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物业快递发展的制约因素及策略

2015-05-30任为

关键词:物业

摘 要:伴随网购数量的剧增,物业管理逐渐成为快递末端配送的新节点。物业代收快递为各方带来了便捷和利益,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矛盾和纠纷。本文分析了物业快递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参考策略。

关键词:物业;快递代收;末端配送

1 概述

电子商务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方式,并成为个体重要消费渠道。而电子商务的核心是物流,所以网购促进了快递业务的飞速发展。伴随着城镇化政策的推进,集约化思想更有利于提高物流效率,快递在城市社区需求量猛增,但由于城市生活节奏与快递配送之间的耦合小,导致快递最后一公里的运作还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在传统物流还在发展探索的时机,物业快递勉强填补着这一空白。

2 物业快递概述

网络购物的特点使得信息流和物流之间存在一定的延迟,在个性化快递服务尚在构建阶段,快递公司均是在白天某一时段进行最后一公里配送,这就存在该时段购物者没在家的困境,而口头或书面委托物业代收,逐渐形成默认的物业寄存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优势:

2.1 对于物业公司而言,主要企图来源于提升业主的满意度。依照《物业法》、《物业管理条例》可以依法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对物业管理进行监督,遏制了物业强权管理,进一步提高了物业服务水平,所以物业快递在物业投入成本不大甚至没有的前提下,虽然尽是小额甚至没有利润,但是可以提升物业的满意度,为业主提供便利,增加与业主之间的沟通,提升隐形价值。同时也避免了外来人员以送快递为由,给业主带来安全隐患,促进了物业良性管理。

2.2 对于快递公司而言,一次集中送货,减少了工作量,物业快递弥补了末端配送带来的负担,提高了配送效率,节约了交接时间,同时也相应地减少了货到迟缓的投诉。

2.3 对于业主而言,灵活选择时间收取快递,方便快捷,节省了与快递员之间的交接妥协,同时物业作为服务人员,令其代收快递可信度高。

2.4 对于电子商务而言,物业快递填补了从线上到C端的空缺,物流末端配送得以良好实现,顺应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3 物业快递存在的问题

物业快递逐渐成为城市末端配送的主流,在实际应用中也被广泛普及,形成电子商务物流的一个新节点,也带来了新的管理思考。从物业管理的实际操作看,《物业服务合同》以及《邮政法》均为约定物业服务企业代收快递的义务[1],也没有对物业代收快递做出相应的规范,没有法律条文约束的物业快递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3.1 责任难以界定。物业既没有权利也没有义务为业主代收快递,但是一些物业服务公司考虑到暂存快递对自身的投入影响较小,所以为了便于提高物业服务整体水平,无偿提供代收业务。对于快递人员讲,节约了配送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业主有时候没时间领取,也存在物业代收的需求。三个条件促进了市场的供需,便空头约定形成节点。在这个环节上却遗漏了客户签字,这就将责任转换成了便捷。虽然从实际运作中很少发现有纠纷存在,但不排除个别现象,如果出现代收问题怎么界定责任?

3.2 存储与保管。一般的小区体量是三千人左右,大的开发商几期工程下来会更多,然而物业办公环境有限。伴随电子商务的发展,网购的数量更多,同时购物季的井喷现象,会对物业代收快递带来诸多不便,影响物业管理的正常工作。一方面表现为存储的空间有限,物业管理作为一项后勤服务,不需要太大的工作空间,加上开发商对土地的高效利用,转化为经济利益,也不会为物业管理预留过多的场地,而且快递送货一般是在门岗处,所以物业区域空间是有限的。另一方面替业主代收快递,业主因忙碌甚至忘记,使寄存的快递没有及时领走,需要物业人员对快递进行看管。同时对于不同的快递公司包裹,物业管理人员还要专门的分类,便于包裹管理和业主领取,避免出现漏拿、错拿现象。这些无形地给物业管理带来了工作量,也为物业管理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3.3 代收模式不成熟。目前物业代收快递存在两种模式:无偿代收和有偿代收。两种模式在不同的小区都有实施,但是两种模式均未成熟。无偿模式存在上述问题,而有偿模式也处于探索期。首先,会带来一部分业主争议,业主认定物业费里包含了快递代收业务,所以应该享受服务。其次,有偿模式的主体无论是快递企业还是物业服务公司,都需要一定的投入资本,但是仅有很少的企业在尝试,韵达和圆通快递与万科物业开启战略合作,推出社区便民服务点,相关运作还不成熟。最后,有偿模式的规范尚未形成,对于包裹的资费还存在较大的争议。

4 物业快递发展的策略

物业快递在电子商务物流的最后一百米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对于代收模式的探索还存在诸多争议,但是快递行业的发展将会逐渐完善并解决上述问题。具体方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杜绝。

4.1 完善物业法规。将物业代收快递服务写入《物业合同法》,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2],并依照法律制定出具体的操作流程、责任界定以及赔偿等措施,规范化物业代收节点,促进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

4.2 配置智能快递柜。速递自提柜是创建智慧城市的一个便民项目,采取“免费安装,盈利分层”的模式,避免了物业代收存在的隐患和法律责任。一些物业项目已经试点引入智能化自提柜参与快递代收管理并盈利,实现了多方共赢[3]。

4.3 快递企业的个性化服务。顺丰尝试推出夜间配送服务,弥补白天配送C端客户不便取件的空白,实现夜间定制,这样既可以避免物业中间流通所出现的隐患,又可以落实C端客户和快递企业之间的责任,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客户的忠诚度。

5 结语

物业快递满足了快递配送人员、业主甚至自身的利益需求,但是这种模式所潜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在法律尚未明确的领域,还需要不断地去探索新的模式,进一步完善快递末端配送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宋安成.物业代收快递中的法律问题分析[J].中国物业管理,2013(12):22-23.

[2]谢罗群.求解物业服务企业快递代收难题[J].中国物业管理,2013(11):51-53.

[3]陈福宝.物业服务“助跑”快递末端配送[J].中国物业管理,2013(11).

作者简介:任为,男,1986年6月出生,四川营山人,管理学硕士,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研究方向:管理科学、物流与供应链。

猜你喜欢

物业
7月广州商业地产:商用物业供求整体回落
浅析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订立与效力
租户拖欠物业管理费,业主是否可以拒缴?
物业服务
地铁车辆段及上盖物业开发一体化探讨
三审物业条例:让群众住得舒心
交物业费,业主义务
享受科技成果——技术革新推进物业行业发展
加强细部处理,提升物业品质
福州升值最快高端物业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