉及机械制造、机电维修、烹饪、酒店服务、电子商务、会计技能、市场营销等20多个竞赛项目,每次参赛选手在300~400人,三等奖以上的获奖率在50%左右。通过技能竞赛的训练和磨砺,有效提高了株洲地区相关职业工种的综合水平,促进了产业发展和职业教育模式的创新,使一批优秀技能型人才脱颖而出。
二、株洲市职业技能竞赛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职业技能竞赛使株洲的职业人才技能水平得到了提高,在技能竞赛的组织和策划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训练工作常态化,教练队伍专业化
在株洲,部分职业院校和企业会组建一支专业化的竞赛教练团队和受训选手,他们长年研究各级技能竞赛的规律、特点和要求,对竞赛的发展方向和考核要点进行专业的分析和总结,并及时用于选手的训练和教学实践,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株洲在职业技能竞赛中稳居全省前列的重要原因,形成了“以赛代训,以赛促教”的模式,由点到面的培训方案带动了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全面提高和企业员工生产能力的全面升级。
2.技能竞赛例行化,策划工作专业化,组织工作规范化,实施过程程序化
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形成了由株洲市教育局或人社局牵头主办,所属企业或职业院校承办的组织结构形式。竞赛的组织实施由竞赛组委会、企业或职业院校、裁判组三级负责,强化组织领导,强调分工协作,使竞赛组织工作严密规范,对赛前准备、赛中实施和赛后评判均有严格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对承办单位资格、竞赛工种、竞赛场地等均有明确的要求,突出了竞赛组织的专业化。
3.机电专业特色明显,服务专业滞后,竞赛活动发展不平衡
株洲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第二产业的发展比较成熟,主要集中在机电制造业,人才需求量大,几乎所有的职业院校都有与之配套的专业,且具备相当的实力,这些专业工种在组织职业技能竞赛方面有优势,集中表现为技术成熟、人才多、有绝技绝活、成绩好。随着社会产业结构布局的调整,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株洲的服务类专业工种虽有一定的规模和优势,但与二产类专业相比劣势明显,差距不小,在竞赛活动中表现出重视不够、设备缺乏、投入跟不上等问题。
4.竞赛组织形式的创新性、科学性有待加强
在职业技能竞赛的策划、组织和实施方面,株洲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形成了制度化、流程化的模式,但在组织形式的创新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由于竞赛涉及的领域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竞赛形式传统、单一,没有更多地研究第三产业的竞赛特点,使得服务类专业在竞赛中无法真正赛出水平。
三、构建科学完善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
职业技能竞赛是一个包括了赛前准备与训练、赛中控制与展示、赛后总结与反思的完整体系。研究并构建科学完善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是充分发挥竞赛社会效益的内在要求,是高效培训和有效教育的重要体现形式,下面针对这一问题谈以下四点想法。
1.政府引导,社会重视,创新机制,营造技能兴邦报国的良好社会氛围
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和长期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轻视和忽视,职业技能人才整体水平的提升空间还很大,在人才培养机制、社会认同、成才通道、社会地位及待遇等诸多方面均无可循的依据和与之相适应的规定性保障,并没有营造出技术有价、劳动光荣和真正看重一线技能型人才贡献的社会价值取向,多数人仍然停留在“子女无才学技能”的认识上。我国要加快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就必须把重视高端创新、精密制造和科学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从转变观念抓起,从加大投入着手,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切实提高其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通过创新机制,营造技能兴邦报国的良好社会氛围,吸引更多的高素质青年人加入技能人才的队伍。
2.职业技能竞赛应分类规范,定期进行,切实提高竞赛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认真研究技能人才的成才规律和成长周期,将规律性的认识运用到职业技能竞赛制度的设计中去。部分工种的竞赛周期虽然有明确的规定,但也存在竞赛过于集中和频率过高的问题,催生了以竞赛为目标的“竞赛专业户”,也使得更多既要承担社会服务职能又要备战竞赛的群体身心俱疲,疲于应付,造成了部分竞赛结果得不到社会认同或存在机会与侥幸的成分,使技能竞赛的公信力、权威性和社会功能大打折扣。
3.构建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职业技能竞赛是检验本地区职业人才能力的重要形式,更是检验职业教育和培训能力的权威方式,因此构建聚焦产业发展、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是助推产业升级和提高技能水平的系统性工程。通过构建科学、全新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彻底解决职业教育“偏教育、少职业”的顽症,改变简单的“师带徒”的落后模式。
4.依托区域优势产业,打造一流的专家团队和赛训基地
技能型专家是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竞赛的核心力量,造就一支精炼能干、影响全国的专家团队是提升产业水平和做好技能竞赛的重点工作。当前,要依托株洲的产业优势,重点做好机械制造业、轨道交通、航天航空、物流商贸等龙头产业的专家队伍建设,为后续建设专业的赛训基地和承办更高水平的职业技能竞赛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正在建设中的湖南(株洲)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将成为本地区第一家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和赛训基地。基地按照立足湖南、放眼全国、赶超世界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届时将成为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桥头堡,产业孵化和选手训练的核心区,技能竞赛的练兵场和主场馆,即将开启湖南职业培养产业和技能竞赛专业化发展的新篇章。
职业技能竞赛具有选拔性、相对客观性和竞技性的特点,能有效促进校企合作、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是一线技能人才技术交流的盛会,是对技能整体水平的检阅,是国家重视、社会认同的具体体现,也是一种特殊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形式。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职业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使培训高效、产业发展、人才辈出;通过规范的职业技能竞赛,营造技能兴邦报国的良好社会氛围,使技能型人才素质更高,规模更大,影响更深,为区域经济建设和产业升级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单位:湖南工贸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