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化学教材资源的利用与研究

2015-05-30胡锦莲

中学理科园地 2015年6期
关键词:教材资源初中化学

胡锦莲

摘   要: 初中化学教材作为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涵盖了初中化学所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深度挖掘这个“中介”,学生能够领悟到学科价值和学科素养,初步掌握化学研究的方法,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逐步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在实验探究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本文主要结合教学实践,倡导教师充分应用现有的化学教材资源,使化学教材资源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材资源;利用研究

初中化学教材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充分贯彻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改理念,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可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级考试指挥棒的束缚,教师往往更重视化学教材中主干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而忽视了对化学教材所提供的隐性资源的充分挖掘,造成了一种“丢西瓜捡芝麻”的现象,从而没有真正发挥化学教材资源应有的教育功能。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利用好化学教材,如何捕捉和挖掘化学教材中隐含的化学信息,就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发挥化学教材功能的关键一环。本文就如何引导学生利用化学教材资源,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做一些探析。

1   重视引导学生发掘化学教材中的隐性知识,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化学教材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教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化学教材,是学生学好化学,培养质疑能力的基础和关键。由于中学生特定的心理发展特点,在逻辑思维和推理方面有一定约束,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钻研、吃透教材,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发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帮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特别在讲解概念时应该与学生一起打开教材,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阅读原文,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其关键所在,并启发学生提出疑问,从而深刻理解概念本质。例如:催化剂的概念“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改变的物质 [1 ] ”中的“改变”能否改成“加快”或“减慢”?其中的“化学性质”能否改成“性质”或“物理性质”?为什么?再比如: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的总和 [1] ”中,其中“参加”、“各”、“质量总和”等词能省略吗?为什么?等等。通过引导和启发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本中重要的知识点和概念。通过教师不断地引导,挖掘其中的隐性知识,学生就可以从教材的字里行间中汲取更多的营养,更好地发挥化学教材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2   重视引导学生参与化学教材中的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科学探究是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2 ]。初中化学教材中有57个演示实验,18个探究实验,8个必要的分组实验,以及11个课后实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3]。

2.1   引导学生对演示实验的理解和观察,养成学生良好的实验素质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演示实验的教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通过教师的实验演示,学生能直观感知物质的性质,能生动体会到物质变化的规律,能收集到形成化学基本原理的感性材料,能初步学会研究化学的方法 [4 ]。它是一种师生的“双边”活动。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基本操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在演示实验前要先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教材,清楚实验的目的、步骤、观察顺序、操作注意事项等,这样学生才不会抱着看热闹的心理而事倍功半。比如教师在演示氧气与细铁丝反应的实验时,若教师没有对实验现象的观察顺序做相应的提示,而是马上演示实验,学生开始会觉得非常兴奋,欣喜若狂,可是当老师问他们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要这么做?学生可能会无从作答,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教师若实验前就引导学生认真地阅读教材中“螺旋状”、“在火柴快燃尽时”、“预先放一些水”,并且在实验过程中边演示边讲解,那么学生在观察实验时就会有目的,有先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物质的变化有个认识过程,形成良好的实验素质,使实验的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

2.2   引导学生做好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的能力

对于初中生来说,科学探究是一个全新的学习内容,它需要学生首先了解科学探究这种学习方式的特点、过程和方法,才能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展开探究活动。学生是科学探究的主体,只有当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探究在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热情 [4 ]。因此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经历某些探究要素,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帮助学生从探究活动中总结出科学研究的方法。例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可以和学生一起设计并实施探究方案,通过对收集数据的分析归纳,验证自己的假设,领会定量实验的特征,理解定量研究的重要性 [5 ];在学习“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时,要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如通过哪些变化探究石蜡的性质?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现象背后的原理,透过现象看本质。

2.3   引导学生完成8个基础的分组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还只能达到“会做化学实验”的水平,而通过相对比较完整的实验课题的学习,才能让学生自发地利用化学实验这种手段研究物质,才能达到“会用化学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目的 [4 ]。引导学生认真完成分组实验,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在2011版的新课标中新增设了8个基础实验。这8个实验不等同于基本的实验操作,综合性较强,有些实验需要学生协调、组合多个基本操作才能完成。如“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涉及称量、溶解、加热、过滤等;两种气体的制备需要学生组装实验装置、检验装置气密性、加热、气体收集等;“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是定量实验;“燃烧的条件和金属的性质”为探究性实验。燃烧的条件和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初中化学中两个重要的原理。而原理性的知识包含了一系列概念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要揭示其中的规律就必须进行较为系统的探究,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提出问题;通过理论分析的方法提出假设;从不同的层次去研究和设计方案;通过实验、观察等手段获取反应中的各种现象;将研究结果进行推演,形成结论并指导实际。让学生充分体验以实验为载体的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强化科学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3 ] 。

2.4   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兴趣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近年来,开展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越来越受到同学们的欢迎,课外活动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个性和培养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中学化学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安排的“阅读”、“资料”、“讨论”、“课外实验与制作”等栏目,开展相应的课外兴趣实验或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充分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可以开展如:(1)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了解常见仪器的性能,进行玻璃管加工,橡皮塞打孔等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2)指导学生表演化学魔术:魔棒点灯,喷雾成字等;(3)组织学生参观化工厂、自来水厂等实践活动;(4)利用废注射器制量筒、自制试管等。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并用理论进行解释。注重培养学生多做、多想、多讨论,使学生在整个实验活动中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3   重视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化学教材中各种插图,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初中化学教材中有一百多幅插图,这些插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为教学提供了直观生动、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教学素材,也帮助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分子和原子”的课题时,分子和原子是比较抽象的微观概念,教师在讲解它们的基本特点时,若只靠教师不断的讲解怎么小、怎么运动、怎么有间隔,就显得苍白无力,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涵义,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8-49中图3-1、3-2、3-3、3-4,分析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那么学生就能更加直观、形象地认识分子和原子的基本特征,加深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方式。

教材中关于化学实验的插图也比较多,如P19有实验操作示意图1-24、1-25等;有化学仪器示意图如P114、P152-153中的附录1等;有制取气体的装置图P37中图2-14、P115中图6-12等。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插图,学生就能一目了然地认识到化学仪器的结构,操作的注意事项以及不同装置的差异。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实验,提高学生实验操作和设计的能力。

总之,虽然我们不能选择化学教材,但是我们可以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我们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地钻研化学教材,引导学生利用好教材,科学合理地使用好教材,就能全面提高化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 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王云生.王云生的中学化学教学主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王祖浩,王磊.化学课程课程标准(2011)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5]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教材资源初中化学
挖掘教材资源 提升作文素养
野菜文化资源在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开发中的应用探索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试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引教材活水,滋养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