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探索
2015-05-30钟晓军
钟晓军
摘 要: 分析了浙江省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对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最后提出了浙江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业能力; 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5)06-0016-04
大学生创业教育关系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步伐,对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格局具有引领作用,因此,在大学生创业能力教育培养方面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责无旁贷,需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浙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一、浙江省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经济发展的质量有待提高,需从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变为集约型发展模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需要提高发展技术水平,这就需要大量的创新型技术人才,这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培养动力,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正是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掌握了行业技能,符合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求。
(二)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必须要和社会需求有机结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就是高校应该要培养的人才,实现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而人才是支撑社会转型升级的基石,因此,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必然是围绕创新创业型人才进行,这样才能使高校改革走对路,迎来新一轮大发展,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高等教育改革需围绕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来进行,这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突破传统教育的不足,实现现代化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是社会的高知识群体,自我发展的要求比一般人更强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创业是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效途径,在高等教育普遍化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大学生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还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帮助其他人就业,同时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可以把自身的聪明才智充分展现出来,为社会创造出更多更新的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浙江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重视不够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到来,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重,如何解决大学生的出路问题是摆在各高校面前的一道难题,如何破解它显得刻不容缓,高等教育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创业教育也在各高校悄然兴起,但这些创业教育的开展都是比较零散的,缺乏规划性和系统性,没有专门的部门来统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投入也非常有限,更多的是停留在思想上,落实到行动中就大打折扣,总体表现出不是十分重视的状态。
(二)政府、社会支持不强
尽管国家层面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新思路,这必将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然而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缺乏热情,对大学生创业总体不看好,给予的支持力度非常有限,企业对大学创业缺乏足够的信心,没有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和指导服务;行业组织、社会团体也没有为大学生创业搭建良好的创业交流平台,对大学生创业提供的服务非常有限,缺乏统一的有力的系统的支持;政府相关部门虽然出台了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但力度有限、各自为政,缺乏整体性,对大学生创业的帮扶很难起到明显的效果。
(三)家庭支持不大
一直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绝大部分家庭都不太支持大学生创业,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要一份体面的工作,过上舒适的生活,可以光宗耀祖,然而,创业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要冒一定风险,因此,很多家庭就不太支持大学生进行创业。
(四)学生热情不足
尽管从国家到各地方政府,从不同层面积极推动和鼓励大学生创业,各高校也逐渐开展创业教育,但大多数学生对创业缺乏足够的热情,认为创业非常辛苦,自身能力有限,需要有大的投入,因此对创业望而却步,不愿去尝试;社会对大学生创业也缺乏足够的耐心,创业环境有待改善,对大学生创业失败没有足够的包容和理解,使得大学生对创业充满畏惧感,不敢去涉足。
三、浙江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对策建议
(一)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念
浙江省政府2014年5月提出关于加快发展信息经济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强化人才创新支撑、优化要素保障、着力打造发展环境,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1]这为浙江高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要求高校加快人才培养改革的步伐,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树立新型人才观念,为浙江社会经济发展输送更多更好的创新型技能人才,这是浙江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浙江各高等职业院校需树立新型人才观,加快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步伐,为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环境。
(二)建立完备的创业指导机构
浙江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具有独特的区域优势和精神优势,浙江地处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民营经济活跃,具有创新创业的文化素养,学校的办学具有各自的特色,有良好的经济和创业文化作为根基,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具有接地气的天然优势。然而,要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技能型人才,就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中,把培养创新创业的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开展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如图1所示)。
(三)培养复合型高素质创业指导师资队伍
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关系到创业教育的成败,没有一支专业化实践性强的创业指导队伍就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的创业工作,因此,需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师资队伍:一是学校选拔一批素质较高的教师组成创业指导师团队,投入一定经费,对他们有针对性有规划地进行培训,其中包括创业基础知识、创业综合素质、创业流程等的培训,派到国外去学习进修有关创业的专业知识和创业教育先进做法,选派教师参加相关的创业论坛会议和创业指导师职业资格培训,并且这些培训和职称评审挂钩;二是学校把选拔好的教师派到企业去挂职锻炼,不断丰富教师的创业实践知识,对到企业挂职锻炼的给予一定的补贴,激发教师参与创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全面指导学生创业;三是要从企业选择一批优秀的企业家担任学生的校外创业指导教师,给他们颁发聘书,给予一定补贴,定期派学生到企业去实习实践。这样采取内外结合的方式打造一支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学生的创业教育就能很好地贯彻实施,学生的创业热情也能很多地激发出来,有助于推动学生创业热潮的兴起,提高学生创业参与率和成功率,培养出更多高技能创业型人才。
(四)构建“1+N”创业指导服务体系
浙江省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关键期,需要大量的创新创业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只有制定适应社会发展的培养目标,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而创业能力由多种要素构成,包括创业心理品质、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技能、竞争意识等素质。因此,高职院校要围绕创业能力的组成要素,构建“1+N”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如图2所示)。
(五)创业能力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创业教育课程关系到创业品质的培养、创业精神的塑造、创业知识的传授、创业意识的增强,对于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因此,必须建立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1. 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目标体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能力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其中包含创业的意识、企业家精神、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心理素质、管理能力和法律知识等,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针对每种能力要求设定课程培养目标进行考核,课程直接必须互联互通,形成相对完备的体系,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立交桥,让学生明白每门课程的要求,学习具有目的性,同时对教师的教学也进行目标考核,以此促进教学互动提升,增强学生的创业信心。
2. 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体系。创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必须围绕创业者的需要和要求来进行,创业对于意志品质、心理素质、法律知识、管理技能、领袖气质、职场礼仪、财务及法律知识等具有相当高的要求,因此,在创业能力课程的安排上要有充分的考虑,并且要遵循学习的规律性,使各门课程之间能进行很好地衔接,形成完整的创业能力培养体系,课程体现高职学生的特点,要建立在充分挖掘高职学生创业潜能的基础上,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强。课程的内容要易学易懂,贴近学生的实际,使学生对创业课程感兴趣,愿意学习,喜欢学习,自觉学习,从而在创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知识结构,尤其是创业知识结构和能力不断得到完善和提升,对创业具有强烈的信心和热情。
(六)强化学生创业实践训练
创业实践训练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最近途径,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可以发现自身不足,积累创业经验,提升创业能力,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创业实践训练。
1. 大力开展创业竞赛活动。学校投入一定资金开展创业竞赛活动,以竞赛的方式推动大学生参与到创业教育中来,对在竞赛中产生的好的项目学校给予重点培养扶持,为其找好创业项目指导老师,搭建拓展融资平台,协助办理相关项目开展的相关手续,为大学生创业解决手续上的烦扰,资金上的担忧,这样可以激发更多的人参与到创业竞赛中来,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2. 设立创业实践基金。创业教育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不仅可以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还可以为他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学校应该拿出一定资金设立创业实践基金,基金的筹措渠道可以更宽,如可以接受校友自助、社会资助等。创业实践基金用于支持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推动大学生参与到创业实践中来,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
3. 建立创业孵化园区。高职院校应该拿出一块地方,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区,只要是好的项目,经过项目评审后,具有市场发展前景的项目就可以进驻到创业孵化园区来,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为其提供相应的指导服务,选派创业导师跟踪服务,开展创业项目推介会,邀请相关企业和投资机构参会,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搭建更多的发展平台,使创业项目能够从创业实践走向市场,真正实现创业的完美蜕变,使大学生创业走向成功。
4. 构建线上创业实践平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互联网+创业”产生了无限想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因此基于互联网技术构建线上创业实践平台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可行的,高校可以建立全校型的大学生线上创业实践平台,让学生在网上开办模拟公司、网上创业案例分析等,学校可以通过一定的考核方式来设定学分,把网上创业实践活动纳入到正常的教学活动中来,这样可以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创业实践中来,提升其创业能力。
(七)学生考核体系变革
1. 考核评价方式变革。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需要有相应的指导方向暨考核评价方式,学生的考核方向应该围绕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要求,结合创业能力的体现指标来考核,学生的评价方式应该多元化,考试+职业资格证书+创业项目答辩、创业实践效果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各种考核设定一定的比例。改变单一的以考试为手段的考核评价方式,根据专业的特点加强职业资格证书和专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要求,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跟毕业要求相结合,促进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2. 考核评价内容变革。学生的创业能力包含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和创业素养。学校需围绕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要求设定一定比例的必须课、选修课和素质拓展学分来考核评价学生,课程考核的内容围绕创业知识的掌握,创业技能的掌握及创业项目答辩及创业项目实施效果来进行。
四、结束语
浙江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人才培养的各方面,本文从人才培养思想观念的转变,到培养方式的改革,培养内容的革新,互联网+背景下新的培养平台的搭建,到最终的考评体系改革等提出了具体对策,需要高职院校各部门联系,学校、政府部门、家庭三方互动才能把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落到实处,推动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为浙江省经济社会转型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信息经济的指导意见. 浙政发[2014]21号[Z]. 2014.
[2] 郑俐,孟晓媛. 医学院校学生的创业瓶颈与解决策略[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97-99.
[3] 闫志刚,鲁晓钰. 当创业教育纳入大学“必修课”[J]. 教育与职业,2012(34):38-43.
[4] 倪师军. 新时期地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11(2):12-14.
[5] 钟林. 如何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EB/OL]. (2015-03-10)[2015-12-01]. http://www.rmlt.com.cn/2015/0310/376276.shtml.
Abstract: In this paper,it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Zhejiang province. And elaborate the issues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training.Finally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cultivating the ability of Zhejiang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countermeasures
(责任编辑: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