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严歌苓笔下的弱势女性形象

2015-05-30张莹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严歌苓弱势悲剧

张莹

内容摘要:严歌苓笔下经常出现弱势女性形象,她们长时间的被人忽视,找不到自我的存在感;她们对自己的生存状态感到困惑,也找不到精神的支撑点。本文通过对严歌苓作品中几位弱势女性形象的分析,展示她们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严歌苓 弱势 悲剧

严歌苓在她的作品中善于塑造弱势女性形象,她们委曲求全,对男人一味的包容接纳。陈思和认为严歌苓塑造的弱势女性形象是“作家贡献于当代中国文学的一个独特的艺术形象。”[1]严歌苓作品中处于弱势的女性们对自己的生存状态感到困惑,找不到精神的支撑点,也找不到自我的存在感。她们经常被人们所忽视,在身不由己中走向生命的终点。

《扶桑》中的女主人公扶桑天性混沌,始终迷失在苦难和“幸福”中。她先是与一只大公鸡拜堂成亲做了别人家的童养媳,继而被人贩子拐卖到旧金山,沦为供白人儿童猎奇的妓女。后来又几次三番地被倒卖,被毒打。扶桑想逃却不知如何逃走,即使“第一天逃跑了,第二天也会摸着回来”。“壮年人跟大家同样明白:扶桑的乖顺是因为她的那点痴。”[2]自身带有的这点“痴”使扶桑这样的女子无处可逃,被自己天性所把持着。她感觉迟钝而又健忘,没有心计更没有理想。她的寿命相当的长,但她在人世间的时间越长,累加在她身上的痛苦就会越多。这个身世凄凉、心态从容的女子,以她温顺、痴傻、慈悲、宽厚的天性,原谅了这个世界对她的摧残。她的忍耐、顺从、麻木、愚昧,折射出了中国千百年来悲剧女性几乎所有的悲剧因子。

《一个女人的史诗》中的女主人公田苏菲是在一段付出不平等的感情中逐渐迷失自我的,而其悲剧的根源在于她所接受的不完整的家庭教育。田苏菲自幼由母亲单独带大,家庭教育中父爱的缺失,让她对男人及男人的情感没有清楚的认识。田苏菲单方面对爱情的付出紧紧地捆绑住了欧阳萸,但欧阳萸能给她的只是婚姻的外衣。结婚以后,失去自由的还是田苏菲自己,使她不得不面对自我情感的逐渐迷失。田苏菲在追求欧阳萸的过程中,不断地寻找着挽救感情的稻草,她及其敏感而又极易满足,只要能感觉到欧阳萸的一点退让或者沉默,就可以将之演变为她对欧阳萸的无限爱意。田苏

猜你喜欢

严歌苓弱势悲剧
伟大的悲剧
将弱势变为优势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全球尿素市场弱势运行
严歌苓 自律是我日常的生活方式
动力煤市场或将弱势运行
严歌苓的芳华岁月
严歌苓:那些小人物是怎样打动我的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