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技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5-05-30陈春颖张庆良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学习人才培养

陈春颖 张庆良

摘 要:本文总结了现代学徒制在国内外的应用,讨论了学徒制的作用:符合教育规律,促进校企深度融合,保障青年就业。从政府、学校、家长、学生四方面探讨了就业、教学方式和能力培养内容安排,提出了学徒制目的在于企业生产真实产品和学生学习的结合。指出了现代学徒制符合发现学习和练习率的教学规律,分析了实施过程可能存在的企业需求和学校时间安排的冲突,并给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产品;人才培养;能力;学习

1 概述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和《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2号)要求,只有将人才培养和生产紧密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紧密结合,学校师生和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紧密结合,才能保证职业技术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

2 现代学徒制作用

现代学徒制将传统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它的诞生以德国双元制为重要标志。我国有过正式的学徒体系和相关改革经验,因此建立现代学徒制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其作用如下:

首先,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即“做中学”。学徒制实践中,学徒边做边学,甚至先做后学,从而在真实工作环境中,联系所做和所学,从而实现个别化学习、主动学习效果。其次,有利于促进校企深度融合,互利共赢,为社会提供高质量劳动者。学徒制可整合学校和企业教育资源,成本分担,收益共享。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减少部分人才培养成本;学生获得岗位技能和相应生活补贴;社会获得高质量劳动者。再次,保障青年就业。构建了学生——学徒——就业之间的过渡,使教育培训体系更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职业教育将学生“推向”市场的模式改换为企业根据生产需要将学生“拉向”市场,达到供需均衡,缩短学生和就业之间的距离差异。

3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过程

基于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意图在于使学校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技能、身心调整、准备和适应的媒介,以便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还在于调整职业技术院校以及教职工对学生的期望值,从先前的“高大上”,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进步转变为希望学生好学。期望值的修正同时反映了学生和教师的务实精神:在基于学徒制的教学模式下,不求全,只求专;不求泛,但求精。最终目标是实现学生成才,即学生在校期间学什么,工作时能够用什么,学生在就业岗位上具有专门技艺,对于将要从事的工作有自信心,能够快乐地融入社会。

学徒制还应配套建立校企联合招生招工制度,由学校与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再由企业与学生签署培养协议,形成学校、企业、学生共同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式。三方基于自愿和利益诉求一致原则,各自履行协议中确定的义务,从而保证实现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企业全程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级的教学,派遣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指派师傅担任学生导师。教师经常到企业研讨,开设符合学生理论学习及企业实践特点的校本课程;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接受学校和企业双重管理。学校根据专业特点和企业生产要求,采用灵活的人才培养形式。在课程体系开发上,以培养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为目标,根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基本要求,国家职业资格等级标准,参照企业生产特点和不同岗位需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符合职业能力发展的课程。

现代学徒制模式的人才培养过程改革由行业企业需求逆向定制学生技术技能要求,依据职业能力要求,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职业标准;按照职业标准,将职业能力分解为若干能力模块;结合生产任务和能力模块要求,开发相应的项目任务;制定能力模块考核标准、考核方法;编写该能力模块的工学结合校本教材。

能力模块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术、专项技术和岗位训练模块。基础知识由高职教育和职业资格等级界定;基本技术由岗位技能相关专业知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规定内容组成;专项技术由生产岗位所需技术技能组成;岗位训练由企业岗位技能及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界定的应会内容组成。课程体系改革紧跟企业技术发展前沿,及时吸取企业创新成果和工作内容。

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安排为:第1阶段为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培养学生基本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按照国家技能鉴定标准要求,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并进行初步测试;第2阶段为学生在合作单位上的所有岗位轮训,每个岗位约一周。轮训后,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和企业需求,在固定岗位上操作,时间为1个月,考核合格后,进入下一个岗位;第3阶段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能胜任岗位任务,具备基本员工要求,塑造职业精神,融入企业文化。人的成长并非一蹴而就,为了实现基于学徒制的思路,需要经历合适的过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过程如图1所示。

其中模拟过程和仿真操作可在校内完成,其载体为模拟产品;生产实训和顶岗实习在企业环境中完成,其载体是真正工业产品。

4 学徒制实施方案

学徒制实施方案可从单独招生的生源进行试点,原因在于单独招生录取生源整体而言分数不高,尤其是语、数、外分数不高。到了职业技术院校后,如果初期还是学习语、数、外之类的基础课程,效果必然不佳,因此还不如直接进入专业课学习。单独招生的生源可试行先学习专业课,后学习基础课的模式。而对于通过普通高考进入的学生而言,他们更倾向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先基础课,然后再专业课。一旦在单独招生的生源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取得进展,会对高考招生录取的学生起到示范和引领效果。

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内容是在既有专业人才调研基础上,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由应知向应会的转变,由知识向技能的转变。淡化学生理解、记忆方面的要求,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并在学生动手过程中,倒逼其思考能力、质疑能力、联系理论能力。

基于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在企业产品制造过程中,学生可以发散联系各相关课程,并能够綜合应用机械制图、工程材料、电气控制、产品装配、安装与调试等各个校本科目。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并不为课程设置而讲解课程,而是为了企业产品形成过程而讲解课程。企业产品在此教学方法中起到重要介质作用,因此产品选择极为关键。考虑到高职教育生源质量不高,在校学习期限仅为2-2.5年,院校实际硬件、软件设备与设施的限制,此处选用产品应当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同时考虑到具体产品的结构复杂性,一年级学生可从基础类产品开始,二年级学生可介入真实产品。

基于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虽然并非基于学生素质,但学生素质可在产品实现过程中逐步形成。作为一种“倒推”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并不基于某具体工作任务,因而学生首先看到最终学习成果,而在产品形成过程中,必定包含相关工作任务。使用倒推法,有利于学生明确最终目标,有利于学生理解具体做法、工作任务、课程安排与产品之间的有机联系。

5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意义

回顾一下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容易理解基于学徒制人才培养思路的由来。学生经过几年职业院校的学习和实践,当他们进入顶岗实习或者毕业后,在真实工作环境中,他们会面对着有机组成、能够完成某项特定功能的商品。在各种化整为零、化繁为简,将各项知识与技能离散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课程模式指导下,学生难于把控最终产品。他们可能不知如何下手,不知如何应用既有的课程内容、技能、知识。固然,最终商品无法离开具体的工作过程,各个组成模型和实现有赖于员工的综合素质。但是以“倒推”方式,由学徒制走向课程内容,使用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avid P. Ausubel)推荐的发现学习;比直接展示、针对宽泛内容,即奥苏伯尔反对的接受学习,更加有效果、有效率,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在这种倒推的方法作用下,学生由机械学习转向有意义学习。同时这种做法也符合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学习的三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中的练习律。学生不仅进行练习,还知道练习的结果。单纯的重复练习,不如对这个反应的结果给予奖赏取得的效果更大些。在这里,反应结果的奖赏是指学生知道他们这样做的结果是终端产品的形成。

6 讨论

对于职业技术院校,选取的现代學徒制合作企业应为大型企业,因而可接纳一定规模学生,又不会对企业生产造成影响;并且它们还应是科技型企业,学生在岗位上能够学到真实知识和技能,能够提高能力;再次,这些现代化企业有先进企业文化,通过校企文化融合,学生能开拓视野,提升素质,在心理情感、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等方面,接近企业的要求和标准。

在实施学徒制过程中,应当注意下列问题:学校的人才培养需求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矛盾;企业一次接纳大量学生的可行程度。因而不能过分要求整个班级均于某个时间节点到某特定企业实训或者顶岗。加之由于联系的均为民营中小型企业,如果一次接纳四五十人同时工作有困难时,可通过多联系几家园区内的企业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龚春蕾.职业教育体系特色的国际比较研究[J].职教论坛,2010(18):7-11.

[2]马树超.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条件保障的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04(1):28-30.

[3]张淼.西方社会职业教育体系的现代性进程研究[J].职教论坛,2013(22):25-29.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河北省高职院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课题批准号:201501418)。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学习人才培养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