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针灸推拿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效果

2015-05-30曹庆国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内关任脉膀胱经

曹庆国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推拿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9月我院门诊收治的7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中医针灸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推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2.9%;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推拿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可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关键词】中医针灸推拿;顽固性呃逆;临床效果;任脉;膀胱经;拇指直推法;内关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193-02

中医学将顽固性呃逆称之为“哕”,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打嗝”,患者在临床上此种症状一般较为频繁并且难以自制[1];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饮食不节、情志不和、正气亏虚导致胃气上逆动膈而成。多地是从我国的中医及气息角度来进行治疗[2]。而西医多采用的中枢兴奋药、麻醉剂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来进行治疗。这些方法尽管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病症,但中医治疗方法疗效缓慢而西医治疗却对患者存在许多的不良反应。因此,本文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9月我院门诊收治的7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中医针灸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推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9月我院门诊收治的7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患者男13例,女22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0.34±11.27)岁;患者均接受门诊治疗,病程2.0d-7.5d,平均病程(3.43±1.28)d。對照组患者男15例,女20例;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45.24±10.35)岁;患者均接受门诊治疗,病程1.5d-10.5d,平均病程(3.57±1.07)d。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①患有器质性的疾病如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等患者;②孕妇以及月经期妇女;③脑出血急性期患者。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中医针灸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推拿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均进行常规的治疗方法,常规的治疗方式为:采用吸气后屏气法,患者在深呼吸后用力屏气后缓慢吐气,并且重复多次。然后采用颈动脉窦压迫法,具体的方式是采用指腹轻轻地揉患者的颈动脉窦。

1.2.1 针灸

患者采用针灸进行治疗的基本原则为和胃降逆,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将其分为胃寒积滞、胃火上逆、肝气犯胃、脾胃阳虚、胃阴不足型。取穴:天突、膻中、中脘、膈俞、足三里、内关。配穴:胃寒积滞者加神阙灸法,胃火上逆者加曲池,肝气犯胃者加肝俞、太冲,脾胃阳虚者加脾俞、肾俞,胃阴不足者加三阴交。操作:先取天突,沿胸骨后缘向下刺1寸,行提插捻转3分钟,内关采用重刺激使针感向肘窝传导,其余穴位根据患者虚实证型给予补泻手法,每10分钟行针一次,留针20分钟,每日针刺1次,3次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2.2 推拿

治疗组患者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推拿进行治疗,以膀胱经和督脉作为重点操作部位,具体方法为:①基本治疗,取穴:督脉大椎至腰阳关一线,第一胸椎至第四腰椎夹脊穴一线,膀胱经背部一二线;手法:拇指直推法,小鱼际擦法。②若在直推背部时发现筋节及条索状肌紧张等阳性反应点,则需在阳性反应点施以点、按、揉、弹拨等手法以达解痉止痛之目的,随后双掌重叠按压督脉及膀胱经,整复错缝的小关节。③随证加减:胃火上逆者加横擦八髎;肝气犯胃者加按揉期门、太冲及斜擦两胁;正气亏虚者加按揉足三里及横擦命门肾俞。每日推拿1次,3次一疗程,两疗程后统计疗效。

1.3 疗效判定

①痊愈: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停止其呃逆症状,并且3d后无复发状况;②有效: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呃逆症状,偶有轻微的打嗝症状;③无效: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没有出现任何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 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方差( )表示;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2.9%;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一般来说患者出现呃逆的主要原因在于进食生冷、脾胃不适以及情志失调等原因所致,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经过自行的调养而痊愈,但症状较重的患者则需要采取治疗[3]。中医针灸治疗本病主要根据胃主受纳、胃气以降为和的理论选取特效止呃穴进行治疗,对于饮食不节脾胃受凉症状较轻者疗效较佳,而症状较重、肝气犯胃、背部小关节错缝者则疗效较差。笔者在临床治疗时,对照组中很多患者在针刺时症状立即缓解,但出针后几小时症状又出现,这些患者往往背部有阳性反应点,而治疗组中有16例是一次治愈。针灸推拿同属祖国医学的组成部分,各有所长。在呃逆的治疗上,针灸降气平呃针对症状,推拿整复错缝针对病因,临床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副作用小,值得大量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雄.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6):102-102.

[2]高明.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49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11):4756-4756.

[3]毛磊.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5,09(7):110-110.

[4]杜元灏、石学敏主编.《中华针灸临床诊疗规范》.

[5]罗才贵主编.《推拿治疗学》.

猜你喜欢

内关任脉膀胱经
任脉释名浅析*
重刺内关穴治疗顽固性呃逆例
下午动一动,疏通膀胱经
只要3个动作,解决身体90%的疾病
针刺任脉经穴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效果探讨
肾经、膀胱经开合时间与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内关配伍古代文献病普分析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罐治疗外感高热30例
对“任主胞胎”理论的思考
浅谈尺胫针疗法中“痛位在任脉,取少阴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