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中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策略

2015-05-30岑红美

广西教育·B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培养方法高中体育

岑红美

【摘 要】高中体育课的开展受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制约,同时又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活化教学形式,唤醒学习兴趣。通过有效激励,培养坚强意志;利用多种途径,建立学习动机;延伸教学意义,完善学生人格。全面而有效地提高高中生的体育水平,让体育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均衡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高中体育 非智力因素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B-0123-02

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借助高中体育课来完成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已成为大势所趋。与智力因素一样,非智力因素对高中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以及未来走向社会奠定良好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兴趣、意志力、动机以及人格等,在体育课堂,这些因素通过相互作用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并与智力因素一起构成了学生的内在主体。

一、活化教学形式,唤醒学习兴趣

传统高中体育课教学模式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为主,这样的方式很难引发学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高中生普遍处于青春后期的年龄段,正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和自主意识。呆板的教学方法与耳提面命的方式很容易激化学生的叛逆情绪,影响师生关系。教师想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主体位置,活化教学方式,唤醒学生学习兴趣。

在具体的操作中,有以下几种方式:

1.游戏化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通过田径课提高学生体能方面的爆发力和耐力非常重要。可是站队跑步的方法比较枯燥,如果用游戏教学不但能够使课堂氛围变得轻松,而且会带给学生充分的“角色感”,从而提升学生参与热情与主观能动性。例如,考虑到高中生对明星娱乐节目的喜爱,教师可将全班同学分成两队,在体育馆内玩“撕名牌”的游戏。学生对此的参与热情很高,在你追我赶中达到了预定的运动量,并提高了体能爆发力。

2.竞技化教学。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拥有“不服输”的内在品质,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对其进行激励,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运动项目。例如,在短跑项目练习中,一些学生因为对项目本身不感兴趣而缺少参与热情。教师可按照学生体力水平将班级内学生分成四组,通过取组内平均水平的方法展开竞技。在组内成员的带动和鼓励下,那些原本对项目缺乏兴趣的学生能迅速调整了状态,在比赛中力争发挥出最佳水平。

3.情境化教学。创设良好的情境也是引导学生调节内在心理机制,迅速融入课堂的常规手段。好的情境能够赋予学生角色感与使命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二、运用有效激励,培养坚强意志

高中生处于人生中少年与青年的分水岭,未来等待他们的是高考、专业化的学习和工作,这些实践无一不是建立在重重考验之上。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技巧和智力因素,更加需要坚强的意志。

当前的高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在父母和长辈的呵护中长大,意志力水平普遍不高。而高中体育课堂是帮助学生建立坚强意志的最佳平台,同时,较高的意志力水平也是促进学生完成体育课达标,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因素。体育教师要培养学生意志力,在体育课堂上运用多种方式来激励学生。通过突破自我、克服极限来逐渐培养起坚强的意志力,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就感与价值感,帮助他们建立自我意识。例如,在女生800米跑的练习中,部分学生难以克服长跑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不适反应,对参加长跑产生畏难情绪。对此,教师可选择调整教学方案方式,通过播放“死亡爬行”的视频,让学生意识到自身潜能的无限性,建立起克服困难的自信。与此同时,教师可为学生讲述“极限反应”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在长跑过程中所出现的头晕、气短、咽喉痛等一系列现象属于人体的自然反应,只要通过正确的方法进行调整,就可以跨越这一反应现象,达成目标。

三、利用多种途径,建立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好功课的内在动力,是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教师在授课之前,应利用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动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引导学生树立学习动机时,必须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内心需求。一般来讲,处于青春期的高中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和叛逆心强的特点,他们已经初步建立了自主意识,相信自己的判断,对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式和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难予接受。因此,虽然教师对体育锻炼的目的有一致的认识,认为其最大的作用是强身健体,是积极响应“全民运动”和“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但是,如果用直白的方式将这种理念传达给学生,学生没有从心里接受这个号召,那么教育的效果将收效甚微。

要使学生建立良好的体育运动动机,我们发现“转化方式、达成目的、发挥效用”是高中体育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必须遵循的原则。

1.符合高中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将网络上热传的奇闻趣事讲给学生听,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了“高中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可以迅速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使其通过对事件的了解与思考,树立学习动机。例如,近期网上热传的“92岁老太跳探戈”的新闻。这是一个典型的通过体育锻炼和调整心态获得长寿秘笈的例子。教师通过与学生分享该条奇闻趣事,并播放相关的采访内容和图片,就可引起学生关注,达到教育学生喜欢体育锻炼的目的。当然,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导入课程,比如先将这位92岁的老人的照片给学生看,让大家猜测老人的实际年龄,再公布答案,讲述老人通过运动来保持年轻与活力的事实,引导学生树立“运动有益健康”的理念。

2.符合高中生的心理需求。年轻人都是爱美的,正值青春期的高中学生更是如此。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渴望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印象,这是高中生真实的内心诉求。教师可以利用这点,将“运动”与“保持好身材”之间的关系阐述给学生。为了形成直观的印象,可以利用举例子、图片对比以及列数据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内心激励,从而激发其对体育课的学习热情。

3.符合高中生的危机感意识。高中学生正处于血气方刚的年龄段,部分学生缺少运动的动机的原因是,误认为疾病和亚健康离自己很远,没有实质性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说明这种观念的片面性,使学生在危机感的刺激下,重视体育运动,为了保持健康而积极主动地爱上体育课。

四、延伸教学意义,完善学生人格

高中生体育课的表现常常受制于各种因素,除了智力因素和前文提到的兴趣与意志因素之外,一个人的人格也会为其带来重要影响。体育课同样是培养高中生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师应该认识到,体育课的最终落脚点不在课堂上,也不在体育成绩上,而在学生的人生道路上,在他们的日后生活里。因此,体育教师要重视体育课意义的延伸,通过高中体育课,帮助学生建立性格优势,形成完善人格。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健康的人格包括安全感和责任感的建立、自信心的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判断是非的能力以及坚定的价值感和道德心等。而这些,都可以通过高中体育课程的正确实施而得到完善。例如,高中生通过球类运动与他人展开团结协作,从而提高与他人的联系,提升人际交往能力。若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篮球活动时,班级内某位体质较弱的学生不受欢迎,甚至有的学生明确提出“不想和他在一个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通过讲道理和内部调节的方法平复学生的不良情绪,使他们懂得团结和互助的重要性。

另外,教师不可忽视每堂课最后的五分钟总结时间。在这五分钟的时间里,教师要与学生形成互动,启发他们仔细思考,客观判断,从而对一节课的活动有所反思与总结。对认真负责、积极乐观的表现加以肯定,对自卑懦弱、犹豫不决等行为加以改进,以达到通过体育课来完善人格,促进身心健康成长的目的。

综上所述,高中生的成长需要健康而均衡的教育,智力因素不应该成为考量成长水平的唯一依据,非智力因素中的兴趣、动机、意志力和人格对于学生未来生活来说同样重要。高中体育课的开展既受到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制约,又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活化教学形式,唤醒学习兴趣,通过有效激励,培养坚强意志,利用多種途径,建立学习动机,延伸教学意义,完善学生人格,从而全面而有效地提高高中学生的相关能力与水平,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均衡发展保驾护航。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非智力因素培养方法高中体育
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影响
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非智力因素的训练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