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红富士苹果着色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2015-05-30豆秀英郭彬芳张秋红

果农之友 2015年7期
关键词:摘叶反光膜红富士

豆秀英 郭彬芳 张秋红

永寿县地处渭北旱塬西部,年均降雨600多毫米,年平均气温10.8℃,无霜期210天,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是苹果的优生区,苹果产业已逐步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县栽植苹果40万亩,主栽品种红富士30万亩,占总面积的75%,平均亩产2 050千克,年创收入24.6万元。红富士苹果生产在永寿县乃至陕西省的水果产业中占主导地位,根据人们消费习惯,着色好的果实售价高,销路好,竞争力强。苹果生产正在向优质高档方向发展,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红富士苹果一般从9月上中旬开始着色,为了提高苹果商品性能,除红色苹果果皮着色的程度由花青苷积累的多少和分布状况所决定,同时,果皮的鲜艳程度也与果皮内其他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的含量有关。笔者经过对永寿县苹果栽培方面连续多年的调研总结得出,在建园时,不但要选择着色好的品种,还应抓好整形修剪、合理施肥、病虫防治、果实套袋、摘叶转果、铺反光膜等综合措施,改善果实着色,提高优果率。

1 影响苹果着色的因素

1.1 品种

果实着色差是由于品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所决定的。比如永寿县早期引进的品种多为普通富士和普通嘎拉,种性不好、品系老化,着色较差;

1.2 施肥

科学施肥,是果树生产中的重要因素,按比例使用氮、磷、钾肥,果实着色就好。缺钙引发苦痘病,缺镁会使苹果产生失绿症。而单用氮肥,着色就差。要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注意氮磷钾和各种微量元素的合理配合,特别注意增加钙、锌、硼的使用量。经过土壤配方施肥:永寿县苹果树需氮、磷、钾比例为1.3∶1.4∶1左右。

1.3 修剪

负载量大,树势生长过旺,树冠郁闭直接造成着色不良。许多成龄果园主枝过多,枝量过大,树体结构混乱,导致整园密挤郁闭,叶片多而遮光,通风透光恶化,内膛因见不到光或见光太少,光能利用率低,果实被遮光,着色差,甚至背光面不着色。苹果过量负载,果实相互拥挤,光线受阻,着色更加困难。夏秋季节应剪去当年生直立旺长枝、徒长枝、过密枝等,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光合作用,均衡树体营养,减少养分消耗。

1.4 树体抗性

据笔者连续几年观察调查,凡是树势健壮的果园叶片肥厚、叶色深绿、叶片大,果实着色好。树体衰弱,叶片黄而小,果实着色不均匀。究其原因主要是苹果树树龄过大,肥水投入不足造成的。实际生产中35%的果园树龄在15~20年生;90%的果园肥料投入不足,所以应加强肥水投入、改善地力条件、防治早期落叶病,尽快复壮树势,使果树达到壮树标准:年抽生新梢长40厘米左右,无秋梢,叶片厚、大、浓绿。同时要及时淘汰老化的残败园,并逐年新建一批幼树进行换代。笔者所在永寿县从2007年开始,挖除老化果园,引进优良品种,逐年栽植幼树,现已累计栽植6万余亩。

1.5 与当年降雨量有关

遇有秋旱,土壤水分少,幼果生长受阻,果实难以高桩。后期雨量过大,苹果容易出现裂果。空气湿度低,昼夜温差小,也是造成红富士着色差的一个重要因素。

1.6 与采收时间有关

红富士苹果是晚熟品种,一般在10月下旬采收着色比较好。但有的地区在9月下旬采收,即便是着色好的品种,采收得过早,着色也不好。

2 应对措施

2.1 引进优质品种

如玉华早富、皇家富士、粉红女士、富士王、青森富士等品系着色较好,且稳产高产。

2.2 合理修剪

红富士苹果是喜光植物,必须要有直射光才能很好的着色。所以要合理修剪,保证树冠内光照充足。在轻剪缓放的基础上以疏剪为主,主要是控制骨干枝,调整辅养枝,更新结果枝组,保持中庸健壮的树势。重视秋剪,秋季及时疏除外围旺长枝、竞争枝、过密枝、轮生枝、冠内徒长枝、细弱枝,使树体达到通风透光的要求。可有效增强冠内、冠下光照,冬剪后每亩留枝量8万条左右。笔者在监军镇古屯村10户果园连续两年秋剪,树冠外围、内膛着色指数比对照分别增加了15%和21%。

2.3 及时洒水,人工辅助增色

笔者在监军镇古屯村实践,2012年9月中旬到采收前,一直高温干旱无雨,人工坚持每天傍晚6时左右,向树上喷洒清水,增加果园空气湿度,提高昼夜温差,连续喷洒23天后,调查红果率明显提高,比对照区提高35个百分点。针对采收时着色不好的富士苹果,通过人为处理,果实也能达到理想的色泽。具体方法是:选择宽敞、通风、平坦处,最好是树荫下,将苹果单层摆开,果柄朝下,果间稍留空隙,早晨和傍晚喷1次清水,对于阳光能直射的地方,白天尽量遮盖,晚上揭开着露。经过监军镇古屯村几户果农园实践,2012年10月4日开始采摘着色不好,着色面不足全果10%的苹果进行遮盖和洒水,10月10日,观察着色良好,着色面已经达到全果的90%。同时在苹果生育期喷施钙溶液,可有效促进果实着色和果面蜡质形成,改善果实品质,延长果实贮藏寿命,减轻生理性病害。

2.4 均衡施肥

施肥可分为基肥、追肥、叶喷等多种方法。基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占总施肥量的80%,于深秋施入。一般都是放射沟施,每株树挖4~5条放射沟,或在树冠外缘挖深宽各30~40厘米的环状沟,再以树干为中心,从不同的方向挖几条放射沟,与环状沟相接,将肥料施入埋严,施肥后及时浇水保墒,一般要求达到千克果1.5千克肥;追肥前期以氮为主,3月上旬施入,促叶促春梢;中后期以磷、钾肥为主,促进花芽形成,占总施肥量的20%,于6月上旬花后施入;可全园撒施,结合深翻将肥料翻入耕层中。叶喷于6—8月进行,可用磷酸二氢钾和杀菌剂、杀虫剂配合使用。控氮肥增施磷钾肥,可增进果实着色。

2.5 疏花疏果

为确保合理负载,增进果实着色,必须进行疏花疏果。4月上旬开始,我县苹果进入花期,根据历年经验,在春季容易发生倒春寒,疏花可适当推迟或留花余地大些,以保证合理的最终坐果率。5月上旬开始疏果定果,每隔20~25厘米留一个果苔,每个果苔只留一个中心果,不留双果。疏除弱小果、病虫果、梢头果、畸形果等。

2.6 病虫防治

萌芽前用石硫合剂、施纳宁等彻底清园。花前针对白粉病、锈病偏重的果园用三唑酮喷防;花后、幼果期针对蚜虫、山楂叶螨、锈病偏重的果园用粉锈宁、吡虫啉、金好年、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物喷防;膨大期针对桃小食心虫、早期落叶病、金纹细蛾等严重果园可用桃小灵、易保(噴克、必得利)、灭幼脲、多抗霉素等喷防。尽量减少用药次数,降低农药残留。

2.7 果实套袋

果实套袋不仅能防除食心虫危害,提高果实商品价值,而且是促进果实着色的有效措施。县南、中部5月下旬开始套袋,6月中旬前结束;县北部推迟一周左右开始套袋。选择双层果袋为好。可在果实正常采摘前25天摘除外袋。3~5天后摘除内袋,最好选择阴天或多云天气摘袋,晴天摘袋应避开高温时段,严防日灼发生。除袋过早,着色浓重;除袋过晚,着色慢。

2.8 摘叶转果

红富士只有阳光直接照射才能着色,除袋后先摘除贴近果实的遮阴叶片,3天后再摘除果实周围5~10厘米的叶片。摘叶要保留叶柄,摘叶量一般不超过30%。对监军镇古屯村一农户果园调查,经过2~3次摘叶后,增加着色面14%左右。摘叶后果实向阳面着色时,用手轻托果实将阴面转到阳面,转动要手轻谨慎,以防拧伤果柄。对不易固定的果实,可用透明胶带与母枝粘连,促使果实全面着色。一日中最好选在下午转果,切忌在晴天中午高温下转果,以免日灼严重发生。

2.9 铺反光膜

摘袋后清理树盘内杂草,在树冠下顺行铺设2米宽的反光膜,用土块将其固定并定期打扫,可明显增强树冠下层反射光照,提高着色面积,提高树冠内膛和下部果实着色程度。对仪井镇鲁家村苹果绿色防控示范园调查:铺设反光膜的果园比对照区未铺设反光膜的果园,中下部和内膛果实着色面增加30%左右。

2.10 采前喷药

摘袋后喷施乙烯利800倍和50毫升的萘乙酸钠溶液、0.3%~0.5%(w)的硫酸钾或喷施CA钙宝苹果增色剂400倍加0.3%(w)磷酸二氢钾,既即可防治采前落果,又可明显促进果实着色。

2.11 适当晚采

红富士只有在秋天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增大时果实着色才加快。采收过早,含糖量低,果实着色差。适当晚采,有利于果实全面着色。10月中下旬,当果面全红,呈粉红色时采收为好。

猜你喜欢

摘叶反光膜红富士
瓜果类蔬菜整枝摘叶有讲究
铺设反光膜提升甜樱桃果实品质
摘叶对‘赤霞珠’葡萄光合能力的影响
烟台市果园反光膜污染防治对策探讨
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及葡萄酒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安徽:砀山红富士苹果价格持续攀升
甘肃静宁地面铺反光膜提升红富士苹果品质技术
红富士
茄子摘叶技术
多范围表现出色的NikkaliteTM工程级反光膜并非越亮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