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社会幼儿教师的角色要求
2015-05-30陆燕欣
陆燕欣
【摘要】在信息化现代社会中,幼儿教师必须要有更新的教育观念和创新的教学形式,才能成为现代教育的学习者、开拓者和支持者,才能肩负其推动教育的改革以及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
【关键词】幼儿教师;角色要求;观念更新;创新教学;教育的开拓者
全面提高幼儿教师信息和教育素养是21世纪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用信息化促进幼儿教育的现代化,全面培养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挑战,现代社会也对教师的素养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教师也要顺应时代的要求,肩负起推动教育改革,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历史重任。在今天和未来的许多教育教学模式中,教师已不再是传统的中心人物了,取而代之的是学习者、开拓者和支持者,那么,幼儿教师要扮演怎样的角色?
一、教师的教育观念要更新
常言道: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一句古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对这一点作了一个最形象最深刻的表达。教师的整体素质决定着幼儿园的发展水平,而教师的教育观念,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传统的教学观是教师教书本知识,幼儿学的是书本知識,教学功能只有一个:照本宣科,你教我学。而现代教学观则认为,教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而在发展能力的过程中,效率是一个决定的因素,就是怎样使幼儿在一定时间内掌握知识并具备不断更新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例如:在数学活动《图形变变变》中,如果教师观念不更新,很容易就采用传这样的教学:教师出示一个图形,然后告诉幼儿,这就是三角形积木,三角形积木有三个角和三条;这是正方形积木,你看,正方形积木有四条边,而且每一条边都是相等的,你们都知道了吗?幼儿回答:知道了……小朋友真的认识了这些图形?其实,答案很简单:小朋友只是顺口开河应对老师。检验的结果他们并不真正认识这些图形。试问,在这样枯燥无味、形式单一的氛围中,幼儿能专心学习和较好地掌握知识?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模式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因此,必须摒弃。如果教师能够自觉地更新教学观念,就能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各种几何图形,让幼儿动手去摆弄、去操作、去讲述、去思考。通过摆一摆、玩一玩、问一问、想一想的操作活动,不但让幼儿认识各种物体是哪些几何图形拼的,而且鼓励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大胆想象、探索不同的几何图形还可以拼造出什么物体。这样,不仅让幼儿对知识有更深的了解,还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可见,只有更新教育观念,才能较好地培养幼儿,让幼儿得到应有的发展。
二、教师要适应和创造新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目前幼儿园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上,正逐步向着多样化、多元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创造性地进行工作,才能对幼儿及其的身心发展和生活有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当教师的工作由仿造转变为创造以后,幼儿会有较大的自主空间。例如:活动时间的长短,应由教师根据活动的实际需要来确定,而不是依据固定的20分钟或30分钟来安排活动。如:在体育《打怪兽》活动中,幼儿的兴趣颇浓,而活动时间已经到了,怎么办呢?教师可以延长活动时间进行活动。不要因为时间的关系,而抹杀幼儿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运用随机性、多元化的形式开展活动。在活动室环境的创设,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活动的需要进行布置和调整。如:在语言《热闹的晚会》活动延伸中,教师在活动室摆设一朵朵五颜六色的牵牛花,教师创造性地引导幼儿:“如果你有朵牵牛花,你会做什么呢?”顿时幼儿思维活跃:“哇,多漂亮的粉红喷泉,我要带着它去参加晚会!”一个幼儿把牵牛花当作喷泉;另一个幼儿说:“哇,多漂亮的耳环,我要戴着它去参加晚会!”她把牵牛花当作耳环;“哇,多漂亮的小铃铛,我把它挂在胸前,去参加晚会!”幼儿把牵牛花当作小铃铛……一个开放式的提问带给幼儿无穷的遐想,幼儿的想象能力充分展示出来。所以,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和环境直接影响幼儿,只要教师在活动中不限制幼儿思维,鼓励幼儿多角度去想象、去体验、去表达,幼儿就会得到更多的知识财富,幼儿的思维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以适应满足每个幼儿发展需要以及自我发展要求。
三、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开拓者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师成了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传统意义的教学,教师只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教师只是机械的执行者和简单的照搬者。有专家经过调查研究尖锐地指出,现在有不少的教师离开了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了教参,就不知道怎么上课;离开了练习册和习题集,就不知道怎么出考卷。教学与课程分离,使教师丧失了课程的意识,丧失了课程的能力。新课程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必须发挥主体性作用,必须将教学与课程互相整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开拓者和开发者。积极利用开发课程资源成为了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色。在教学活动,教师不能一味性的问幼儿“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而应该多问“为什么?”如:语言活动《飞机飞下来了》,在活动前,教师把飞机放到吊扇上。在组织活动时教师问幼儿:小朋友,你们看,风扇上有什么?飞机为什么飞到风扇上?那如何将飞机取下来呢?小明:搬张凳子来。老师:为什么要搬凳子?(因为站在凳子上面,就可以把飞机拿下来);小红:用竹竿。教师:为什么?(用竹竿把飞机拥下来);小欣:开风扇,飞机就会掉下来……在教师的巧妙设计和引导下,幼儿充分发挥想象,想出不同的办法取飞机,从而,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这样,不仅能使幼儿将已有的经验迁移到活动中来,而且为下一个活动环节埋下伏笔。所以,作为幼儿教师,不但要深入钻研教材教法,而且要成为教学活动的开拓者、学习者和支持者,才能较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总之,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作为从事幼教工作者,我们必须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认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方法和手段,不断自我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