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底的深渊
2015-05-30裴江
裴江
摘 要:冈察洛夫的小说《奥勃洛莫夫》塑造了19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形象:奥勃洛莫夫懒汉。本文通过对奥勃洛莫夫外在和内在的惰性两个方面的分析,阐释了“奥勃洛莫夫性格”中的惰性,并指出研究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惰性;奥勃洛莫夫; “奥勃洛莫夫性格”;无底的深渊
伊万·亚历山德罗维奇·冈察洛夫 (Иван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Гончаров),是19世纪俄国最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的长篇小说《奥勃洛莫夫》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作家在小说中塑造出了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奥勃洛莫夫,也由此诞生了一个俄语新词汇,即“奥勃洛莫夫性格”,杜勃罗留波夫解释其为消极懒散、不求进取、虚度光阴等等。本文主要从外在的惰性、内在的惰性表现这两个主要方面来谈,力求能够对“奥勃洛莫夫性格”中的惰性做到全面把握,并且剖析惰性是怎样一步步地把主人公推入无底的深渊,从而在解读中探求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外在的惰性
冈察洛夫擅长于平凡中审视当下,并发现未来生活的可能性,他发现惰性首先会在人的外貌特征上有所体现。三十岁出头的奥勃洛莫夫,出身贵族,乡下的庄园有三百多农奴,身材不高不低正中等。他还不到发福的年纪,但从肤色来看,已经发福了。这也许是因为他不爱运动或不爱呼吸户外的清新空气。他是个平和的人,以至于表情平静得如静止的水面。“他脖颈,小胖手以及很软的肩膀的肤色过于苍白了,将男子汉的味道削减了好多。”
从奥勃洛莫夫的生活环境中不难发现,一些具有懒惰象征意义的物品几乎伴随着他的一生。最典型的当属一件具有东方风情的松软而肥大的袍子。这件睡袍伴随了主人公的一生,从最开始的寸步不离,到后来因为爱情而短暂地脱下,再到因为爱情的结束而重新穿上,甚至上面补丁无数也没有离开过奥勃洛莫夫的生活。穿上宽松的睡袍,足不出户,整日里躺在自己的沙发床上做白日梦,好像是在为心头的麻烦事儿苦恼着,实则不一会儿就睡着了。这便是奥勃洛莫夫的生活常态,连他自己都说“我振作不起来,像件穿够了的睡袍”,睡袍就是惰性的最好证明。
除此之外,奥勃洛莫夫的沙发床也让人哭笑不得。它本是长沙发,放在客厅中间,但因为奥勃洛莫夫连步子都懒得挪动,不愿去屋子的其他房间,所以光荣地担当起了床的任务。对于主人公而言,行动懒散、无精打采、没有积极性、一拖再拖是一种常态。顺理成章地,奥勃洛莫夫在床上一躺就是一辈子,哪怕是落魄时,更换了沙发床,新床上的床单又破又旧,也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床铺。
奥勃洛莫夫经常为自己辩解,睡觉并不是懒惰,自己是在思考人生的出路。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以为我在睡觉吗?我在思考!”公正地看待奥勃洛莫夫,他确实为自己的农庄改革设想过计划,可总是刚有个轮廓,就疲惫不堪,立马就要倒头呼呼大睡。他的口头禅是“让我好好想想,再考虑考虑,准备准备”。不难看出,比起为生活奔波劳累,奥勃洛莫夫还是更倾向于平静安宁的生活,最好的方式便是——睡觉。
事实上,奥勃洛莫夫不论是在外貌上,还是在生活上的一些小细节,包括他自己的一些话语等等行为举止方面,都暴露出了这个人天性上的惰性。正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特点,已经预示了主人公悲哀的一生。
二、内在的惰性
外在的惰性,假以时日还可以逐步改正,可是内在的惰性一旦扎根,就如同毒症已深入骨髓。
观看奥勃洛莫夫的一生,不难发现他内在的惰性的形成过程。童年时期,奥勃洛莫夫活泼好动,并不缺乏美妙的想象和求知的欲望。然而父母溺爱,仆人关怀,整个庄园都是他的保护伞。奥勃洛莫夫庄园的人们精神世界匮乏,让小奥勃洛莫夫从小就有一个观念,“俄罗斯老爷是不用干活的”。莫斯科求学期间,他离开了自己挚爱的家园,把毕业当作上学的终极期望。在他看来,完成学业是上天降于他的惩罚,所以在这过程中才稍微收敛了自己的惰性。毕业后,彼得堡的公职工作不轻松,奥勃洛莫夫受不了辛苦,因为一个工作上的小失误便主动递交辞呈了。成年后,他的社交生活也由开始时的如鱼得水,发展为厌倦。他开始离群索居,开始躲避一切可能的外出活动,开始觉得一切都毫无意义。
奥勃洛莫夫慢慢变成了一个“语言上的巨人,思想上的矮子”。就他自己而言,他待业在家,守着父母留下的庄园过活。庄园收成不好,他给庄园村长的回信一拖再拖。房东催促搬家,他却请求房东一再宽限时间。和上流社会交际又觉得无聊,自己读书看报又很乏味。这一点与他的父母对他的影响脱不开关系。在《奥勃洛莫夫的梦》一章中对此有大段介绍,奥勃洛莫夫的父亲每天无所事事,不与外界打交道;母亲每天唯一操心的就是父子俩的饮食。他们一起为小奥勃洛莫夫创建了一个精神的温室,也正是从小衣食无忧的环境让奥勃洛莫夫的惰性的有了生存的土壤。果不其然,长大后的奥勃洛莫夫像极了父亲,也开始无所事事起来。
尽管施托尔茨的友情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还是没能改变其惰性的本质。他常常对朋友说,“你这样努力地干,不是为了有充足的物质保障之后安享晚年,又为的是什么?”懒汉总有懒汉自己的一套理论。 文中的施托尔茨是奥勃洛莫夫的对立形象,他是个效率极高的务实主义者,曾多次劝说奥勃洛莫夫同他一起出国、社交、做些实事,但都被我们的主人公以各式各样的拖延理由拒绝了。施托尔茨这个人物的出现与奥勃洛莫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惰性对一个本可以有所作为的青年的无情毒害。
而对于挚爱奥莉加,奥勃洛莫夫曾不遗余力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却在关键的表白时刻泻下气来。再看奥莉加,杜勃罗留波夫曾经评价:“奥莉加,从她的身上,可以期待着能够把奥勃洛摩夫性格烧成灰烬。” 事实上,奥莉加的倔强精神一度战胜了奥勃洛摩夫的懒散。遗憾的是,面对爱情他最后还是没能改掉懒惰的坏毛病。奥勃洛摩夫犹豫不决地拖延着婚事,他向奥莉加声称,“一年以后”成婚。奥莉加明白了,她那改造奥勃洛摩夫的理想已被他那不可克服的懒散粉粹了,便毅然决然地同奥勃洛莫夫分手了。
最终,奥勃洛莫夫选择与房东太太阿葛菲娅·马特威耶芙娜·普希尼钦娜结婚,是惰性发展到极致的结果。这场婚姻更像是奥勃洛莫夫在实现自己安宁庄园生活的梦想。不大的房子里,没有数百的农奴,却身处僻静之处,有房东太太无微不至的关怀,没有烦恼和任何嘈杂。这一切,恰如奥勃洛莫夫幻想的诗意梦境。正是这种安宁的梦境让奥勃洛莫夫带着笑容和满足彻底地坠入了深渊。
三、结语
纵观全文,“奥勃洛莫夫性格”中的惰性把奥勃洛莫夫一步步地推入深渊,而惰性本身也如同一个害人的无底洞,令人避之不及。冈察洛夫本人曾指出,“奥勃洛莫夫的惰性来源于其生存的环境——农奴制的俄国。”虽然在小说中,作者并没有指出俄国未来的出路,但是却宣称贵族革命时期已经过去,新的时代即将到来。时至今日,惰性几乎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研究奥勃洛莫夫的惰性对于我们解决现实问题也不无益处。无怪乎,冈察洛夫的小说被称为“生活的教科书”,它教导读者批判地看待生活和生活中的丑恶现象。而他笔下的奥勃洛莫夫这一形象也永久地留在了世界文学的人物长廊中,以至于一提到懒汉、懒惰、惰性等相关词汇,人们便不由自主地将它们和奥勃洛莫夫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 Н. А. Добролюбов. Что такое обломовщина [M]. Россия: Наука, 1970.
[2] 冈察洛夫.奥勃洛莫夫[M]. 时娜译. 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3.
[3] 吉尔卡尼诺夫.论冈察洛夫的长篇小说《奥勃洛摩夫》[J].蓝泰凯译.贵阳师专学报, 1988.
[4] 金留春.梦:奥勃洛摩夫性格的导引——写在《奥勃洛摩夫》问世130周年之际[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0, (5).
[5] 郝丽娜.俄国农奴制的挽歌——《奥勃洛摩夫的梦》的解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