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整合研究
2015-05-30党辉
党辉
摘 要:家庭文化教育与学校文化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在人的成长、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家庭文化教育具有原汁原味、落叶无痕、实践体验、回归生活、活动锻炼的育人特征,在教学模式构建中应体现生态性、人文性、和谐性,通过共振效应、互动生成、螺旋原理、赏识教育,促进家庭文化教育与学校文化教育的整合,使受教育者真正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家庭文化教育;学校文化教育;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78;G40-0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7-0100-01
一、 家庭文化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1)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文化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作用。(2)父母是子女的终身教师,家庭是最长久的教育场所。(3)教育子女是每一个家长的“行业”,家庭文化教育是家庭的基本职能。(4)家庭文化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补充和延伸,是整个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家庭文化的育人特征
文化的含义是广泛的,现代家庭为孩子提供的教育环境和影响,也应该是“文化”的。“文化”源自古人所说的“人文以化成”。既然要化成,就有赖于主体基于内在的需求。因此,“家庭文化”应具有以下育人特征。(1)“原汁原味”——家庭教育内容的文化追求。多给孩子以身边的眼前的道德环境、道德事例、道德人物,展示“真品质”“原滋味”。(2)“落叶无痕”——家庭教育方法的文化境界。家长对孩子要淡化教育痕迹,减少无味的“高调命令”,多一些“天然淳朴”,多一些“涓涓细流”。(3)“实践体验”——家庭教育形式的文化本位。要立足于孩子的独特个性,从一举一动、一话一题、一个实际问题切入,引导孩子;要着眼于主体参与、实践体验,在家庭现实境界中引导孩子辨明善恶是非,指明方向。(4)“回归生活”——家庭育人的文化视野。生活本身是最好的课堂,要将家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当作育人的良好资源加以利用。父母有责任创设健康有益的家庭生活氛围,让多彩的生活陶冶孩子的情操。(5)“活动锻炼”——家庭教育的文化体现。父母与孩子的相处与交流活动,是家庭教育的最佳切入点。父母要做有心人,让孩子走在前面做“小主人”,让孩子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家长千万不要包办代替。
三、家庭文化模式的生成
孩子是容易被环境感染的,这种不露痕迹的文化熏陶往往最能深入人心。所以,家庭文化模式的生成应引起我们的关注。(1)家庭物质文化的构建应突出生态性。现代家庭建设与布置,要依据生态系统思想,兼及舒适、保健、和谐、安全等功能。建议家庭能从孩子的需求出发,加强家庭物质文化的建设,以陶冶情操、培养兴趣、激发志向。孩子一进院子就见“自然角”,一入室内就进“快乐岛”,家境文化怡人,美景怡人,置身其中,确有“小天地”即“大自然”“小家庭”即“大世界”之感。(2)家庭制度文化的构建应体现人文性。建议父母为孩子制定一些家庭规矩或制度,例如:“作息时间表”“学习目标”“我的理想”“座右铭”等。将“目标”人文化,淡化强制,突出引导,以富有人情味的形象,让孩子自由设计自己的成长目标,变父母“要我做”为“我能行”。(3)家庭精神文化的构建应营造和谐性。建议家长多为孩子创设丰富的家庭精神文化,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以上三方面,可以说是家庭文化的基础,要营造和谐的家庭精神文化,家庭每个成员都要形成共识,协调一致,尤其做父母的要特别看重这一方面的作用,从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做起。
四、家庭文化教育与学校文化教育的整合
1. 共振效应
在孩子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老师常从“知”入手,而家长常从“行”入手,怎样才能做到同步共振呢?这需要因人而异,没有固定模式。一般说来,家长要少说空洞的道理而侧重于行为习惯的培养。随着年龄的增长,就要增加一些理性的说教。总之,老师和家长要配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办法,以取得教育上的共振效应。
2. 互动生成
家长要充分利用父子、母子之情,在互动互亲中渗透教育,让家庭教育在欢乐、亲切、无拘无束的活动中进行。学校教育与之配合,就有了感情基础和可以信赖的家庭精神支柱。
3. 螺旋原理
常有家长向老师反映,说孩子不听话,讲过多少遍,还是老一套。因此,导致教育方式的简单化,甚至粗暴。孩子道德品质的提高和知识技能的学习是不一样的,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有时,孩子在道理上明白了,但缺乏感受,感情上还没有转过来,行动的决心还不大,因此,出现反复。用“螺旋上升”的说法,是最为形象的。这就要求家长和学校都必须在这种循环的“反复”中,恰如其分地进行教育。
4. 赏识教育
老师和家长要加强沟通,对孩子的每一点微小进步,都要学会赏识,要想办法使孩子重视大人的每一次表扬和批评。父母的批评,孩子往往容易接受,老师的表扬,往往能形成较大的动力。老师和家长在共同赏识孩子的同时,协调地、艺术地使用好表扬与批评,对于孩子的健康心理和健康人格的形成,作用不可低估。
参考文献:
[1]赵忠心.家庭教育学——教育子女的科学与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沃尔科夫.心理学家谈教育问题[M].史民德.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
[3]吴奇程,袁元.家庭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黎军,张大玲,张堡.论现代教育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J].高等理科教育,2003(S1).
[5]代薇.现代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功能互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