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作四字熟语看日本世相
2015-05-30杨新华
杨新华
摘要:创作四字熟语是在四字熟语的基础上创作而成。日本住友生命集团自1990年每年向一般民众征集大量的反映当年社会现象的“创造四字熟语”,并从中选出10个优秀作品。可以说,这些“创造四字熟语”真实反映了当时日本发生的各类典型社会现象。
本文将对90年以来的经济相关的“创作四字熟语”进行归纳分类,并对其所反映的比较典型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四字熟语 创作四字熟语 模仿 经济世相
【中图分类号】F0
一 关于四字熟语
在本部分中,将对四字熟语的定义,特征,由来与变迁等进行论述。
1 四字熟语的定义
四字熟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种被频繁使用。那么四字熟语指的是什么呢。简言之,它出典于中国古典作品或佛教,在历史长河中延存下来的措辞。比如:殊死搏斗,一心传心 (佛教语)等等。
2 四字熟语的特征
从其名称上我们对四字熟语的特征也能略知一二。首先从其表记上看,是由4个汉字组成,再者就是4个汉字蕴含着深刻的意义。也就是说如果缺少其一,都不能称为“四字熟语”。比如:“ラリハイ”,从其表记上看,是由4个片假名构成,当然不能称为“四字熟语”。但是如果将其用借用字写成“裸痢覇威”是不是就可以了呢?显而易见,也不能称其为“四字熟语”。因为其不包含任何意义。
3 日语中四字熟语的由来
在现代日语中广泛使用的四字熟语,既有出自于中国古典作品的,也有近年来诞生的造词和专业术语。但是从数量上来看,还是出于中国古典的为数较多。比如:“心如涌泉”,出典于《庄子》的《盗跖》。再如日本人熟知的“刻舟求剣”出典于《吕氏春秋》的《察今》等等。随着时代的变迁,日本人在既定四字熟语的基础上,创作出了数量颇多的四字熟语,尤其是在明治维新以后,诞生了很多与学术,社会,经济及文化相关的四字熟语。比如:“新陳代謝”(夏目漱石『こころ』)“優勝劣敗”(坪内逍遥『当世処世気質』)等等。
二 创作四字熟语的分类
在对创作四字熟语的分类方式上可以分为2类,即创作方式和表达的内容性质上。
1 基于创作方式的分类
① 利用既定的四字熟语的读音,将原有汉字置换为假借字。比如: 四捨(ししゃ)五入(ごにゅう)→死者(ししゃ)誤入(ごにゅう)、
② 利用既定四字熟语的部分读音,将既定汉字置换为假借字。在住友生命募集的优秀作品中,此类占据多数。比如: 危急(ききゅう)存亡(そんぼう)→危牛丼亡(きぎゅうどんぼう)
③ 将以片假名书写的外来词置换成汉字,表象成为四字熟语。比如:「シックハウス」→「疾苦建物」
④ 其他特殊方式。比如:様様様様(ヨン様)
总体而言,这些所谓创作四字熟语,从创作方式上来看,基本上是利用了既定四字熟语的读音,然后将原有汉字或假名置换为新的借用字。这些创作四字熟语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热点现象。可以说给既定四字熟语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2 基于内容性质的分类
创作四字熟语募集于社会大众,所以其包含的内容也是跨越社会的各个阶层,丰富多彩。
从内容性质上可以分为政治,经济,环境,社会等。以下将对经济相关的创作四字熟语进行分析。
三 经济相关的创作四字熟语
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伴随着地价、股票价格的泡沫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泡沫破裂、日元升值等,进入到90年代,日本经济处于长期的萧条状态,在这一时期,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萎靡不振,失业增加。国民生活受到了极大影响。而这些也恰恰成为了民众创作四字熟语的素材。
「地金投土」(1992)。原为「チキンナゲット」。1992年,地价持续下降,此前以高价入手的地,如果不抛售的话将损失惨重。“地金投土”正是在经济泡沫破灭后,不动产市场的真实写照。从其创作方式来看,利用外来语“チキンナゲット”的发音,置入假借字而成,这种方式在创作四字熟语中是少见的。
此外,「株式凍死」(1994),原为「株式投資」。则反映的是当时日本的股市状态。经济泡沫破灭后,大量股票滞销。股市如“死”一般的冷清。这一新词将原词中的“投资”比喻成了“冻死”,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汉字语言的魅力。类似的还有“凍傷株価”(原词为東証株価)。无论是“冻伤”还是“冻死”都再现了当时的股票市场的萎靡状态。
那么,房地产、股票市场如此的不景气,国民的生存状态又是如何呢?由于经济的不景气,公司为了削减人工成本,强制员工不能加班,这就导致了员工收入的减少。进而对被解雇的不安。之前,日本的工薪族通过加班还能多少增加些收入,但是这仅有的增加收入的方式也不得不接受“革命”。于是“残業革命”(加班革命) 一词就诞生了。
但是值得庆幸的是,不能加班只是收入略有减少,至少还保有一份工作。经济的不景气带来的还有就业问题,各个用人单位严格限制着招人计划。因此就造成了就业难的问题。尤其对女性来说。据统计,1993年1300家大型企业的招聘人数与去年相比,男性减少了20%,女性则更甚,为24%。这也成为“労無難女”(1993年) 一词的创作背景。就业难的问题至1995年并未得到改观,甚至更糟。「無職無就」(1995)反映的是在此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到了2000年,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了最低,所以对于大多数的毕业生来说,一毕业将面临的是「無職当面」。而这一时期被解雇的工薪族则是「心沈退社」(原词为“新陈代谢”)了。
以上对经济相关的创作四字熟语进行了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日本经济由于经济泡沫的破灭处于长期的低迷状态。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以及就业等方面,情况也愈发的糟糕。可以说民众将自己对如此状况的担心、不满都写进了创作四字熟语中。
参考文献
1 野元菊雄など(1977) 『言葉と文化』 三省堂
2 岩波書店辞典編集部(2002) 『岩波四字熟語辞典』 岩波書店
3 山田奨治(2002) 『日本文化の模倣と創造』 株式会社角川書店
4 菅直人 (1993)「バブル崩壊と景気の後退」 シリウス I
5 加藤彰彦、森田良行等 (1992) 『日本語概説』 桜楓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